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中國軟件名城、全國獨一無二的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頭頂多個“國字號”招牌的濟南高新區最近幾年并沒有因為過去的成績降低對未來的高追求。
連日來,記者在濟南高新區采訪發現,這里的高檔寫字樓與氣派的企業廠房鱗次櫛比,充滿現代時尚氣息。一棟棟看似與普通辦公大樓一樣的建筑物,內部卻洋溢著濃厚的創新氛圍。這里孵化出了被評為2012年全國科技十大亮點之一的國內首臺“神威藍光”千萬億次計算機系統;成功應用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上,即將進入產業化階段的量子通訊技術;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基地安全技術防范項目中,為“神舟九號”飛船的順利發射保駕護航的“一體化智能高清激光夜視儀”;浪潮集團研發的云海大數據一體機;概倫電子推出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一代千兆級仿真器……
明星企業和高精尖項目的出現只是濟南高新區以創新為魂,打造優良創業環境,實現跨越發展的縮影。在國家高新區進入“二次創業”,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期,濟南高新區正高舉火炬旗幟,全力打造國家一流園區。
22年崢嶸歲月
從昔日6.5平方公里溝壑縱橫、雜草叢生的荒地,到如今園區面貌的日新月異;從人煙稀少的小村落,到園區周圍拔地而起的公寓;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羊腸小道,到如今寬闊的柏油馬路……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讓人真切感受到濟南高新區這個宜業宜居的創新之地的迅速崛起。
記者了解到,目前濟南高新區包括中心區、綜合保稅區和孫村新區3個片區,總面積達141平方公里。由于3個片區分布在不同地段,園區確立了“一區多園”的發展模式,先后規劃建設了齊魯軟件園、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綜合保稅區等國家級專業園區,并創建了全國獨一無二的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
“最近幾年,濟南高新區迎來了飛速發展期。2012年園區實現總收入2510.5億元,凈增709.5億元,增長39.4%;實現工業總產值1921.3億元,凈增540.1億元;實現利稅393.3億元,凈增81.2億元;實現出口創匯41.1億美元,凈增17.9億美元。截至2012年年底,園區共有各類企業8369家,規模以上企業551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140家,其中過10億元企業27家、過20億元企業14家、過30億元企業11家、過100億元企業8家。”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崔志強對數字有著超強的記憶力,他不僅一口氣說出去年園區的發展情況,還告訴記者數字的內涵。在他看來,數字詮釋的不僅是變化,更是發展速度的體現。
“工業總產值、利潤詮釋的是總體規模和發展速度,科技創新能力則是衡量一個園區發展的真正實力。”崔志強同樣用數據詮釋了園區對創新的追求。“2012年,濟南高新區新認定的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182家,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56.5億元;共建立企業研發機構176家,其中國家級研發機構7家,省級企業內部研發機構130家,國家及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16家,國家級創新服務平臺7個。”在崔志強看來,科技創新已成為濟南高新區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
對于今后一個時期濟南高新區總體發展思路,崔志強用“12345”做了詮釋。“1”是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瞄準一個目標:形成全市經濟增長極,建設全國一流高新區;“2”是實現新型產業化和新型城市化兩大任務;“3”是增強責任、服務、效率3個意識;“4”是加快產業之城、創新之城、生態之城、宜居之城的建設;“5”是突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科技創新、城市建設、環境優化5個重點。“用‘12345’將濟南高新區建設成為濟南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陣地,實現創新驅動與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域。”崔志強表示。
孵化器成就科技創新主陣地
作為區別于其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事物,最近幾年,濟南高新區內的孵化器不僅孵化出了許多明星企業,更孵化了一些產業集群。
深諳孵化器重要性的濟南高新區建立了兩大孵化器。其中一個是科技部首批認定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目前該中心擁有孵化場地面積17.7萬平方米,在建中試基地21萬平方米,在建產業園區22萬平方米,累計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逾千家,轉化科技成果1000余項。
對于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定位,崔志強表示,該中心正圍繞生物醫藥產業,以國家生物工程與新藥產業基地、“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平臺、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為依托,在專利信息利用、專利申請、知識產權維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等方面為園區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另外一個孵化器是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濟南高新區內一幢氣勢磅礴的白色圓形現代建筑物是該創新園的標志性建筑。據介紹,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自2007年掛牌運行以來,經過6年開拓創新已經成為濟南高新區孵化企業的主陣地,成為整個濟南市孕育創新夢想的“超級孵化器”。
