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佳佳
《經濟日報》,2013年10月29日
《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日前正式印發,這是國務院出臺的第一個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文件。《意見》明確,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總規模達8萬億元的市場蛋糕將向社會資本開放。可以預見的是,民營醫療機構、健康服務機構等將由此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作為我國首個健康服務業的指導性文件,《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
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國的醫療衛生行業有望迎來巨大的變革和全新的投資機會,“健康保健時代”的財富契機已經走來。
多元辦醫獲政策力挺
《意見》提出,發展健康服務業實行“非禁即入”,這一國家層面的政策利好為社會資本辦醫再添“東風”
“醫療服務作為健康服務業的核心,將在政策推動下獲得快速發展,而能夠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將得到政策的最大支持。”北京三博腦科醫院院長張陽說,《意見》提出,發展健康服務業實行“非禁即入”,今后社會資本舉辦的醫療機構,將納入財政專項資金和政府投資補助范圍,免征或減征行政事業性收費,醫療服務價格全部實行市場調節價。
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均達到醫療機構總數的20%左右”之后,這一國家層面的政策利好,無疑為社會資本辦醫再添“東風”。
此前,由于種種客觀因素,民間資本投資健康服務業面臨重重阻礙,導致我國優質健康服務產品供不應求。統計顯示,北京地區的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均有300多家,但在床位數、門診量和住院量方面,公立醫院占到九成以上。從全國情況來看,民營醫院發展較好的地區占比僅為10%左右。“很少有民營醫療機構能夠在建設初期得到政府的資金資助。同時,在稅收和土地征用等方面,民營醫院的壓力非常沉重。”專門赴廣東、福建等地對非公立醫療機構進行調研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院楊金生告訴記者。
北京三博腦科是3名國內優秀的神經外科專家聯手創立的腦科專科醫院。雖然專家型人才聚集,但因為是民營醫院,享受不到任何稅收優惠政策。這次新政出臺,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意見》明確,‘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醫藥企業,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有了這項新規定,如果營利性醫療機構科技含量高、具備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實力,只要通過國家認證,稅負就可以從25%降低到15%。”張陽說。
2012年,北京三博腦科醫院共納稅1100萬元。張陽說,一旦享受了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僅稅負一項,醫院就可以減輕440萬元的負擔。醫院可以將節省的開支投入到科研、教學、改善醫療設施和醫院環境上。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增加就診量,還能提升醫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實現醫院和患者的雙贏。
此外,張陽還認為,支持利用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存量房產和原有土地興辦健康服務業等措施,將進一步促進民營醫療機構向集團化、連鎖化發展,加速現代醫院管理體系建立。
“治未病”輸送全周期紅利
未來,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將更多投向疾病預防和康復護理等領域,健康服務模式也將從疾病治療向健康維持轉變“根據《意見》,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將更多投向疾病預防和康復護理等領域,健康服務模式也實現從疾病治療向健康維持轉變。未來,健康預防管理和養老服務業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北京九華山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銀指出,健康服務業是由多元要素組成的經濟運行系統,包括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務的供給、交換、分配、消費等的均衡發展。國家提出發展健康服務業,意味著今后將更加強調產業鏈前端的健康管理和強身健體,以及產業鏈后端的護理、康復和養老,使城鄉居民得到更加個性化與專業化的康復、護理服務。
目前,高端健康服務已被認為是未來健康服務產業的最大增長點,北京、海南等許多地區早已謀劃構建地區高端醫療區域。國內知名酒店集團九華山莊2012年底正式對外推出了中國首家養老型酒店九華國際養生公館,其舒適的居住生活環境、健康體檢、醫療救護和豐富的文化娛樂配套設施等新型高端服務,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其中一期、二期項目剛一推出即全部售出。“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即將突破2億,30年后將進入深度養老階段,養老服務業是一個頗具潛力的新興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張銀表示,九華山莊將繼續推進“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做足康復中心、中醫醫院等醫療配套,探索交換旅游等新模式,希望通過推進健康養老新業態,先一步搶占養老服務市場。
同時,國內健康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將進一步促進高端健康產業規范有序發展。以保健行業為例。寶健(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馮雷明指出,保健行業企業量大,但規模普遍較小,產業集中度低,技術含量與研發能力良莠不齊。個別企業自律意識不強,缺少社會責任感。加上目前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管體系有待完善,嚴重影響了產業的整體向前步伐。“新政策支持自主知識產權的健康產品的研發制造與應用,這會讓創新力量雄厚的企業更具競爭力,為注重產品質量、注重高新科技的投入、注重銷售行為規范的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行業企業的優勝劣汰。”
“第三產業是擴大內需的源頭活水。而在第三產業中,健康服務業無疑是最具潛力的分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國務院醫改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劉國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健康服務業已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健康服務業規模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超過17%,其他發達國家一般也達到10%左右。目前,我國醫療支出占GDP總值僅為5%左右,如果以全球的平均數作為參照值,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專家就此指出,要加快推進我國健康服務業發展,需要著重做好3方面工作。其一,為促進健康服務機構的多元化發展趨勢,應強化政府在制度建設、規劃設計和市場監管等方面的職責,擴大面向社會資本的開放領域。其二,健康保險體系是健康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因而需要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促進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的融合發展。其三,應加快推進信息及通訊技術在健康服務領域的應用,提高健康服務業的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