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自動化裝備,代表著未來智能裝備的發展方向。推進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發展,對于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帶動相關學科發展和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和工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30余年的發展,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基礎,在制造領域、應急救援、野外勘測、資源開發、國防軍工等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仍存在較大差距。一是產業基礎薄弱,關鍵零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二是公共服務平臺、標準、人才等產業體系尚待完善。三是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市場影響力弱,推廣應用難。四是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重復建設隱憂顯現。
《意見》提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意見》提出的主要任務包括:圍繞市場需求,突破核心技術;培育龍頭企業,形成產業集聚;突出區域特色,推進產業布局;推動應用示范,促進轉型升級;加強總體設計,完善標準體系;強化公共服務,創新服務模式;推進國際合作,提升行業水平。并提出了包括加強統籌協調、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強財稅政策支持、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保障措施。各地可按照《意見》要求,結合實際研究制定適合本地區工業機器人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行動計劃和配套政策措施,加強溝通協調,抓好措施落實,確保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