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導讀] 變革性創新項目,即在原有科學理論基礎上所進行的超前的、甚至顛覆性的研究項目。
探索變革性創新項目的資助機制
王冰 朱春奎 孟溦
■科技專論
變革性創新項目,即在原有科學理論基礎上所進行的超前的、甚至顛覆性的研究項目。這一類研究項目通常具有非常高的風險,成功概率相對較低。近年來,發達國家為進一步塑造未來競爭力,紛紛加快了對此類科研項目資助和管理機制的探索步伐,尤其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英國研究理事會(RCUK)、德意志研究聯合會(DFG)、加拿大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理事會(NSERC)、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RC)等諸多知名科研資助機構分別摸索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經驗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國外的相關做法與經驗
變革性創新項目的資助與管理是典型的政府主導行為,具有很強的前瞻性,體現了國家的戰略意志。為此,各國科研機構并未采用市場化手段,而是著重在項目資助計劃和管理上進行調整和變革。
1.設立多元化的科研項目資助計劃
為鼓勵和寬容創新,這批計劃不受具體學科限制,并努力做到詳盡而多元。一是關注重大變革性創新研究。設立一批具備探索性和新奇性、可能導致重大突破或開創新的科學工程領域、并伴有較大風險的項目。如NSF的變革性研究計劃(TRI)、NIH的探索/發展基金(R21)、NSERC的創新思維計劃(IIP)等。二是關注早期研究。NSF設立了小額探索性研究項目(SGER),面向一批處于未檢驗的早期階段、具有潛在變革性的研究,若產生較高價值則進行延續資助。三是關注交叉學科研究。圍繞創新鏈各環節之間、不同學科之間、大學與產業界之間的合作研究,設立專項計劃和研究中心。如NSF設立了幾十個學科交叉性質的資助計劃,成立了科學技術中心、學習科學中心、納米科技中心和信息技術中心等多個跨學科研究中心。四是關注新人培養。如NIH設立了主任領航基金(DP1)和主任新人創新計劃(DP2),專門資助處于職業生涯早期的科學家。MRC研究新人項目(NIA)主要資助剛開始獨立研究的臨床和非臨床的PI人員。DFG“博士園”項目通過建立高水平的導師輔導機制,加強對科技后備力量的培育。
2.降低申請者的學科與經驗門檻
一般科研項目的申請具有明確的學科限制,并需要申請者具備一定學術研究資質和相關學術積累,這些要求均不利于創新活力最強的青年科學家申報。為此,各機構在申請者門檻設置上都遵循了寬松原則。學科方面,有的機構完全去除限制或擴展到相關學科,如RCUK博士后獎學金計劃對從事臨床或非臨床研究、健康研究以及具有社科或醫學領域博士學位的所有研究者開放。經驗方面,有的機構酌情降低對申請人研究經歷的要求,如NIH甚至專門為缺乏經歷的研究人員——從未擔任過R01(NIH的主要計劃之一)及類似項目的負責人,以及被其他機制拒絕資助的兩類申請人設置了DP1和DP2計劃。在降低學科與經驗門檻的同時,提高了對申請人精力投入的要求。比如DP1申請人應證明有相關基礎設施支持,并保證至少承擔51%的研究任務;DP2申請人應承諾至少投入30%的研究時間和精力,項目只允許有一個負責人,不允許聯合申請。
3.關注非共識類的變革性項目
同行評議是科研項目評審和成果評估的一種有效方法,然而,這種評議方式的本質仍然是共識性的,與非共識類變革性項目的特點存在沖突。對于進一步改進同行評議機制,各國相關機構主要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行兩級評議制。即在同行專家評議的基礎上,再加一級咨詢委員會(或顧問理事會)評審,最終由決策層綜合兩級評審的意見作出選擇。如NIH、RCUK等機構都采用兩級評議制。二是實施計劃官員制度。聘請一些領域資深人士擔任計劃官員,提升項目管理效率。例如,NSF的早期研究類項目遴選一般不經過外部同行評議,而主要采用內部評審,由計劃官員決定。三是擴大同行專家領域。同行評議制度存在缺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適宜的評審專家(即小同行專家)不足。針對這類問題,NIH、RCUK、NSERC、DFG等機構不斷拓展評審專家庫,從各相關學科吸納科學和工程專家,提高評審專家與評審項目匹配度的同時減少非共識類項目的產生。
與我國科研項目資助現狀的比較
近年來,我國科技管理部門積極推動變革性項目的研發,在管理理念和組織實施上作了相應調整,逐步與國際接軌。但對照各國科研機構科研項目資助和管理的做法,在計劃設立的針對性、評議過程的系統性以及研究目標的清晰度等方面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1.計劃設立的針對性
國外對于變革性創新項目的資助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如NSF在SGER的基礎上,又設立了早期概念探索性研究項目(EAGER)、快速響應研究項目(RAPID)以及創新延續項目和績效追加項目,在指南中明確對高風險、高創新類項目的支持。我國雖然也對各類創新性項目高度重視并鼓勵資助,但基本上是在原有傳統計劃項目基礎上,適當擴展了少量、小額的早期研究計劃和青年學者研究計劃等資助方式。
