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1-5月,廣東在專利方面的數字依然令人矚目:有效發明專利量居全國第一,專利密度(百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量)為824.9,是全國專利密度的2.31倍;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為3265件,占全國總量的50.97%……
這組亮麗的數據顯示,傳統“制造大省”廣東正謀求通過發展知識產權事業,實現向“創新大省”的華麗轉身。廣東的知識產權高地是如何構筑起來的?近日,記者深入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中山等地進行調研,聽企業、行業和政府如何解說。
企業—— 核心專利=市場份額
“我們的超材料技術在全球已領先5年以上。”在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區,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創新平臺總裁黃薇子如是說。在業內人士看來,超材料這一世界尖端技術的產業化,就像30年前的半導體,前景無限美好。“年紀輕輕”的光啟研究院在這一領域獨領風騷,在底層核心知識產權覆蓋上掌握了絕對控制權。
“站在超材料技術的前端,我們尤其注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黃薇子說。創立伊始,光啟就制定了各項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光啟共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2256件,占全球超材料領域知識產權申請量的85%以上,涵蓋基礎設計、關鍵器件和產品應用等各個領域,產品專利覆蓋率達到了100%。
在專利的護航下,光啟率先實現了超材料技術的大規模商用化。如該公司研發的新一代通信射頻器件,降低了通信基站成本,得到多家國際通信企業的青睞;光子門禁系統妥善解決了社區安全問題,已在不少高端社區和辦公場所應用。光啟還領銜成立了“深圳超材料產業聯盟”,這意味著一個超萬億元的產業集群即將崛起。
在廣東各地走訪了多家企業,記者發現,不僅是光啟這樣身在“云端”的尖端科技企業,在電子、互聯網等市場競爭已白熱化的行業中,企業在直面技術“肉搏戰”時也十分注重以知識產權提升核心競爭力。許多企業都有這樣一個共識:掌握了核心專利,就等于擁有了市場份額。
對于很多手機用戶來說,廣州市動景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的名字也許陌生,但說起“UC瀏覽器”,卻幾乎無人不曉,因為這款軟件幾乎是手機必備的裝機軟件,動景公司就是其研發者。
移動互聯網領域競爭激烈,動景公司因此尤為注重專利保護網的布局。“我們針對重點產品構筑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專利保護。在核心專利技術的覆蓋,確保了我們在同行中的優勢地位。”動景知識產權部總監林錦輝表示,正是通過核心專利技術的應用,企業的拳頭產品——UC瀏覽器成功奪得手機瀏覽器用戶量全球第一的寶座。目前,UC瀏覽器在中國市場占有率份額超過50%,海外用戶1個億,遍及150個國家和地區。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提供的數據印證了廣東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上的熱情:今年1-5月,廣東省共有8851家企業申請專利,合計專利申請受理量占全省的53.56%,尤其在發明專利申請量上,企業更占到了全省的74.88%。華為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鴻富錦精密工業等專利申請量大的企業,在省內的發明創造能力遙遙領先。
政府——政策、平臺,一個不能少
7月底,廣東省政府舉行專利獎勵大會,在眾多的中國專利優秀獎獲獎作品中,一款外觀時尚、新穎的電壓力鍋讓大家印象深刻。這款產品由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的洛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制造,該公司負責人說:“松山湖高新區良好的政策環境,提升了我們的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能力。”
松山湖高新區是廣東知識產權工作試點園區之一,高新區知識產權局局長鄧國軍告訴記者,松山湖有一整套知識產權配套資助和扶持政策,如對獲認定的全國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國家、省、市知識產權資助的項目給予1:1的配套資助。去年,園區還建立了“企業專利特派員”制度,聘請了一批資深的專利代理人為企業上門服務,對企業的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進行“一站式”服務。
在建立政策體系的同時,松山湖還注重聚集各種知識產權資源,完善服務體系。目前,松山湖已聚集了廣東省知識產權東莞培訓基地、知識產權促進中心、知識產權法庭、國際專利檢索工作站、知識產權維權中心等一批知識產權管理、維權、培訓等服務機構。
