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2013年08月25日
決策視野
共性技術是一種能夠在一個或多個行業得以廣泛應用的、其研發成果可共享并對一個或多個產業產生深度影響的技術,是產業發展中帶有基礎性全局性的問題,近年來受到了各行業、各地區高度重視,各種支持共性技術開發和服務的平臺也相繼建立。然而在這個舞臺上,短平快的項目有如T臺走秀,頻繁變換,雖然形成了多元的技術來源,核心能力和專業積累卻進步不大。產業共性技術的創新和擴散,需要專業化載體進行持續不斷的長期努力。轉制研究所無疑是能夠承擔這個任務的主要力量之一。
核心技術掌握在別人手里,是我國很多產業的切膚之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通過引進形成的一批地方支柱產業,雖然經過二三十年的國產化,在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上有了很大進步,但不少產業的主要技術依然靠國外,陷入“引進,引進,再引進”的被動局面。2004年,以上海電纜所為代表的眾多轉制研究所提出了發展“2.5產業”的觀點,他們認為:“由知識、成果向工程化轉化的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和服務體系的建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共性技術的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消弭產業空心化的危機。在產業共性技術研發方面,轉制研究所擁有獨特的行業優勢,然而這一點卻被長期忽視了。
轉制所的行業技術服務功能被嚴重削弱
1999年—2001年,國家和地方先后實施了應用開發類科研院所的企業化轉制,以期解決科技和經濟兩張皮的問題。這批院所打破大鍋飯,融入經濟建設主戰場,其中一些已經發展成為有實力的科技型企業或企業集團。但同時,它們原有的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和行業技術服務的功能卻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了。
轉制后,國家和地方財政對轉制所科技創新和科研基礎設施的投入很快減少、取消。為了生存,院所干起了并不擅長的產品制造和銷售,短平快項目成為獲利的主要手段。在市場競爭中,院所原有的科技優勢變得散亂、失焦,近半個世紀積累起來的科研條件和人才優勢也面臨喪失和老化的危機。上海90個地方轉制所,消失和勉強維持的已有1/5。
在轉制中,原中央部委屬地化和地方各部門所屬的轉制所,有的進入大型企業集團,有的進入民營企業,有的從經濟部門轉到資產部門管理,還有的成為獨立的科技型企業。而在種種行政、資產、隸屬關系變化中,轉制所的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和行業服務功能,則被低估、被忽略了。
轉制所仍具有行業公共服務的獨特優勢
經過市場競爭和各種變化的考驗,大部分轉制所仍然執著地維護和改善著它們的行業公共服務職能,并顯現出獨特的優勢:
1.具有產業共性技術的綜合服務能力。轉制所在走向市場的同時,堅持聚焦于產業技術的開發和為行業企業服務,從研發、中試、系統集成、成果轉化,到試驗檢測、標準、專業期刊、技術咨詢服務等等,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目前,上海的40多家行業骨干轉制所中,仍有20多個國家級和行業的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實驗室,40多個國家或行業專業學會、標準化委員會的秘書處等。
2.始終保持與行業、企業的緊密聯系,在行業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譽度。轉制十多年來,轉制所探索并創造了多種與企業開放合作的機制與模式,結成了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本世紀初,為解決三峽工程500kV大容量輸電導線的研制任務,上海電纜所組織了20多家業內企業,組團式開發。在合作中,企業得到了先進技術,贏得了高端產品的市場先機和持續的競爭力;電纜所得到了初期的研發資金,培養了高水平的研發團隊,獲得了產品標準制定的主動權和產品質量檢測等持續的業務來源。這個“利益共同體”在合作共贏中推動了我國線纜工業的提升。
3.積累了市場經營和公共服務相結合的經驗。經過十多年的磨練,轉制所一方面懂得了技術價值的實現方式,另一方面強烈地感受到了對行業共性技術發展肩負的責任感,以及對融入國家和地方產業共性技術研究服務體系的意愿和積極性。例如,上海紡織科學院構建了“研發、信息、測試和轉化”四大平臺,建立了四個國家級紡織檢測服務中心和上海紡織研發公共平臺、數碼服裝設計服務平臺、上海紡織工程師研修基地。用市場化的方法,為占全國紡織生產總量達50%以上的長三角地區提供紡織家紡產品、面料設計、新型助劑等技術服務。它還集聚了94家紡織科技企業,組建科技園區;引進原創大師和紡織科技精英,創建“東紡谷”創意園區。紡科院與業內企業并肩轉型,將一個傳統行業轉變為充滿活力的現代創意產業。
轉制所怎樣才能再造優勢?
1.賦予轉制所產業共性技術創新的職責和使命。這既是產業轉型發展的需要,也是因勢利導,發揮轉制所優勢的舉措。要逐個梳理產業發展的趨勢和產業技術發展的方向,逐個梳理各產業(行業)中的骨干和專業化研究開發機構。在此基礎之上,根據轉制所的特長和發展層次,整合相關資源,搭建專業化的創新和服務平臺,賦予它們為企業服務的使命,并補充其必要的職責和功能,讓它們能在產業創新體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相比于重起爐灶,這是較為積極而又經濟的辦法。
2.以市場和公益相結合的方式,提升轉制所的能力。一是給予穩定的資金支持,用以補貼科研基礎設施的投入;二是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其產業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給予補貼;三是根據它們為企業服務的業績給予激勵;同時關注轉制所在產業戰略方向上的科技項目,并給予長期的支持,例如建筑科學院的“綠色建筑”、電纜所的“高溫超導”等等。很多轉制所,看似平淡無奇,然而只要精心加以整合,適度的投入,就能激活其潛在的“火種”,點石成金,化平淡為神奇。
3.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轉制所的優勢再造。近20年來,上海市院所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1993年上海市有機氟材料研究所率先改制成為三愛富股份公司,成功上市。而后,上海軟件所、輕工所和電科所先后實施了產權制度改革。積極的改革使一些研究所不僅成為行業技術的領頭羊,而且在一些重大國家戰略和城市重大基礎工程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9年,上海市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轉制科研院所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并啟動改革試點。電科集團以自身投入為主,組建了公益性的電器科學研究院,專業從事產業共性技術的創新和服務,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我們必須看到,還有相當一部分院所,還沒有跨過體制和機制這道坎,有些還糾結于市場競爭和公共服務的矛盾,有些則還被糾纏在轉制遺留的歷史問題之中,步履蹣跚。因而,深化改革,仍然是轉制所的一大課題。對此,轉制所的領導認為,在諸項改革中,體制改革最為關鍵,沒有體制創新,很難有機制創新;在諸多的任務中,產業共性技術的開發和服務是最主要的使命,沒有這一點,轉制所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小型企業。因而,把體制、機制改革和產業創新轉型發展緊緊結合起來,才是轉制所深化改革,實現優勢再造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