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2013年9月26日
寧波北侖區成功獲批國家智能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有效推動全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升級。
寧波福耀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實行自動化生產,提高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生產效率提高了,安全事故減少了。
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東部率先。
在制造業大省浙江,一股“機器換人”浪潮正在掀起。自去年底今年初,浙江省提出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實施“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等“四換”工程后,全省各地加速推進“機器換人”進程。寧波市北侖區的“機器換人”尤其走在了前列。近日,記者奔赴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探訪“機器換人”給北侖產業升級帶來的變化與成效,欣喜和困惑。
機器換人源于形勢逼人
在寧波凱耀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的節能燈生產車間里,一臺燈頭轉盤機馬不停蹄地組裝LED燈頭。“這臺機器至少可以替代5名普通裝配工人。”來自甘肅的員工李軍平告訴記者,沒有使用自動化機器之前,燈頭和燈套都需要手工安裝,那時小李的手上經常磨出血泡;而如今,他只需將燈頭的導線絲放到機器上,其他工序均由轉盤機完成。
在老化產品檢測室,室內近50攝氏度的高溫酷熱難耐,記者走進檢測室不到兩分鐘就已大汗淋漓。不過如今這里已經實現自動化,只見機械手正將一個個LED燈和節能燈放置到老化架上,不再需要多名員工忍受難耐的高溫。
據人事行政部經理王建文介紹,凱耀電器公司是一家主營生產LED燈具的高新技術企業。去年3月份開始,該公司陸續對多條流水線進行自動化改造。“工人減少了三分之一,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
王建文介紹說,每年春節過后,企業都面臨“招工難”、“招工貴”。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企業每年至少給一位合同工開支5萬元,而一臺機器投資才三四十萬,省下的人工,兩年就能賺回機器成本。
在寧波福耀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虞佩鳳告訴記者:“機器換人,我們嘗到了甜頭。”2012年,該公司投入了450萬元進行部分生產線的自動化改造,今年1-7月利潤增加68.65%,人員減少了30個。工程一部經理徐遠剛舉例:自從用了機器人三維激光切割系統,該公司為主機廠配套生產的亮飾條,一條就節省成本4.5元。“自動化生產還提高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生產效率提高了,安全事故減少了。”
虞佩鳳很感謝政府對企業自動化改造的大力支持:“在2012年技術改造投資中,政府補貼占到4%。今年將投資1200萬元進行機器改造,政府補貼6%。”
凱耀電器、福耀公司是觀察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推進“機器換人”成效的兩個切片。
今年開始,寧波市北侖區全面推進“機器換人”。到今年7月,全區已經有15個“機器換人”改造項目建成并實施,使企業生產用工平均減少25%,項目人均產出提升30%,產品合格率提升2.8個百分點,今年1-7月,全區技改投資達104.42億元,同比增加60.7%,占工業投資比重的88.6%。
在采訪中,記者深刻感受到,機器換人,正帶著中國制造走進產業升級的新天地。那些從前只能在發達經濟體看到的現代化、自動化工業生產,如今正在中國的江南小城逐漸成形。
機器換人是形勢所逼。
