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2013年11月11日
日前奔馳在上海舉行了全新S級轎車的上市活動。作為一家具有127年歷史的汽車發明者,此次奔馳自詡其“再次發明汽車”,理由是其推出的限距控制、預防性安全等最新智能化技術正在改變汽車行業的發展。且不說這樣的表述是否精準,但其對信息智能技術的推崇卻足夠引起我們重視。
經過不斷改進和創新,汽車已成為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并和人們生活緊密聯系的交通工具。在其長達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大多數改進和創新都是圍繞著動力、底盤等“心臟”和“四肢”做文章,而對“腦力”的開發顯得不足。
自從IT界誕生“蘋果”以來,人們對汽車業的“蘋果”就充滿期待。特斯拉的橫空出世曾一度吊足人們的胃口,但其前不久的兩場大火,使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再度陷入迷茫。汽車業能否真正長出自己的“蘋果”?應該說很難。畢竟和手機、電腦相比,汽車在技術上更具有復雜性,但也并非沒有可能。而做汽車業的“蘋果”,除了創新精神,恐怕還得與IT技術深度融合。
隨著IT技術與各個行業的融合加深,近年來,互聯網已經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最前沿、最具顛覆性的力量。今天包括零售、銀行等很多傳統行業的做法、模式都在被它改變,汽車也不可能例外。從目前情況來看,無論是通過大量傳感器實時監測車輛狀態并主動做出反饋的安全系統,還是通過語音實現音樂播放、通過觸屏上的簡單點擊實現出行路線導航的車載娛樂系統,汽車儼然已成為“四個輪子上的電腦”。
更重要的是,人們對于汽車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也在“與時俱進”。隨著城市的發展和道路交通的擁堵,以及年輕消費者的快速崛起,汽車已不再是單一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種新的“移動互聯”載體,“人、車、互聯網”正在創造未來的“車生活”。正如微軟副總裁兼大中華首席運營官費高敦所言:“未來的汽車消費者更年輕,當他們開著車上路時,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有可能是將汽車與智能手機連接起來,而不再關心發動機是否強勁。”
事實上,汽車IT化的趨勢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就已初現端倪。車展開幕當日,裝備了各種前沿智能技術的奔馳展臺人頭攢動。即使是在特斯拉展臺,最受大家關注的也不是其電池技術,而是中控臺上一塊比IPAD還大,整合了各種互聯、智能控制功能的顯示屏。一屆號稱“最汽車”的車展為何被原本并非汽車核心要素的信息智能技術搶了風頭?原因就在于,信息智能技術已成為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
正是看到了這樣的新趨勢,今年以來包括奔馳、通用、豐田、日產等多家跨國車企在智能化技術方面顯示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與投入,并開始在旗下車型上大量配裝車載智能系統。前不久,通用汽車還招募了幾千名編程員,要知道傳統車企以前都是將IT業務分包出去做的。而作為IT企業的翹楚,谷歌自動駕駛智能汽車已行駛了20萬公里,并獲得許可證;微軟則在中國上海成立了全球第一個“汽車卓越中心”,吹響了“硅谷攻占底特律”的新號角。這意味著,未來汽車業將不再是“底特律式”,互聯網正在打開過去整車和供應商之間較為封閉的汽車產業鏈。在此,借用馬云的一句話提醒國內汽車企業,面對互聯網時代再也不能“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