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近期,為緩解各地去煤之后的清潔能源缺口,監管層再度放行7個大型煤制氣項目,雖然其間伴隨著業界對西部煤化工水耗問題的爭議,但也看出監管層此舉是權衡利弊之后做出的推動新型煤化工行業發展的又一次實際行動,意在鼓勵實力企業投身傳統能源深加工利用領域,推進清潔型能源應用技術發展,以提速國內能源消費結構升級進程。不過,隨后媒體爆料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剝離除山西和內蒙古煤制氣項目之外的其他自營新能源項目,仿佛與政策層面的這一導向不符。
據了解,中海油此次欲剝離的新能源業務,主要是其此前最為看重并著力發展、初具規模的風電業務,以及相配套的電儲能項目。剝離原因除了媒體報道的長期虧損問題,以及由其連帶的領導升遷等問題外,也不乏中海油巨資吞下尼克森等大型海外項目后,須繼續下大力氣加以“消化”,并借勢加速發展主營的海上、海外油氣板塊業務,同時借助油氣管網優勢提速旗下運作多年卻發展不暢的煤層氣、煤制氣和頁巖氣業務。簡單思考,中海油如此取舍之間可實現有限資金的利用率最大,可謂在實現發展主業、“把錢用到刀刃上”的追求,這在企業的經營層面無可厚非。
不過,另結合各地不乏大型新能源項目建設進度慢、“雷聲大雨點小”,同時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問題的改善依舊緩慢等情況,也反映出新能源行業雖然經過近幾年的政策扶持,在裝機量和項目數量方面具備一定規模,但整個產業的產值效益甚微,尚游走在產業化、市場化之外。其中進入穩健發展軌道的企業、運作成功的項目更是鳳毛麟角。
在此背景下,中海油以及同類量級能源央企,具備著行業寡頭壟斷的眾多資源優勢,應該身先士卒,在新能源行業發展初級階段為綜合實力弱勢的中小型企業開疆拓土,通過項目實踐積累行業經驗。同時,央地各級政府在此過程中也應扮演積極角色,針對企業項目所遇問題及時協調,伸以政策、技術援手,配合高層“不以GDP論英雄”的論調,攜手企業摒棄眼前利益的條框約束,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另外,此前有業界人士質疑煤制氣、煤制油等煤化工產品發展的經濟性和環保減排貢獻,不如直接做好清潔燃煤工作來得直接,這在經濟學角度分析或是事實,甚至也是眼前現實。不過,以我國多年來環保領域暴露的眾多頑疾看,“監管”不如“現管”、“政策”趕不上“對策”是最終根源。而在霧霾嚴峻形勢下,能源清潔利用工作已不容“破解”,若不在深化初級能源產品深加工方面多下功夫,僅依靠人們自覺的清潔燃煤顯然過于理想化。
整體看,中海油甩掉包袱突出發展油氣主業,以及中石油遠赴美國取經頁巖氣、神華煤制油公司成功產出車用汽油,都是企業經營及未來定位的自主決策結果,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企業的中長期發展。若同時能照顧到對業界的多層面影響,多兼顧到社會責任的履行,將對自身品牌建設和行業影響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者陳哲 為安邦咨詢能源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