寧波市北侖區位于寧波市東部,三面環海,北臨杭州灣,南臨象山港,是全國重點港口之一,擁有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等5個國家級開發區。北侖區以占寧波6%的面積,創造了全市約六分之一的生產總值,約五分之一的財政收入,約四分之一的工業總值,約三分之一的實際利用外資額、外貿進出口總額,臨港先進制造業的集聚優勢突出。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北侖資源潛力再開發的空間也已十分有限。本來就是“四山一地一分水”,加上多年持續高速增長,隨著要素資源的日益緊張,發展面臨“天花板”的窘境:眾多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勞動力成本的提高,產業競爭力下降。此外,工藝制備比較落后,質量難以保證,還經常發生勞資糾紛矛盾,面臨“民工荒”,“招工難”。此外,對于一個面積只有614平方公里的區來講,人口承受能力有限,現有常住人口90萬,外來人口就占到55萬,其中80%是初中以下的工人,這對政府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寧波市北侖區副區長徐斌一言蔽之:“工業經濟負重前行,遭遇到了很多成長的煩惱。”
北侖的工業,下一步怎么走?徐斌認為,再靠過去那種消耗要素資源、規模擴張、廉價勞動力支撐來謀求發展是難以為繼的。工業發展必須走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新路。
一些有雄心進行全球競爭的制造企業開始進入工業自動化改造行列。同時也倒逼政府著力打造工業經濟升級版工作全面推進,北侖區的“機器換人”由此強勢推出。
北侖區區長華偉認為:“機器換人,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內生發展動力的需求。因此,企業是機器換人的市場主體和落腳點。但是這不意味著政府可以無為而治。‘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職能。我們不強迫企業轉型升級,但我們引導企業轉型升級。政府是機器換人的倡導者、激勵者、服務者。”
機器從哪里來
北侖推進“機器換人”的做法,一是強化產業培育和推進產品應用“兩條腿”走路。
二是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相結合。
工業機器人是我國制造業轉型與提升必不可少的高端裝備,也是我國“十二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是工業機器人的主要市場。北侖是我國著名的“模具之鄉”。企業自動化改造的巨大需求,當地政府也有相當的感知。因此,北侖區很早就開始謀劃布局,最基本的思路是力爭本土企業提供機器,帶動本地經濟轉型升級,形成良性供求對接和循環。
為此,北侖抓住長三角地區巨大的市場機遇,高起點布局,推進以北侖智能裝備研發園為“樞紐”、以小港裝備產業基地和大碶高檔模具基地為“兩翼”的智能裝備產業平臺建設,2012年成功將其打造成浙江省首個由科技部批準立項的國家智能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系統、自動化成套生產線、伺服電機等高端智能裝備產業。
北侖發展智能裝備產業,優勢在哪里?北侖區科技局局長蔣君齊分析說:一是產業優勢。北侖裝備工業有基礎,區域內擁有寧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中高檔數控車床的世界級龍頭企業,產業配套能力強。
二是政策優勢。北侖起步早,以土地、資金補助為杠桿,對發展智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政策傾斜。一批擁有核心技術且發展潛力巨大的初創型企業,如廣強機器人、德科門機器人、恒譽自動化等,在市場中已顯現出旺盛的需求,發展勢頭迅猛。
在對寧波北侖寧潤機械有限公司的調研采訪時,該公司總經理朱文良分析出另一個優勢:離目標客戶近,具有地域優勢。寧波北侖寧潤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汽車行業的裝配生產線、自動化設備專機、機器人自動焊接線等設計的非標設備供應商。從2008年創業時年銷售額60萬元,到2012年,銷售額1500萬元,公司每年發展翻番。“做非標自動化設備,最重要的是信任。需方會不斷提要求,我們不斷改進,提供的是一個自動化解決方案。”朱文良表示,客戶喜歡就近,溝通反應快、上門服務快,最重要的是引進日本、德國的自動化流水線成本太高,不適應中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區內的福耀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就選擇了寧潤機械的“門框機器人焊接線”:“國外設備價格是我們的10倍!而且售后還不方便。”朱文良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市場起來了!公司在百度上做廣告,一小時就有一兩單生意找上門。我們訂單生產,工期已經排到11月份了。”
