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13年9月13日
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技術創新日趨活躍,我國應抓住全球技術產業競爭格局變革的機遇,統籌處理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信息技術深度應用和新興產業培育的關系,以更好地實現自身發展、提升我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的地位和發展主動權。
全球技術創新的趨勢
當前,全球正處于信息技術深度應用和新一輪技術革命孕育階段,技術創新漸趨活躍,將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面臨新的經濟增長機遇。
一是全球技術創新漸趨活躍。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技術創新活動在經歷短期低潮后迅速恢復。如全球企業研發投入和國際專利授權增長率于2009年跌入谷底,但2010年就出現反彈。從具體行業看,數字通信、計算機技術已分別成為全球專利申請增幅最快和申請最多的領域。有學者提出,大數據、智能制造和無線革命三大變革將改變本世紀。頁巖氣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可再生能源技術取得新進展。生物、材料等領域也在醞釀不少有重要潛力的新技術。3D打印、人工智能等交叉融合技術成為研發熱點。
二是技術創新蘊含了新的經濟增長機遇。新技術的多點突破和融合互動將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興起。據預測,大數據每年可為美國醫療服務業節省3000億美元,可為歐洲公共部門管理節省2500億歐元。到2030年,生物技術對化工和其他工業產品領域的貢獻將占到35%,對藥品和診斷產品領域的貢獻達到80%,對農業領域的貢獻達到50%。2010年至2020年,全球節能投資將達近2萬億美元。未來10年至15年全球納米相關產品市場將超1.3萬億美元。
當然,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和新經濟模式的形成尚有一個過程,短期內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可能有限,但經過穩步提升階段后,可望進入發展的“黃金期”。
從國家層面看,在新一輪發展面前,發達國家為保持其科技與經濟的領先地位,新興國家為后來居上,都紛紛把技術創新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可以預見,未來各國的技術競爭將更加激烈,對人才、技術標準以及產業鏈主導權的爭奪將成為競爭焦點。
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在創新上處于領先地位。盡管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發達經濟體在全球創新投入比重上持續下降,但其自我修復能力較強,創新潛力仍然很大,尤其是美國的高額創新投入、獨特的創新機制和創新產業生態,使其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仍將處于全球創新的領先地位。
另一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技術差距可望進一步縮小。2011年我國研發支出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占全球的比重由1993年的2.2%增加到12.7%。專利申請數躍居全球第一,國際專利申請量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縮小。在影響未來研發走向的10大關鍵性領域中,我國有8項進入研發領先國家前5位,其中,在農業和食品生產,軍事航天、國防安全,能源生產與效率,信息與通信等4個領域進入前3位。根據中科院預測,未來5至10年我國在信息產品自主可控、干細胞整體研究、量子通信、高性能鋼鐵等基礎原材料以及高鐵、核電、大飛機等重點工程的關鍵材料自給等研究和應用等方面可能發生重大科技突破。同時,也應看到,我國盡管在專利等數量指標上進步明顯,但創新質量還不高,部分關鍵性領域差距甚至在加大。未來5至10年,如果我國能抓住全球技術產業競爭格局變革的機遇,加快改革不適應創新的體制機制,依托龐大的市場應用空間、穩定較快的經濟發展和“科技人口紅利”,技術創新有望取得新的突破,成為全球重要的技術創新中心之一。
技術創新帶來的影響
新一輪技術創新將引發生產方式變化,但不大可能在短期內顯著改變國際分工格局。
其一,數字化制造將使一些行業個性化、分散化生產增加。
在大規模生產中,改變產品結構和外形往往成本很高,只有在大批量下生產相同的產品,才能壓低成本、提高收益。隨著信息等技術在生產制造領域的深度應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3D打印等數字化制造使生產流程變短、特殊勞動技能要求降低、個性化生產成本下降、個性化設計和生產更加容易,加上信息網絡的覆蓋和電子商務的興起,可以激發出更多的個性化需求。為更快響應市場需求,企業會更多選擇在消費地進行制造,個性化、分散化生產的情況會增加。從而會對全球產業分工格局和全球生產體系產生重要影響,產業分工體系可能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延續產業鏈分工,主要體現在原材料、零部件等生產資料領域;另一是靠近市場需求的就地生產,主要集中在個性化需求突出的生活資料領域。后一種趨勢將使全球化呈現新的發展方向,對地區產業格局逐步產生深刻影響。
就外商直接投資而言,一方面,外資企業將更加看重我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加大在我國設立研發、設計等機構的力度;另一方面,部分外資企業考慮貼近消費者、規避市場風險、享受發達國家再制造業化政策以及我國成本上升等因素,會將已在我國的部分外資回流到發達國家,也會促使國內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更多地采取在國外投資設立生產企業的方式。
同時,數字化制造使直接從事制造的勞動力減少,勞動力成本在產業競爭力的地位下降,加快削弱我國的比較優勢。此外,知識產權、設計、軟件、品牌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程度提高,這些非物質要素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而這些恰恰是我國的短板。
