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14年3月1日
2月2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起連續3年,省及貴陽市、貴安新區每年各安排不少于1億元資金,用于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及應用。
去年以來,大數據成為貴州全省上下熱議的話題。貴州,已悄然步入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產業是貴州發揮優勢、推動跨越的最佳選擇
2010年下半年,貴州省確立了“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主基調,提出要奮力走出一條追趕型、調整型、跨越式、可持續的發展路子。
圍繞這一主基調,貴州省持續大力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兩大主戰略,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到2013年,該省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0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注冊資本、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同時突破萬億元大關,全面小康實現程度73.2%。
但總體而言,加快發展仍是貴州的主要任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貴州還需要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省長陳敏爾多次表示,大數據產業發展及應用是該省發揮優勢、推動跨越的精準項目點,也是該省秉承生態文明理念、促進經濟提速轉型的最佳選擇。
對當前的貴州而言,發展大數據產業,也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從地質構造來看,貴州省位于華南板塊,地層發育齊全,巖漿活動微弱,薄皮構造典型,地殼相對穩定,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極低。據相關地質資料顯示:貴州是我國大陸地區僅有的20世紀以來沒有發生6級以上地震的兩個省份之一。
同時,貴州生態環境優越,是天然的“大空調”、“大氧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在14℃至18℃之間。中國電信貴州分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下,可有效減少機房降溫與除塵成本”。
作為我國“西電東送”工程南線的主要供電源頭之一,貴州省能源充足,水資源豐富,電力水火互濟,可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水、電保障。
依靠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貴州省及早謀劃,2012年以來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信息產業跨越發展的意見》、《“云計算”戰略規劃》等基礎性文件。
目前,貴州已經吸引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三大電信基礎運營商在該省建設數據中心或云計算中心,可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巨大存儲、計算分析、應用等服務。
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表示,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能源優勢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該公司選擇在貴州建設云計算信息產業園的重要原因。
據貴安新區負責人介紹,三大電信基礎運營商的數據中心建成后,將在貴陽周邊聚集20萬到30萬個機架、上百萬臺服務器,數據存儲規模將達到EB級別以上,有望成為國內最大的數據聚集地之一。
圍繞大數據產業發展,貴州省著力提升產業配套支撐能力,已有富士康(貴州)第四代產業園區落戶貴安新區。同時,該省在“三線”建設時期發展起來的軍工業,為其奠定了扎實的電子信息技術基礎。目前,貴州省以貴陽國家高新區為基礎,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
去年下半年以來,貴州方面加強與中關村的合作,搭建了多個引進中關村技術、人才、資本等大數據產業發展資源的有效機制。目前,借助中關村這一平臺,已有42家北京企業、高??蒲性核劫F陽投資或開展合作,投資額達174億元。此外,該省還成立科技聯盟,激發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
多種政策紅利的疊加,也為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氛圍。2012年以來,國家相繼頒布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批復同意了《黔中經濟區總體規劃》、《貴安新區總體方案》,多個部委也陸續出臺了多個支持貴州發展的差異化政策,“政策洼地”的效應已開始顯現。
具有貴州特色的大數據產業發展之路
“發展大數據產業將給貴州帶來大變化!”貴州省通信管理局局長李德明表示,該省在國家經濟資源版圖中,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不僅是該省宏觀經濟的助推器,使其資源優勢進一步凸顯,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還是微觀產業的孵化器,為某個行業乃至單個企業的發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務。
據李德明分析,隨著大數據產業的逐步發展,將為貴州帶來多方面的方向性示范效應。不僅可形成高新產業鏈,將資源優勢與高效、節能、綠色和高附加值的產業相結合,帶動貴州省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實現新的突破,還可以加強優勢互補,加速智慧貴州建設,滿足該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數據需求,并為貴州培養、引進信息技術人才創造了條件。
而作為貴州IT信息技術龍頭企業的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則早就嘗到了大數據應用帶來的甜頭。該公司依托大數據平臺建立的跨電話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大型語音社區平臺,可為用戶提供多種增值服務,進而取得收益。
據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國宏介紹,該公司目前已在國內20多個?。▍^、市)設立分支機構,并于2012年初成為貴州首家在創業板上市的高科技企業,截至去年12月,公司市值已超過52億元。
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建議,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應更加突出應用驅動,從大數據的應用和服務入手,通過示范工程的帶動作用,培育大數據應用服務市場,從而引進一些專業人才,促進大數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月25日,貴州省正式印發《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及應用若干政策的意見》、《大數據產業發展與應用規劃綱要(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等文件,明確了該省發展大數據產業的目標任務及具體舉措。
《規劃綱要》提出,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的重點任務是建設大數據基地和實施五大計劃。
據了解,貴州將以黔中經濟區核心區為主,規劃建設貴安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大數據基地、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大數據基地、黔南州超算中心等多個產業基地。
該省所要實施的五大計劃包括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產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引進和培養、產業配套升級、大企業培育和大項目帶動等。
此外,貴州還將重點推進信息基礎設施提速、產業鏈整合提升、數據資源集聚加速、重點領域應用示范、核心產業載體發展及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等工程。
在資金支持上,該省將按市場機制設立“貴州大數據產業投資基金”,并通過與天使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合作,加快構建多層次投資體系,加大數據產業及應用扶持力度,滿足大數據不同類別企業及其在不同階段發展需求。
據了解,“貴州大數據產業投資基金”首期資金募集規模約為15億元,由財政投入引導資金5億元,其余資金采取市場募集。
根據貴州省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該省大數據產業穩步快速發展,業務收入年增長超過25%,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
在區域布局上,省會貴陽及剛剛獲準設立的貴安新區將是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的主要陣地。
貴安新區將推動實現物聯網、云計算等管理平臺的統一,網絡、存儲、計算、系統等軟硬件資源平臺的統一和“一站辦理、一網連通、一號服務、一卡通行”等服務資源平臺的統一,引導大數據產業上下游優勢企業落戶基地聚集發展。根據規劃,到2017年,該區的電子信息產業園產值將達1300億元,信息產業企業達到500家,進而到2020年產值突破2000億元,信息企業總數超過1000家。
貴陽市則將充分利用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的創新理念和各類資源,依托貴陽市信息技術產業基礎,建設大數據特色產業基地,大力推進智慧城市、網絡金融、食品安全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帶動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
目前,貴陽已相繼出臺了6個配套文件,明確了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的總體思路,提出了打造千億級信息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
大數據改變時代
《經濟日報》,2014年3月1日
大數據是信息時代的一種現象,又稱巨量數據、海量數據、大資料,是指所涉及的數據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通過人工,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截取、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人類所能解讀的信息。具有數據量大、類型繁多、價值密度低和速度快時效高等四大特點。
IBM公司發布數據稱,截至2012年,全世界每天產生的數據達2.5艾字節。目前,大數據不僅在零售、通信、交通、醫療、氣象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社會建設方面的作為也同樣令人驚奇,智能電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環保、智慧城市等的蓬勃興起,也都與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的發展息息相關。
如今,越來越多的政府、企業已經意識到,數據正在成為組織最重要的資產,數據分析能力正在成為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我國及美國、歐盟都已將大數據產業發展納入國家或地區發展的重點。
(吳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