高成長的寧潤公司股權構成分為三部分:有技術創業的原始股東;有從事傳統行業的老板出資入股;還有政府的天使基金進入。朱文良表示,在創新申報、利用國家的政策扶持方面,區科技局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目前,北侖區已集聚智能裝備研發、生產企業近50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7家、世界知名品牌外資企業9家,12家企業建立了市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涌現出一批實力雄厚,并在行業占據主導地位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如何推動企業“換”一邊大力培養智能裝備產業,一邊促進企業“機器換人”。北侖區的做法是正向鼓勵與逆向倒逼相結合。
一是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以現代化、自動化的裝備提升傳統產業。對實施自動化改造項目的企業,根據企業規模、關鍵設備單價、投資總額等條件,按照設備實際投入額給予6%至8%的補助。2012年,全區共投入807.1萬元補助企業技改項目,帶動全社會實現技改投入1.3億多元。
二是政府加強引導,服務供需對接。在北侖區科技局的推動下,由40余家智能裝備企業發起成立了北侖區智能裝備技術聯盟。這是北侖區首個覆蓋智能裝備全產業鏈的技術聯盟。“有了智能裝備技術聯盟,供需雙方的企業一兩個月聚會一次,有利于‘信息對接’,互通有無。”朱文良告訴記者。區里還組織開展北侖“機器換人”推進會,組織企業參觀“機器換人”實現減員增效的典型企業,營造“機器換人”的積極氛圍。今年以來,已成功促成大正工業機器人與海燕家居玻璃等7個項目達成合作。
三是在融資問題上,提供相應的個性化服務。針對一些中小企業需方希望自動化改造,但資金有限的情況,由供方投資,向銀行融資,然后帶技術、設備、資金與需方對接。需方使用后,或者分期償付;或者企業技改產生的利潤與供方分成,讓需方無顧慮、無風險,同時政府還給一定的補助,以此引導小微企業“機器換人”,獲得“小投入、大回報”。海納汽車部件于2012年投資近40萬元購買機械手,對注塑機取料環節進行自動化改造,改造完成后公司用工人數減少25%,產品合格率提升2個百分點,并且兩年就可收回成本。
四是倒逼機制。區里排查摸底,給企業開出成績單,包括企業在園區占了幾畝地、勞動力雇傭情況、交稅與排污情況。同時給各個企業兩張表單,一張是全區企業在以上四個方面的平均數,一張表單是企業的自身“體檢表”,督促企業自我升級。2013年度,北侖區將畝均稅收不到10萬元的企業都列入到必須整改、提升的對象。
倒逼落后的同時,也強力激勵先進。對通過技改投入、“設備換人”實現減員增效的企業,優先推薦享受各級相應產業扶持政策。
華偉區長對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家生產不銹鋼的企業,老板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是優秀企業家,但是如今企業多年停滯不前,當企業受到倒逼機制壓力的時候,這位企業家給區長打電話抱怨。華區長告訴他:“我不是對企業有意見,我是對落后產能有意見。趁著現在還有能力和資金趕緊技術升級吧,今天你不主動轉,明天市場會逼你換。”后來這家企業選擇了就地提升,機器換人,收效明顯,老板又給政府打來電話表示感謝。
困惑在哪里
在采訪中,當地相關政府工作人員表示,在推進“機器換人”的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社會的氛圍”。尤其是大的企業,涉及到經濟利益時,對機器換人還不夠主動和堅決。
對于機器換人,政府不會逼迫企業換,但也許明年市場就會逼迫企業轉型升級。華偉區長再三強調:“機器換人”是北侖工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抓手,但不是全部。機器換人和淘汰落后產能、培育新興產業等系列組合拳相輔相成,共同在宏觀上調整全區產業結構,提高經濟質量,促進轉型升級。
“我們建立了國家級智能裝備基地。與此同時,老舊工業園區騰籠換鳥、空間換地,實行低產能改造。畝均稅收4萬以下的企業是重點改造對象。要么你自己搞技改,多裝廠房、多干實業,要么你把有限的土地讓給更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這樣可以提高土地產值效益。如果企業沒有自覺性,政府就用‘倒逼’機制,采取‘有序用電’和向金融機構‘友情提示’等方式,執行嚴格的督查倒逼措施,迫使企業騰籠換鳥,空間換地。”
當地干部說,如今對干部政績考核的壓力很大。因為機器換人、經濟轉型升級的產出是滯后的,而“經濟轉型升級”的考核在干部政績考核中所占比重較低。北侖的干部說,“今天,我們寧可犧牲一點眼前的GDP,通過機器換人推動轉型升級,把經濟質量提上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今天少一點遺憾,明天才能多一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