你也許已經注意到了,在談論溫室氣體時,通常說的是二氧化碳,有時候也提到二氧化碳當量和等效二氧化碳。那么它們到底指什么?
作為最重要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已經從工業革命前的280ppm增加到了目前的385ppm,其來源主要是燃燒化石燃料及砍伐森林產生的排放,另有少部分來自水泥制造業。
還有一些其它的溫室氣體也很重要。由于人類活動,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很多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也升高了。這些氣體包括:
甲烷:來自垃圾場、天然氣燃燒、母牛養殖、水稻種植以及煤礦開采。
一氧化二氮:也稱笑氣,來自農業和交通排放。
鹵代烴:大部分都是合成氣體,用于冰箱制冷劑、推進劑和發泡劑的制造,由于會造成同溫層臭氧的極大損耗,目前正被逐漸淘汰。
盡管這些“非二氧化碳”氣體在19世紀以來的全球變暖進程中單獨所起的作用較小,但它們的綜合影響卻是相當巨大的。甲烷、一氧化二氮和鹵代烴所產生的凈暖化效應大約是二氧化碳暖化效應的2/3,再加上空氣污染形成煙霧帶來的升溫,非二氧化碳氣體的暖化效應大體上與二氧化碳相當。
二氧化碳無疑是遏制全球變暖最關鍵的溫室氣體,但我們同樣需要采取措施減少那些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在于,如何構造一個合理的框架以便對減排各種溫室氣體所獲得的相對利益進行定量?對此,研究人員已經有了一套科學的計算方法。
一種溫室氣體的二氧化碳當量是通過其“全球變暖潛能值”來衡量的。所謂“全球變暖潛能值”就是指,質量為1噸的某種溫室氣體在100年內對全球變暖的影響與同期內等量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影響的對比值。以下是幾種溫室氣體的全球變暖潛能值。
氣體 全球變暖潛能值 (GWP)
二氧化碳
1
甲烷
25
一氧化二氮
298
由此可見,減少1噸甲烷排放就相當于減少了25噸二氧化碳排放,1噸甲烷的二氧化碳當量是25噸,而1噸一氧化二氮的二氧化碳當量就是298噸。
遏制全球變暖需要長達數十年的努力,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有時候會將這些非二氧化碳氣體看作是“容易實現的目標”。利用相對簡單的技術手段,比如從豬的排泄物中捕獲甲烷,即可產生巨大的氣候效益。
二氧化碳當量關注的是排放,而等效二氧化碳則關系到所有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水平。所有溫室氣體綜合作用形成升溫效應,等效二氧化碳就是可引起同樣升溫效應所需要的相應的二氧化碳量。
當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大約為380ppm,而等效二氧化碳(包括所有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則達到了455ppm。這一含量水平是相當令人吃驚的,因為很多科學家認為450ppm是最高臨界值,超過了就會因人類行為而引發危險的氣候變化。不過,考慮到其他致冷因素,當前大氣中等效二氧化碳的濃度水平估計可回落到310ppm至435ppm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