“國家超級計算機濟南中心、山東省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山東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等國字號研發中心和技術支撐平臺就坐落在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內。截至2012年12月,園區入駐企業已超過1000家,銷售收入達400億元,形成了軟件、集成電路、數字化裝備、網絡通信和信息服務五大主導產業,聚集了浪潮、航天軟件、神州數碼等一大批創新能力強的知名企業。”崔志強表示。
對于為何要在一個園區內設置兩個孵化器,崔志強表示,設立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和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就是要讓其分工合作、有機融合,完成從企業孵化器到企業加速器再到產業推進器的發展“蝶變”,使其成為園區加速轉型升級的著力點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撐,也將有力推動濟南高新區建成高新技術及產品研發創新高地,聚集各類創新精英的人才高地,自主知識產權成果轉化與高新技術產業的輻射高地。
三大產業集群競相舞動
能成為中國軟件名城、建成全國獨一無二的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軟件產業必定是濟南高新區的金字招牌產業,這在記者的采訪中得到了印證。
了解軟件產業的人都知道,國產軟件特別是國產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一直是國外企業的天下,但最近幾年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山東華天軟件有限公司卻在國外三維CAD軟件企業的包圍下突出重圍,其自主研發的三維CAD/CAM系統已被應用于國內100多家知名企業,受到了國內企業的熱烈歡迎。
山東華天軟件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徐曉燕表示,該公司開發的軟件與國外企業相比有3方面的優勢:一是源代碼可以定制,更能符合不同企業的不同需求;二是價格為國外企業的1/3,后期服務費也較低,能為國內企業節省軟件采購和維護成本;三是最近該公司聯合國內幾家三維CAD軟件企業抱團發展,共同做大國產工業軟件,這有利于國產軟件企業與國外軟件企業競爭。
在齊魯軟件園里還有一家名為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的軟件明星企業,其開發的輸電線路除冰機器人曾在2008年南方冰雪災害中大顯身手。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除冰機器人已實現產業化,市場占有率在90%以上。此外,他們還研制出了國內第一臺變電站設備巡檢機器人,先后完成了“數字一體化電源”和“三相逆變電源”等數十項高新技術產品開發和認證,有10多項核心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
崔志強介紹,目前濟南高新區已經形成了軟件與IT服務、集成電路及電子元器件、數字化裝備、網絡通信和信息服務五大細分產業,并成立了電力軟件企業聯盟、交通運輸軟件企業聯盟、CIIIC通信企業聯盟、國際合作聯盟、游戲動漫企業協會五大產業聯盟。目前園區電子信息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上千萬元以上企業達76家。
電子信息產業只是濟南高新區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濟南高新區正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逐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與制造業、生物醫藥等為主體的高新技術產業格局。
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濟南高新區正加速推進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及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建設,打造環渤海地區“濟南藥谷”;在高端裝備與制造業方面,園區已形成了以法因數控、四機數控、天辰機器、華能氣動等近20家龍頭企業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60億元。此外,以吉利、青年汽車、中車、重汽、輕騎等為龍頭的交通裝備先進制造產業已成為園區新的亮點產業。
“下一步,濟南高新區將針對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與制造產業集群,重點抓好航天科技園、山東國威衛星通信等科技含量高的龍頭項目,真正抓出幾個國際國內領先、高成長性、帶動力強的大企業,擴大集群發展規模,保持國內領先地位,成為引領濟南市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崔志強表示。
推動企業通過創新手段進行規模擴張,扶持中小企業茁壯成長,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體系,打造優良的創新創業環境,22年來,濟南高新區已探索出了一條內生增長模式,這一模式正驅動濟南高新區不斷攀入新的高地。崔志強相信,在創新驅動的強大引擎下,濟南高新區將會飛出更多的“金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