隨著知識產權環境的優化,近年來,松山湖在專利申請方面不僅數量增長強勁,結構也更加優化。鄧國軍說,去年園區提交專利申請2553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高達50%,預計今年這一比例將超過70%。
松山湖是整個廣東知識產權環境的一個縮影。2012年,在全國知識產權環境指數上,廣東省位居第一。
廣東何以能打造全國最優的知識產權發展環境?廣東省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1月,廣東省頒布了《關于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的決定》,成為該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的一大里程碑。一年多以來,建設知識產權強省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去年至今,一系列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重要政策相繼出臺,如去年10月出臺的《廣東省展會專利保護辦法》,是我國第一部由省政府頒布的展會專利保護規章。
知識產權服務平臺也不斷完善。目前,廣東建立了全國首個國家級區域專利信息服務中心、首個國家級專利信息傳播利用基地、全國首個京外專利審查協作中心……
為了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制,廣東已建立了22個省級重點產業/行業專利數據庫,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建設了國家知識產權投融資(南海)綜合試驗區、國家專利產業化(廣州數字家庭)試點基地等。在專利較集中的廣州、深圳、東莞、佛山4市,建設了國家專利展示交易中心,促進專利和產業化的融合。去年4個中心專利技術與產品展示數量共13762件,交易額52745萬元,服務企業逾萬家。
行業—— 集體維權,抱團發展
在廣東省版圖上,密密麻麻地鑲嵌著300多個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它們多以專業鎮為單元,強力支撐著區域經濟的發展。近年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壓力的增大,不少產業集群開始針對產業特性,構建起相應的知識產權平臺,以喚起眾多中小企業的維權意識,帶動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位于中山市古鎮鎮的中國中山(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正是這樣一個迎合產業需求而建立的維權“綠色通道”。
以傳統燈飾產業為特色的古鎮,占有全國六成以上的燈飾市場份額。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近幾年古鎮燈飾企業不斷研發新產品,燈飾制造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層出不窮。
“燈飾產品款式變換的周期是三到五個月,但企業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獲得相關產品專利權。專利保護機制的滯后,使企業研發成果得不到保障,嚴重制約了產業的快速發展。”快速維權中心主任周錦添坦言,由于燈飾產業主要是外觀設計,技術難度不高,新產品遭抄襲的事情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企業自主研發設計的積極性。
2011年,燈飾快速維權中心應運而生,成為全國首個針對單一產業的知識產權維權中心。中心構建了專利授權、維權、確權三大快速通道,將企業申請獲得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時長控制在10個工作日內,侵犯專利權案件的結案時間也由原來的半年縮短至1個月內。
燈飾產業快速維權機制的建立,不僅保護了創新型企業的合法權益,更提高了創新成果推向市場的效率,降低了企業的維權成本。琪朗燈飾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該公司的“天鵝頭”造型系列燈飾銷售火爆,引來了眾多的抄襲仿冒者。琪朗將近30家涉嫌侵權的企業投訴至維權中心,維權中心進行了專項執法,使其挽回經濟損失1000余萬元。
截至7月10日,快速維權中心今年共受理外觀專利申請量250件,超過95%獲得專利授權。同時,上半年中心共立案131宗,結案121宗,結案率高達92.4%。
專利聯盟是產業集群保護和運用知識產權的另一個行之有效的模式。隨著“集體維權、抱團發展”的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專利聯盟在廣東大地上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加速了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據統計,目前廣東各行業所建立的專利聯盟已達24個,不僅涵蓋數字家庭、LED、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有陶瓷、紅木家具、電壓力鍋等傳統產業。如在素有“白色家電之都”之稱的順德,企業自發形成了電壓力鍋產業聯盟,不僅實現了集體維權,共同推進產業的良性發展,還作為共同體參與到電壓力鍋國際標準的制定中,強化了我國該產業的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