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相儒 北京ABB貝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支持工程師
智能水網的必要性
水與油,孰更珍貴?當然是水。油存在替代產品,但水沒有。當前幾乎沒有不進口水的地區 ,主要的城市、工業設施和經濟區的發展,都離不開水。
據世界銀行估計,全球的水損失在25%到30%,即存在約200億美元的節省成本的機會,根本原因在于:水網敷設于地下,無法檢測泄漏,無法預計爆管,地下管網的可視狀態信息也是非常有限的。
而智能水網可以降低水泄漏損失以及其他收益,包括分析和檢測效能、提高可用率,改善可視化、優化運營以及節能等。
智能水網的組成
智能水網由物理層、測量和控制層、數據采集和傳輸層、數據管理和顯示層、數據融合和分析層組成,與傳統水網相比,數據融合和分析層是智能水網體現“智能”的重要部分。
第2層:測量與控制 (sensing & control)
在這一層我們的方針是測量與跟蹤必要的測點,達到提高網絡管理,方便泄漏檢測;滿足政府法律法規 ;資源的智能化利用;節省成本,提高收益 ;保護環境的目的。
第3和4層:數據采集 / 通訊與數據管理 / 顯示
數據采集與通訊,即將不同區域的數據采集與傳輸到控制層,實現的功能包括:可靠的數據傳輸、通訊連接中斷時,數據緩存功能、廣泛的協議和帶寬支持、實時數據推送至SCADA 系統 。
數據管理與顯示,即將各個不同區域的數據集中的管理和顯示,水網絡的核心是SCADA 系統 – 監視、管理和控制 ,可實現大跨度的地理區域 、處理與存儲海量數據、提供水管網的控制 、發送操作指令至不同的水網設備。
Symphony Plus是一個SCADA系統,Symphony Plus通過集成傳統的孤立設備和系統,S+ Operations 人機接口將自動化系統的范圍擴展到了整個管網,簡化了流程監視。
Symphony Plus采用可擴展性的SCADA 架構:從極小規模到超大規模,從就地網絡到廣域網絡均可應用。
第5層:數據融合與分析
Symphony Plus集成GIS功能,將GIS與報警和事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報警事件就可以直接鏈接到泵站的位置,利于用戶快速處理。
在各個預先配置的圖層都可以使用GIS ,查看DMA的邊界、管網信息、傳感器(記錄器) 的位置、閥門的位置、水箱或者其他儲水設施 、泵站的位置 、水處理設施的位置 、地圖背景信息(如街道等)等等。
我們有了這些信息之后,就要進行分析,來找出水泄露的原因和位置,TaKaDu就是這樣一個管網泄漏應用,TaKaDu是一種軟件即服務(SaaS)的解決方案,將水網數據轉化為針對故障、低效和水泄漏事件的實時報警。藉由與SCADA系統的接口,TaKaDu 提供及時的可操作的知識,以及對水設施在各個層次上的分析。
TaKaDu方案采用最先進的統計算法來檢測、預警,并提供實時數據來探究泄漏、爆管與其他水網的低效能 ,可為用戶改善整體運營和財務指標,提供水網問題、泄漏和爆管的早期精確實時預警 ;泄漏期間減少用水量 ;降低爆管率和間接損失 ;提高維修工人的操作效率 。用戶無需過多的投資就可實現TaKaDu應用。
每套水網系統都是有其特點的,需要對成本/收益比進行評估 ,ABB 可以提供智能水網的整體解決方案,從儀表、閥門到SCADA和泄漏監測應用等,更為重要的是融合了GIS的智能解決方案,可分析水網的泄露。
就像“TaKaDu”這個軟件的名字一樣,如果我們再不做一些事情,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將會是人類的眼淚。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