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佘惠敏
《經濟日報》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為82.5萬件,同比增長26.3%,已連續3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權發明專利20.8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14.4萬件,與去年持平。
從國際范圍看,今后一個時期,知識產權工作面臨形勢依然嚴峻,機遇與挑戰并存。從國內范圍看,加強知識產權工作已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一方面,知識產權工作面臨更高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政府要做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是中央對知識產權工作提出的新任務和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隨著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不斷深入,知識產權更加緊密地融入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知識產權工作的社會環境顯著改善,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
2013年,發明專利的相關數據體現了哪些特點?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又取得了哪些進展?
一是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提前完成“十二五”規劃設定目標。2011年,我國首次將專利統計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到2015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3.3件。截至2013年底,我國的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到4.02件,提前兩年完成設定目標。但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東西部差異依舊明顯。按分地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看(不含港澳臺),東部地區為7.7件,中部地區為1.8件,西部地區為1.6件,東北地區為2.8件。北京、上海、天津等8省市已經提前實現了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設定的3.3件目標,其中北京的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41.29件,上海為20.32件,遠高于其他地區。
二是發明專利受理量實現結構突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保持高速增長,全年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82.5萬件,同比增長26.3%,增速位居3種專利之首,占3種專利申請受理量的34.7%,五年來首次超過三分之一。其中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為70.5萬件,同比增長31.8%。顯示出我國專利申請結構進一步優化,專利申請質量逐步提升。
三是專利運用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年專利權質押金額達到2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0%。從2008年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以來,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累計達到638億元,年均增長112%,緩解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專利保險也取得新進展,2013年全國有530家企業對1855件專利投保,保障金額6438萬元。另外,2013年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共評選出中國專利金獎項目20項,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項目5項,中國專利優秀獎項目336項,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項目53項。獲獎的25項金獎項目自實施之日起至2012年底,新增銷售額1095億元,新增利潤371億元。
四是企業知識產權創造主體地位穩固。2013年,我國企業發明專利申請42.7萬件,占國內總量的60.6%;我國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授權7.9萬件,占國內總量的54.9%。我國專利制度在激勵研發人員創新熱情、促進經濟依靠創新驅動增長方面不斷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我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逐步建立。
五是部分技術領域專利布局任重道遠。2013年,我國發明專利擁有量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的21個占據優勢,但在光學、運輸、音像技術等領域與國外差距明顯。例如在光學領域,國外擁有的發明專利數量為國內的2.0倍,運輸、音像技術領域為1.8倍。從35個技術領域中維持10年以上的有效發明專利來看,國外在華專利擁有量是國內的4.4倍,電信領域甚至達到了10.8倍。因此,我國在部分技術領域的專利布局力度仍待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