對于變革性創新項目的資助和管理,最常見的是培養新人計劃,如國家及省市級博士后基金、青年科學基金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FSC)自2000年起,在面上項目中劃出大約4%—5%的經費專門支持風險性較高的小額探索項目。針對非共識類項目,NFSC在每年面上項目的指南中都有針對性的資助表述,但是對于變革性創新項目的支持缺少細分需求的針對性計劃,在實際項目評審過程中難以獲得有效支持。
2.評議過程的系統性
國外有關機構在提升評議過程的科學性、規范性上采取了“3+2”的系統化舉措。
“3”是指管理、評審、復議三個環節。設立獨立管理部門,如NSF專門設置了綜合活動局(OIA)、多學科活動局(OMA)、新興前沿研究科學處(EFD)。采取多種評審方式,通過書面評審、會議評審、實地考察、“思想實驗”等多種方式,確保評議質量。建立復議制度,基于兩級評議制的意見和結果都會反饋給申請人,申請人可以通過復議制度給予回應或解釋,從而獲得更多機會。
“2”是指評議指標體系、利益規避制度。引入評議指標體系,為專家評議提供詳細而標準的評議指南和有針對性的指標體系,進一步規范評議行為。NSF的價值評議系統已經成為國際上公認的遴選科學與工程學研究的黃金標準。強調利益沖突規避,在評議過程中的每個階段,檢查是否有利益沖突存在,并適當引入獨立機構。
我國科研項目評審基本上采取同行評議制度,對于非共識類項目的評議則進行非立項項目復議,還缺乏系統性的制度設計和具體資助模式安排。
3.研究目標的清晰度
國外各機構都十分注重科研目標的清晰程度,并針對各類創新性項目的特點在指南中納入一些明確要求。比如要求申請人對變革性創新項目的“創新點”進行充分表述,需要回答一些重點問題:“為什么該研究被看作是具有創新型和高風險?”“該工作對所涉及科學領域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為什么該類項目是對其資助的最佳途徑?”等,既有利于申請人充分審視自我、準確理解計劃意圖,又幫助評議專家更好做出初始判斷。有的機構還在指南里要求在遞交完整的申請書之前,先遞交一份簡短的項目意向書進行初審,不合格即淘汰。通過清晰的要求,著力提升項目申報效率。
我國有關基金和機構在對非共識類項目資助時,采取專家聯名提請復議的方式,要求評議專家填寫《非共識項目推薦表》,其中專家要回答“同行評議綜合意見和爭議的焦點是什么”“作為非共識項目推薦的理由(包括創新性、風險性、探索性)”。但從申請者角度來講,缺少對自己“非共識”研究項目的自我審視及變革性創新的實質判斷。
相關啟示與建議
為進一步降低變革性創新項目在同行評議中的“非共識”現象,鼓勵和寬容科技創新,強化對高創新性項目的支持,提出如下建議:
1.設立多元化的科研項目資助模式
國際上包括變革性創新計劃、早期研究創新計劃、交叉學科研究計劃以及青年學者研究計劃等多元化的資助和管理模式已取得積極成效。建議借鑒成熟做法,設立更加多元化的科研項目資助模式,鼓勵創新性研發,擴大對變革性創新項目的扶持力度和范圍,有效保護非共識類研究項目。重點支持重大創新性研究、學科交叉類研究及其早期研究,加大對青年科學家的資助力度。
2.提高現有指南編制的針對性
建議資助機構在支持創新性項目時,將更加明確的要求寫入指南,更有針對性地設計申請書欄目,突出課題特色。如可載明“支持高創新、高風險的變革性項目”“鼓勵創造新思想、新技術和新方法”。對于學科交叉項目可要求申請人填寫“如何運用多學科的知識或技術”“如何利用項目課題組成員的學科背景保證項目執行性”等;對于前沿變革項目可隱去申請者研究背景,重點要求申請者在“創新性方面”回答更多問題,比如詳細闡述“該課題為何具有高創新性和高風險特點”“該課題對學科領域可能產生的影響”等,以幫助申請者自我審視和評審專家有效判斷。
3.注重評議流程的精細程度
在評議專家方面,采取資助機構指定和申請人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確保與申請書學科領域最匹配的小同行進行評審。提交專家評閱的申請書為匿名形式,促使專家更加關注評審項目的思想與價值。在評議標準方面,建議借鑒MRC專家評議錨定法,有針對性地對不同類別項目設計適當的評議表,建立更合理的評審指標,增強“原創性”“創新性”和“研究內容和預期研究成果”等方面指標權重。在評議流程方面,可以引入二級評審制度,第一輪專家評審項目的科學性和社會價值,第二輪評審項目創新性,更好地甄別創新性項目。設立評審退回機制,避免專家評審學科領域不匹配的申請書,造成評審不公平。
4.優化完善計劃官員制度
加強對合適人員的篩選,在各類基金項目中起到管理者和聯絡人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導項目申請者,及時反饋評審結果,包括詳細的專家評審意見和該申請書在所有課題中的排名水平,幫助其提高完善;另一方面也加深對項目的了解,對專家評議發揮協調作用,使專家更加明確地了解項目的資助意圖和評審標準。在評審后對專家進行反評估,對專家的評分特點、尺度有充分認識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專家矯正其評分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