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原油6月合約已經在50-55美元/桶核心區間整理了40余天,這對日波幅可達5美元/桶的國際原油來說實屬罕見。技術上看,在如此窄的區域內振蕩可能是一個強有力的能量聚集過程。那么,核心振區上移至過去5個月40-60美元/桶大區間的上半部,是否預示著油價會選擇向上突破呢?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市場對經濟即將企穩的預期越來越強烈。G7財政部及央行官員上周五(24日)發出了關于全球經濟的積極信號,他們一致認為經濟復蘇可能在2009年晚些時候實現,且稱將采取任何必要措施加快趨勢性增長格局的恢復,同時維持長期財政可持續性。好于市場預期的經濟數據越來越多,不少指標出現拐點,這支持了金融市場的回升。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從低點已經反彈超過20%,標準普爾指數則回升近30%。近期美國公布的大型企業一季度業績總體表現較好,尤其是金融企業經營狀況的好轉增強了市場信心。2009年美國原油戰略庫存不斷攀升。
石油供應方面,除了OPEC持續減產之外,美國石油庫存變化成為市場焦點。美國原油戰略庫存反映了美國政府對原油市場的看法,反映了美國政府對油價的戰略意圖。增加戰略儲備往往表示政府當局認可當前的油價,釋放儲備則表示政府當局認為當前油價過高。2009年1月9日至今的15周時間里,美國原油戰略庫存周周增加,共計增加362.4萬桶,目前已達到71,544.8萬桶,接近7.2億桶的庫容水平。這說明美國政府補充戰略儲備的態度非常堅決,雖然全球性金融危機導致石油需求低迷,從而可能降低美國政府儲備對油價的正面刺激,但戰略庫存對油價的指標意義仍然不可忽視。從商業庫存角度來看,看漲情緒使市場存在一定的囤貨傾向;但美國原油總體消費水平下滑明顯,EIA數據顯示美國石油消費已經處于10年來最弱水平,這兩者同時作用令原油商業庫存已經達到19年新高,從而對油價尤其是近月合約形成很大的壓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原油商業庫存已經連續8周增加,但紐約原油價格表現出良好的抗跌性,呈現頑強的窄幅整理走勢。
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石油需求總體上表現疲弱,但也不乏亮點。得益于中國及時而且強有力的經濟刺激政策,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的石油需求在一季度顯現回暖勢頭。3月全國成品油銷量達1,703.74萬噸,環比增長13%,其中柴油銷量環比增長21%。3月份煉油行業開工率達到89%,原油加工量2,937.5萬噸,同比增長0.7%,扭轉了連續4個月下降的勢頭;成品油產量(汽、煤、柴油合計)1,821.1萬噸,同比增長4.3%。大煉廠的庫存下降至中偏高的水平,憋庫壓力大大緩解。二季度農耕用油將季節性增長,這可能使石油需求尤其是柴油需求進一步好轉。另一方面,美國石油需求低迷,主要是因為工業需求下滑幅度較大,但民用需求表現出良好的剛性特征,尤其是汽油需求降幅很小,二三月某些時段甚至出現同比增長。5月份陣亡烈士紀念日之后美國汽油消費將進入旺季,汽油市場往往成為市場的關注點,加之夏季影響石油生產和進口的臺風天氣較多,油價總是季節性地在相對高位區域運行。所以說,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值得期待。
總體上,國際原油價格戰略上有望上行。中線看,國際原油可能延續寬幅振蕩之勢,WTI期價的運行區間在45-55美元/桶。若沒有新的系統性市場風險出現,油價的下跌空間應該非常有限,整理之后的運行方向會選擇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