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14年2月17日
①山東濱州經濟開發區的渤?;钊煞萦邢薰镜漠a品和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②山東青島三利集團自主研發的無負壓綠色供水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③山東無棣縣天順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實行全員質量管理,科技創新,市場占有份額逐年增加。
本報記者 李樹貴攝
核心語錄
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立足打造區域創新體系、推動優勢產業發展,攻克核心技術,提升創新水平,推動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實現由“山東制造”向“山東創造”、“山東設計”、“山東標準”轉變。
——摘自2013年《山東省經濟工作會議》
2013年,山東省把推動經濟持續發展,促進產業變革,加快經濟轉型,打造經濟升級版作為科技創新的首要任務,提高科技創新在轉方式、調結構、增創發展新優勢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吨袊鴧^域創新能力報告2013》顯示,山東區域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前6位,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步入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過渡的關鍵時期。
一、要素投入及主要科技產出指標
1、全社會研發經費
2012年,山東省全社會研發經費達到1020.3億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為2.04%,比上年度增長20.8%。
2、全社會研發全時人員數
2012年,山東全社會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為254013人年、每萬名就業人員中擁有研發人員比例為58人年。
3、專利授權量
2013年,山東省發明專利授權量達8913件,同比增長21.0%;發明專利申請量居全國第3位,較2012年上升一位;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89件,同比增長26.8%。
4、高技術產業增加值
2012年山東省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33661.13億元,同比增長20.48%,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29.11%,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7430.6億元。
在高端電子信息、新材料、半導體照明、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共建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0家,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42家,推動形成了4個過千億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主要指標
1、重大項目
圍繞橡膠新材料、硫化、節能新技術等環節,先后安排了27個重大科技專項項目,支持資金2.77億元,在全國45%的輪胎和35%的助劑生產中,實現了橡膠輪胎生產的節能減排和綠色制造。2013年,山東省共爭取國家各類科技項目2259項,獲國家資金支持28.16億元。
2、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截至2012年底,山東省擁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95家,新增17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5個,省重點實驗室215個。國家級科技合作基地20個。院士工作站256個,新建81個。擁有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45家,新認定10家。
啟動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建設。以海洋國家實驗室為中心,形成國家深潛基地、“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等重大海洋科學基礎設施集聚的新優勢。
3、開放合作與人才引進
截至2013年,山東省共創建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2家,培育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67家,累計引進高層次海外專家3100多人次來山東進行合作研究、聯合研發和成果轉化,取得了1335項高新技術成果,在花生育種、冶金新材料、海洋監測儀器等方面打破了技術壁壘。
不斷深化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合作,促成了一批重大合作項目。
4、政策保障
2012年,山東省出臺了《關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意見(試行)》,明確了科研人員在職務發明成果中的收益,提高了科技人員參與科技創業積極性;出臺了《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意見》,解除了科研人員在技術轉讓和產品推廣中的顧慮。政策的制定實施推動了山東省高校成果轉化率逐步提高,由此催生了一批高科技公司,促進了就業和經濟的發展。
三、重點領域成果與成效
1、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合作,推動了新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淄博市新材料類企業達417家,產值1755億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了5.8倍和14.5倍。濟寧市研發出10余種納米復合新材料,突破了石墨烯材料生產和應用中的核心技術。
2013年,浪潮集團研發的中國第一臺國產關鍵應用主機天梭K1正式上市,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最新關鍵應用主機核心技術的國家。中通新能源客車成功推出同軸并聯混合動力客車機電耦合驅動系統和整車產品,在新加坡、菲律賓和臺灣地區實現了批量運營。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國家驗收。煙臺綠葉公司搭建了人源化轉基因小鼠新藥篩選平臺,使我國成為繼美國、英國、日本、荷蘭之后第五個擁有該核心技術的國家。
目前,山東有省級以上高新區20家,其中國家高新區9家。在高端電子信息、新材料、半導體照明、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共建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10家,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42家,推動形成了4個過千億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2、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
通過18年的支持,全省穩定了一支高水平農業種業科技隊伍,吸引了一批國內外高端農業科技人才,建成了一批國內一流的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培植了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的農業科技型企業,推出一批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并迅速得到轉化。
育成設施蔬菜新品種50多個,部分品種的綜合性狀已超過進口品種。黃河三角洲現代循環農業國際創新園和以色列現代農業示范園先后落戶示范區。全省農村科技特派員已達14070人。
重點建成了省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11個優勢產業專業信息服務系統。
3、民生科技領域
2013年,山東省首次實施科技惠民計劃,重點在社會化管理、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節能減排和生態重建等社會影響度和群眾關注度高的問題方面,實施了40個成果先進、適用性強、惠民路徑科學可行的項目。
通過實施省自主創新專項、中歐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科研合作資金專項等,投入資金1.8億元左右,重點支持一批關鍵技術研發和示范工程項目。山東尤特爾生物建成了年產3萬噸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項目,發酵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用在紡織行業,比傳統水洗方式可降低成本50%,縮短時間1/3,且對環境無污染;用在造紙行業,每噸紙漿打漿節電40%,時間縮短50%,設備利用率可提高一倍。
4、技術市場合同交易額
2012年,全省登記技術合同11197項,成交金額147億元。2013年,全省登記技術合同14405項,成交金額188.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7%和28.3%。
5、每萬元GDP能耗
2012年,山東省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為0.82噸標準煤。 (以上數據由山東省科技廳提供)
本報記者 單保江 王金虎 整理 科技新聞部編輯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