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14年2月26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25日公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工業強基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工業基礎領域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先進基礎工藝得到廣泛應用,產業技術基礎支撐服務體系較為完善,基本實現關鍵材料、核心部件、整機、系統的協調發展,工業基礎能力躍上新臺階。
《意見》明確了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的發展重點,并提出了推進工業強基的6大任務:實施工業強基工程,持續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加強基礎領域研發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動產用互動,加快推廣應用;提高產品質量,強化品牌建設;深化軍民結合,促進軍民基礎產業互動發展;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集約集聚。
工信部規劃司司長肖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工業大而不強的特征十分突出,這與我國巨大的工業體量和規模極不協調,工業基礎能力薄弱是導致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而且越到基礎,與國外領先水平差距越大,難以支撐整個工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
據了解,部分關鍵基礎材料、零部件(元器件)不能自給,大量依賴進口,嚴重制約了整機、系統創新能力的提升,導致我國工業產品可靠性差、質量低劣、品牌難以創立或持久,被鎖定在中低端,直接影響我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比如,我國高檔工程機械中的液壓件和發動機基本依賴進口,兩項占整機成本比重高達30%至50%;數控機床配套的高檔數控系統,95%以上依賴進口。
2013年,工信部實施了“工業強基專項行動”,梳理了工業各領域“四基”存在的薄弱環節,促進“四基”產品與產業鏈整體提升,并圍繞重點行業,推進技術對接,組織開展院士專家行活動,搭建工業基礎協同創新信息交流平臺,促進技術創新成果加快轉化應用。
據肖華介紹,2014年,工信部將繼續開展工業強基專項行動,聯合中國工程院開展工業強基戰略研究,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組織啟動一批關鍵基礎材料和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示范應用,探索創建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完善產業技術基礎體系,解決原材料、裝備、電子領域的重大工程和重點裝備需求,逐步探索形成推動工業強基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