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中國網
1)總理在泰國為高鐵做推銷 正如李克強總理在泰國國會演講中所說"中國擁有先進的高鐵建設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泰國推進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互聯互通,經濟繁榮,兩國加強鐵路建設的合作潛力也非常巨大,中方對此持積極態度,并且希望雙方早日啟動實質性的合作。"這是2011 年國內高鐵事故后李克強總理第一次對海外明確表態肯定高鐵建設。
2)高層推行"高鐵外交" 高鐵迎再一次大發展 在李克強總理訪問泰國前期,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馬來西亞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舉行會談時表示,中方鼓勵中國企業參與馬來西亞北部發展和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鐵建設。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鐵線路只是整個宏大的泛亞鐵路網中一條線路的終點路段。根據規劃,中國到東盟的東、中、西三線在曼谷匯合后經吉隆坡直達終點新加坡。在劉志軍擔任鐵道部部長的鐵路跨越式發展時期,鐵道部對泛亞鐵路的規劃和興建態度很積極。但受劉志軍案及7.23 事故影響,不僅泛亞鐵路建設緩慢,國內眾多高鐵線路項目幾近擱淺。 隨著高鐵事故調查結果公布及劉志軍案的審判,標志著此事件帶來的高鐵負面影響已經塵埃落定。同時8 月開始鐵總成立以來的首批動車機車貨車等鐵路設備招標重啟也標志著中國高鐵建設已經全面恢復正常。而高層在東盟推行的新一波"高鐵外交"也再一次肯定了中國高鐵成熟的先進技術和完備的運營經驗。
3)"穩增長"力度加大 鐵路投資放首位 我們一直認為,在宏觀經濟持續疲弱的大背景下,政府政策層面的調整放松是大概率事件,原因是:縱觀內需支持方面,政府手中好牌不多,基建投資的可能性在加大。其中鐵路投資從去年開始慢慢解凍,恢復常態。在經濟下滑預期下,鐵路投資得到決策層的青睞幾乎無疑問。從8 月開始的首批動車機車貨車等鐵路設備招標重啟以及發改委通報的批復多條城軌項目和其他基建項目順利進行來看證明了我們的判斷,但力度之大還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可以看出政府政策意圖仍然是"穩增長",緩解經濟過快下滑的趨勢。
鐵路設備行業迎來行情: 我們看好高鐵裝備兩大總裝寡頭及永貴電器、晉西車軸、時代新材和晉億實業等為高鐵設備提供核心零部件企業,重點推薦標的請參見我們前期系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