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3年9月30日
近日,株洲高新區舉辦“打造中國動力谷——株洲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年行動方案”論證會,來自科技部、中科院、湖南省科技廳等部門和機構的專家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株洲高新區打造“中國動力谷”的優勢和問題,并一致認為株洲高新區打造“中國動力谷”的方案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切實可行,通過專家論證。
經過20年的發展,高新區已邁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期。如何創新,如何通過創新驅動發展?這是擺在所有高新區人面前的問題。“中國動力谷”的提出承載了株洲高新區的未來,也是整個高新區探索創新驅動戰略的試驗田。
老工業基地蘊藏強大“動力引擎”
從北京到株洲,高鐵G81一路疾馳,不到7個小時就把記者帶到了株洲,這樣的速度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高鐵的開通不僅拉近了人們的距離,更是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談到高鐵就不得不提及株洲高新區,因為中國大部分高鐵、動車整車及核心設備都出自于此。
據了解,目前株洲高新區已聚集了電力機車、時代電氣、南車電機等一大批整車及關鍵核心設備制造企業,并獲批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軌道交通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形成了以電力機車、城軌車輛、鐵路工程機械等為重點的多類別產品系列,城軌車輛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成為新時期國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戰略性、功能性部署區域之一。
株洲高新區不僅生產出了地上跑得最快的機器,更生產出了天上飛得最快的飛機。株洲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謝高進告訴記者,2008年時,株洲高新區董家土段工業園就被批準為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2009年,該基地與美國公務機(RJ)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協議,成立美國公務機株洲合資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我國中部地區公務機和緊急救援直升機生產基地。此外,株洲還是目前我國惟一的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直升機傳動系統、輕型燃氣輪機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除了發展飛機、火車外,在汽車產業方面,株洲高新區也在全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目前,株洲高新區已形成完善的汽車整車及零配件產業集群。年產20萬輛整車的北汽一工廠已經實現新車下線,年產30萬輛整車的北汽二工廠也在積極籌備;海納川等一大批汽車零部件企業相繼入園投資;南車株洲所與曙光汽車集團合資組建湖南南車黃海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打造中國最大的新能源客車產業化基地;以南車時代電動汽車和南方宇航兩家公司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謝高進表示。
謝高進介紹說,目前株洲高新區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特別是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集群迅速崛起,形成了研發、整機制造與零部件配套共同發展的完善產業鏈體系。2012年三大動力產業實現總產值682.7億元,占園區工業總產值的58%,工業增加值達到215億元。
走向世界的“動力谷”
眾星捧月輝映高新天空。“中國電力機車的搖籃”、“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特色產業基地”、“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已成為株洲高新區軌道交通、通用航空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標志性名片,三大動力產業聚集了國內領先的科技與人力資源,產業帶動和輻射效應巨大,這是株洲高新區迅速發展的核心動力源。在謝高進的心里有一個夢想,就是通過三大動力產業的助推,使園區發展成為中國動力產業的聚集區、中部創新驅動的示范區、湖南樂業宜居的幸福區。
為實現上述目標,株洲高新區確定了未來10年將通過“12345”的總體目標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即“一個主題”:打造“中國動力谷”;實施“二大步驟”:建成創新型特色園區,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發展“三大集群”: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千億產業集群;建設“四大園區”:河西示范園、田心高科技工業園、董家土段 高科技工業園、金山科技工業園;推進“五大工程”:產業集群創新工程、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知識產權創新工程、人才支撐創新工程、金融服務創新工程。
“未來10年,株洲高新區將以最先進的機車牽引引擎、最強大的航空動力引擎和最環保的汽車動力引擎為核心助推器,形成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千億產業集群,建設成為‘中國軌道交通城’、‘中南地區通用航空城’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城’;建設成為中國動力產業的聚集區、中部創新驅動的示范區、湖南樂業宜居的幸福區。到2015年,建設成為創新型特色園區,力爭到2022年,建設成為特色產業集聚、創新能力較強、高端人才集聚、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最終,將株洲高新區打造成‘中國動力谷’,未來的‘世界動力谷’。”謝高進胸有成竹的闡述著如何打造動力谷的夢想。
還需各方共同努力
雖然株洲的工業基礎深厚,資源豐富,但要打造動力谷,特別是要打造成為中國的動力谷還需各方共同努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榮軍直言,雖然株洲高新區提出的打造“中國動力谷”意義重大、目標明確、戰略清晰,但卻概念好、困難多、實施難。“三大動力產業規模發展不平衡。軌道交通實現千億產值尚可,但通用航空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要形成千億產業集群難度較大。”丁榮軍表示。這一觀點得到了中航工業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副所長艾克波和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副總經理高建軍的贊同。
據記者了解,哈爾濱、洛陽等地也在強力發展動力產業,與這些地區相比,株洲高新區的部分產業還存在差距。
不過,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協會理事長張景安卻認為,株洲高新區這一行動方案具有超前性和領先性。他希望株洲市委市政府、科技部全力支持株洲高新區打造“中國動力谷”,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通過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國動力谷’,改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園區經濟粗放式經營向智力增長的轉變。”張景安表示。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胡世輝認為,既然在“動力谷”之前加上了“中國”兩字,就要使其代表中國的水平。他希望株洲高新區努力營造政策發展環境、提升產業集聚能力、完善創新的生態體系,并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使三大動力產業協調發展。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承表示,目前,高新區已進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期,更要注重高水平、高質量的發展,而此次株洲高新區提出打造“中國動力谷”的戰略符合高新區未來發展方向,他希望這項戰略能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并納入到整個湖南省的發展規劃中。“株洲高新區要樹立創新的自信心,用10年、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做這件大事情。如果每一個高新區都能提出并做成這樣一件大事,那么高新區就能實實在在成為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楊躍承表示。
對于株洲高新區如何打造“中國動力谷”,楊躍承提出了幾條建議:首先是打造“中國動力谷”要跳出株洲、走向世界,要用全球的戰略思維去支持各項工作;其次是管理體制機制要創新,要用企業化的思維組建更優秀的團隊去建設推廣這項工程;三是要不斷完善創新的生態體系建設,增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動力和活力;四是要有效調節資源配置和產業組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