其二,未來5年,大規模生產、集中生產仍將占主導地位,國際分工格局不大可能會在短期內發生重大改變。
針對當前出現的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現象,一些人主要歸因于數字化制造。我們感到,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要素成本上升、發達國家要素成本降低、質量控制、知識產權保護、高端人才需求以及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戰略實施等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數字化制造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
未來一段時間內,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等新興技術面臨成本、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市場應用等制約,還難以在短期內產生革命性影響,但為我們提供了新的選擇、開拓了新的領域。
此外,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進一步縮短地理空間,但“在線合作創新”無法完全代替面對面的技術交流,大量緘默性知識的學習和傳導是信息技術無法解決的,產業集群在降低生產成本、激發創新、集體效率等方面仍有優勢。這也正是硅谷高科技產業集群、大眾狼堡汽車產業集群在信息網絡技術發展到今天仍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所在。但我們應順應數字化、智能化制造的潮流,妥善處理好大規模生產與個性化生產、分散化生產的關系,大力培育高級要素和無形資產,在鞏固和提升自身比較優勢的同時,構筑新的優勢,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我國技術創新的任務
在信息技術深度運用和新一輪技術革命孕育階段,我們要統籌處理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信息技術深度應用和新興產業培育三者之間的關系,這是未來10年我國在技術創新層面應始終堅持并統籌兼顧的重要任務。
第一,我國技術創新面臨補課、擴展、迎新三重任務。當前,我國工業化總體上處于中后期階段,工業化尚未完成,還存在為過去技術革命“補課”的任務。同時,面對當前全球正在興起的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為技術標志的新一輪信息化浪潮,應積極發展信息技術,趨利避害,擴展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領域的全面滲透和深度應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此外,還要未雨綢繆,積極推動生物、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技術突破,搶占未來技術制高點,為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布局。
第二,重視基礎能力建設,防止一哄而上,盲目跟風。近年來,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和要素成本上升的挑戰,各地對新技術、新產業保持了高度的敏感性,都很重視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遇,加快自身發展。但也發現不少地方過度追逐熱點,沒有從自身特色和優勢來發展,盲目跟風、一哄而上情況突出,在產品工藝、質量、品牌、技術、管理等基礎能力建設上花功夫不夠,結果幾年下來技術和產業反而更加滯后。對此,應加強國家整體戰略部署,引導各個方面以務實理性的態度對待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正確發揮政府與市場的作用,健全企業、區域創新的激勵和倒逼機制,切實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形成合理分工,提升把握新機遇、駕馭大局的能力。
第三,堅持雙輪驅動,在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重視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是我國在新形勢下搶占國際產業和技術制高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不少規劃和政策,努力發揮政府和市場的共同作用,促進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但也發現一些地方把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發展對立起來,存在“新興產業就是先進產業、傳統產業就是落后產業”的認識誤區,大量的優惠政策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而傳統產業面臨轉移、退出的局面。對此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傳統產業依然是我國工業的主體。未來我國要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關鍵在于規模龐大的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因此,在產業發展上,不應厚此薄彼,要正視和解決傳統產業面臨的矛盾和困難,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對傳統產業和低附加值環節的改造,借助產業梯度轉移推動價值鏈的合理布局和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要圍繞品種質量、節能降耗、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重點,完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應用推廣機制,提升傳統產業創新發展能力,促進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