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產業導報》,2013年12月9日
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終端的樣式不斷更新,越來越多元化。手機、平板電腦、個人計算機、智能電視、車聯網、可穿戴設備等,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這些終端的支持。尤其是智能手機,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相信大多數人有一天不摸手機就會感到很別扭。
互聯網與終端的結合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便利,而人們對與終端相關的硬件創新也產生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硬件的創新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我國的硬件創新環境來說,要創新還面臨著不少挑戰。
終端發展個性化
終端的樣式越來越多,競爭也隨之越來越激烈,誰能與眾不同,誰才能突出重圍。
“首先要注重個性化。”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王王君 表示,“今年的手機市場競爭非常慘烈,很多手機廠商都在打價格戰,在壓低價格的同時提高配置,導致最后大家都沒錢賺。”所以個性化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更符合用戶的需求,能讓用戶根據自己的喜好定制產品。
細分領域也是將來終端發展的方向。之前的手機、平板電腦主要以娛樂、生活、工具功能為主,如果可以結合移動商務辦公,肯定得到這一部分市場的認可。另一個就是為女性專門定制的終端產品會比較有銷量,能夠有較高的利潤率。“專門為老人、孕婦、小孩定制的產品,也是比較好賺錢的領域”。
構建多屏生態圈是終端發展的趨勢。易觀國際經過調研發現,越來越多的終端廠商在不斷地向產業鏈中的其他環節拓展。王王君 舉例說:“比如華為,一開始是做通信設備,后來做手機,再后來做自己手機的CPU和芯片,通過這樣的形式構建自己的產業鏈,構建自己的生態圈。”聯想也是如此,既做電腦、手機,也做平板電腦和電視,未來它可能出更多樣式的終端,并把這些終端融合在一起,在市場上擴大占有率。
軟硬結合的生態圈建設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之前蘋果做大做強,占據了大部分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其軟硬結合的生態體系構建得非常好,很多人買蘋果的產品并不是奔著其硬件去的,而是奔著蘋果更豐富的應用、更好的體驗和服務去的。所以一個健康、完整的生態體系對于終端產品的發展壯大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個發展趨勢是交互模式,一種好的交互模式可能是顛覆性的。”而交互必須考慮到場景化,王王君 認為,“現在我們所說的多屏終端,都是場景下的終端。不同的場景下使用不同的終端,使用不同的交互方式,使用不同的應用和服務。”比如開車的時候需要用語音跟終端進行交互,因為手腳眼都占用了,別的交互方式可能帶來安全隱患;而上課的時候就不可能用語音交互了,更多的是用手控制。所以交互的場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硬件創新有挑戰
有了發展的趨勢,創新當然要跟上,因為什么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何況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硬件領域。
科通芯城執行副總裁朱繼志認為,我國的硬件創新環境是非常好的。我國有全球最完善的產業鏈,就連曾經不可一世的蘋果,其各種配件也都有中國廠商的參與設計。“在國外做硬件產品的創新,必須要到中國找合作伙伴、供應商,這幾乎成為一個共識”。
朱繼志表示,我國的硬件產品做得很成功,但也有很多挑戰。
首當其沖的就是如何去山寨化。全球很多新的互聯網硬件產品,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我國參與制造的,而且基本有一個原版產品就會有一個山寨產品。山寨化是一個現象,但我們不能創新一個產品就被認為是山寨別人的。“不過實際情況是,如果想做一款新產品出來,完全不山寨,不去參照別人,失敗的風險會比較高。對于一些創業公司來說,這個成本不一定能負擔得起。”
挑戰二是如何尋求外部資源。做互聯網需要硬件創新,但是做硬件需要獲取很多外部的資源。比如硬件設計公司,它提供的不僅是外觀設計,還有結構設計和硬件方案,這些并不一定全要自己做。“那么對于新創業的公司來說,要找什么樣的合作伙伴呢?也許大家都想找富士康,找這家蘋果的供應商合作,但這對新公司來說是很難的。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外部資源,而不是最好的外部資源。”
按照傳統的硬件產品企業成功的模式,在公司規模小的時候就找一個小的但能幫自己完成工作的合作伙伴。隨著企業規模變大,合作伙伴的水平也會跟著升級的。“最主要是怎么跟產業鏈合作,做產品開發的時候一定要有這個意識”。
挑戰三是如何是實現產品量產。朱繼志認為,大部分和硬件相關的項目都會發生很大的延遲,這與產品設計的難度有關系。做100個樣品和量產幾百萬個產品是有差別的。
“在設計的時候,要為了制造而設計。”蘋果在這方面就有顛覆性的優勢。蘋果設計出來的產品都可以大規模量產,到千萬、到億這個級別。蘋果是怎么做到的呢?
蘋果設計一件產品時,會把整個環節都考慮清楚。蘋果的工程師大部分都在上游工廠里面。做屏的、做模塊的、做芯片的企業里都有他們的工程師,他們會跟制造商一起合作,以解決產品在量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蘋果是最典型的把制造能力和設計能力結合在一起的企業,而這一點正是我國的硬件企業所欠缺的。
最后一個挑戰是如何建立團隊。朱繼志認為,做硬件有幾個趨勢,一個是軟件和設備一起做,一個是跟網絡云結合在一起,最多的則是與手機結合在一起做。不管是哪種做法,做這樣的一款產品出來就需要不同的人,比如在設備層面需要做硬件的人,也需要有做設計方面的人,還需要做互聯網產品開發甚至品牌宣傳的人,這樣一個團隊也是創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