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北京9月25日電(記者華曄迪)一項覆蓋百余家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裝備制造業企業所作調查顯示,裝備制造企業國際化經營發展迅速,目前已有88.5%的被調查企業涉足國際化經營,81.3%的企業國際化經營重點是雇傭當地員工,對當地就業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這項調查由機電商報裝備制造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針對120家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裝備制造業企業所作,其中國有企業占32.1%,外資企業占42.9%,民營企業占14.3%,其他性質企業占10.7%,所屬行業集中在汽車及零配件、工程機械、機床工具、電力能源、機械零部件等,調查最終形成有效樣本93個。
近年來,裝備制造企業國際化經營發展迅速,總體來看,在員工本地化、國際化管理人才的培養、國際化經營的形式、本地化采購、促進所在地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
調查發現,目前已有88.5%的被調查企業涉及國際化經營,經營形式主要有在海外設立全資公司、參加國際項目、在海外建立研發機構、在海外設立合資公司等;81.3%的企業的國際化經營重點是雇傭本地員工,對當地就業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當今全球裝備制造業的競爭與利潤越來越集中于價值鏈前端的開發、銷售服務、客戶聯絡等環節,更多的企業開始注意改善與供應商之間關系,調查顯示,70.6%的企業已建立對供應商的幫扶和管理,17.6%的企業正在研究討論中,不過,也有11.8%的企業沒有對供應商進行幫扶與管理的意愿。
分企業類型看,外資企業在對供應商的幫扶方面處于領先地位,調查結果顯示,50%的國有企業和50%的民營企業已經對供應商進行幫扶,外資企業對供應商進行幫扶比例達到87.5%,有50%的國有企業正在研究討論對供應商的幫扶工作。
關于行業自律,受訪企業均表示堅持正當商業競爭,以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同時,被調查企業也均表態將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要求。調查顯示,分別有87.5%的國有企業、81.8%的外資企業和75.0%的民營企業參與了制定行業規范。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家有關方面加大反腐力度的同時,一些外資企業也有所行動。全球知名的機床工具制造企業山特維克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在整個集團內部建立強大反腐敗框架和普遍商業道德文化,該公司新成立部門專門負責在全球通過采用強大的流程對腐敗立法方面的合規進行監管,并更新加強禮品和招待、客戶回訪及服務購買等多項政策。
關于企業保障員工身心健康方面,調查發現,國有企業做出的努力最為突出,85.7%國有企業定期安排員工參加體檢,遠高于外資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同時,在員工心理衛生方面,57.1%的國有企業設立員工心理衛生咨詢師,85.7%的國有企業會定期安排員工排查職業病。
此外,調查報告還指出,裝備制造業肩負著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使命,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裝備制造業已形成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與自主創新相結合,構建開放式的科技創新機制,我國裝備制造企業基本實現從技術跟隨到技術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