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3月4日晚,光伏電站開發龍頭之一航天機電公告,擬對旗下兩個電站項目增資2.72億元。這已是近一年來,航天機電第10次公告宣布投資及增資光伏電站項目,涉及總金額超過20億元。航天機電的系列舉動也讓其在國內光伏電站開發規模排名從2012年的第六位升至榜眼。
市場研究機構Solarbuzz最近發布的研報顯示,2013年國內前十大光伏電站EPC開發商手中擁有的光伏電站項目占據全部市場份額的45%。特變電工、中國電建、中利科技等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在白熱化的光伏電站開發競爭中屢建戰功。
盡管市場一片火熱,但市場分析人士提醒,在光伏行業尤其是終端發電利用環節未充分疏通的大背景下,眾多電站項目建成后運行業績仍受制約,直接影響電站運營商的投資回報。對于電站開發商來說,電站建成后能否找到愿意接盤的運營商,兌現投資收益并非易事。
市場集中度提升
Solarbuzz最新研報顯示,2013年,補貼政策出臺及行業回暖影響下,2013年國內光伏電站EPC項目承包商競爭異常激烈。開發商排名前三名全部被A股上市公司占據,分別為特變電工、航天機電和中國電建。其中前兩位的電站建設規模占據全部市場份額的15%,前十位開發商則囊括市場份額的45%。
航天機電在2013年光伏電站開發業務上頻頻發力,除3月4日公告擬增資旗下位于甘肅和寧夏的電站項目外,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粗略統計,過去近一年公司宣布投資及增資的光伏電站項目多達十余個,涉及投資資金逾10億元。事實上,不少A股公司去年也在集中發力光伏電站開發,其中就包括開發商排名“狀元”和“榜眼”的特變電工和中國電建。
隨著“疆電外送”輸電通道的投運,新疆地區光伏發電市場逐漸被激活,特變電工憑借本土地域優勢,電站開發規模從2012年的450兆瓦猛增至2013年的近1000兆瓦,被市場視作光伏發電市場一匹“黑馬”。憑借作為央企擁有雄厚資金實力,中國電建往往采取全額墊資的方式承攬項目,使得公司的份額急速擴張。
此外,部分從組件制造商轉型為電站開發商的公司去年也紛紛加碼電站開發。其中,中利科技2012年就憑借確立光伏電站快速開發并成功銷售的商業模式,成為為數不多的業績率先扭虧的光伏企業。海潤光伏2013年也多次發布電站投資公告,去年新開發電站總量在300兆瓦左右,而手中儲備電站量高達1639兆瓦。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一位專家對記者表示,在去年8月以前,由于光伏上網標桿電價不明確,大型電站項目開發商普遍處于觀望狀態,前期已取得地方政府“小路條”的項目紛紛放緩開發節奏。但去年8月發改委公布新的電價補貼標準后,開發商的熱情再度被激活,電站開發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
分布式電站開發升溫
從目前來看,電站開發商展開廝殺競爭的主要戰場集中于西部地區,特別是甘肅、寧夏等資源條件優越,并網相對容易的省區。中東部資源條件稍遜但適合建設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市場空間拓展則緩慢不少。根據相關部委發布的統計數據,2013年全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超過8000兆瓦,其中大型電站超過6000兆瓦,分布式光伏裝機則約2000兆瓦。
上述專家對此表示,盡管分布式光伏備受政策力推,但仍有一些技術性的政策障礙未完全疏通,這也使得其開發進度不盡如人意。但隨著西部大型地面電站資源開發殆盡,中東部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將被倒逼提速。“一方面,沒有雄厚資金實力為后盾的中小型開發商將不得不退出西部市場,轉戰中東部;另一方面,隨著政策措施的陸續完善,中東部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建設將提速”。
從目前光伏發電市場的格局,以及政策方最新提法看,該專家的觀點正得到驗證。國家能源局近期公布2014年光伏發電年度新增建設規模,全年14000兆瓦的新增裝機目標中,分布式電站的規模占到8000兆瓦。
事實上,國內一些光伏企業已開始從西部地區退出,悄然布局中東部地區,其中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展開競爭的主陣地集中于江浙一帶。其中,去年動作最大的當屬光伏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公司去年底宣布將合作開發蘇皖地區總規模達300兆瓦的分布式電站項目。市場預計,這一項目建成投運后將為公司貢獻約26億元收入。按照10%的凈利率測算,預計將貢獻2.6億元凈利潤。
此外,愛康科技、臥龍電氣等也在浙江省小試牛刀,開發數十兆瓦規模的分布式電站項目。易事特等部分傳統電源設備制造商已在分布式光伏設備領域開花結果。2012年易事特分布式發電產品銷售額增長381%;2013年上半年,公司分布式發電設備銷售額已占2012年全年銷售額的89%。
電站“轉讓難”隱憂漸顯
研究機構Solarzoom的統計數據顯示,到去年8月份,國內已披露達成意向、簽約以及正在開發建設的光伏項目達到13萬兆瓦,比國家新擬定的到2015年裝機達3.5萬兆瓦的“十二五”目標超出逾3倍之多,其中多數為大型地面電站項目。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期,光伏電站開發競爭白熱化狀態仍將持續維持高溫。
然而,熱潮之下汩汩暗流已開始涌動。
據了解,眾多企業熱衷開發電站的原動力在于“10%以上內部收益率”的誘惑,電站開發普遍被認為是目前光伏行業最賺錢的環節。但實現這一收益率的重要前提,在于開發商前期動輒墊資數十億元建成的電站最好在當年能成功實現轉讓。若找不到買家,開發商將不得不轉成運營商,前期投建電站所耗巨資的回報周期將被拉長,項目開發資金面臨長期風險。
事實上,電站開發“轉讓難”的隱憂已漸漸浮出水面。上述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最近4個月時間里,龍頭開發商航天機電就在產權交易所兩度掛牌打包轉讓旗下兩個光伏電站項目的股權,但截至今年2月底,仍未找到受讓方。這或許是值得業界警惕的信號。“電站開發實際上比拼的是現金流,各大公司前期建成的項目需要盡快脫手,才可確保在新拿到的項目上有足夠的前期墊資,這一賣一買的騰挪若出現長時間空當,將極大考驗開發商的資金承壓能力”,該分析師表示。
排名 簡稱 2013年業績 近三個月股價漲幅
1 特變電工 —— -16.39%
2 航天機電 盈利1.41億元,同比大增 -10.39%
3 中國電建 —— -17.82%
4 中利科技 盈利1.55億元,同比增30% -10.41%
5 海潤光伏 虧損1.31億元,同比減6395% 26.08%
□本報記者 郭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