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報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中國光伏產業國際論壇(intersolarchina)了解到,收益率低、屋頂難找、融資困難、交易風險大、并網難、備案難,以及長期負荷穩定性難以保證等問題,制約著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的發展。
“分布式光伏發電執行起來困難的主要原因還在于收益率低。”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日前在該論壇上對記者說,針對上述問題,國家能源局正在開展調研,著手調整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支持政策。
業界反應強烈
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里,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光伏產業的政策,其中分布式發電被列為發展重點。
根據2013年7月15日發布的《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2014年我國要建設14吉瓦光伏電站,其中6吉瓦為光伏電站項目,剩余的8吉瓦則要通過分布式發電來實現。
但政策的出臺并未刺激分布式光伏行業的蓬勃發展。去年9月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項目開工。
“盡管國家、地方出臺了多個不同層面的利好政策,但是實際操作層面的政策仍然沒有出臺。”一位從事光伏電站EPC的人士告訴記者,針對個人投資光伏,光伏發電如何計算并不清楚。
“對于個人投資光伏來說,中國具備一定屋頂面積的人比例很低,除了大城市別墅有一定市場,在農村推廣光伏是滑稽可笑的。”上述人士表示,農村雖然屋頂相對穩定,但是用戶側電價及用戶側用電量跟城市別墅有絕對的差別。除非再有額外的補貼,比如光伏大棚,才能大面積推廣。
而在分布式光伏領域面臨的困難中,融資難是最為突出的問題。“國家開發銀行和地方政府提出共同打造一個融資平臺的目標短期內難以實現。”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會長李俊峰告訴記者,當前分布式光伏0.42元的補貼遠低于大型光伏電站1元的標桿電價,投資回報比較小,導致銀行和投資者認可度不高。
“分布式光伏的投資風險也是需要考慮的。”華電福新能源公司副總經理霍廣釗表示,特別是對于企業屋頂,要考慮今后生存能不能長久、能不能持續。他認為,目前分布式能源發展還需要探討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
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國際能源所所長王進表示,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在中國遇到的問題仍然比較多,一方面是由于剛起步;另一方面則在于政府正處于體制改革時期,實行簡政放權,光伏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地方政府部門,但地方政府仍需要研究和消化。
需要政策支持
從2011年開始,中國光伏裝機規模每年幾乎是以100%的速度在增長,僅2012年新增光伏裝機就達400萬千瓦,2013年中國光伏更是大踏步前進,開始走向健康發展之路。
2014年國家能源局將新增光伏發電備案總規模調高至14吉瓦,其中分布式發電8吉瓦。對于這個目標能否實現,業界表示擔憂。
大唐新能源股份公司副總經濟師劉維芳表示,今年8吉瓦的裝機目標恐怕難以完成,從第一季度來看,分布式光伏開發量非常低,目前大部分還在開發地面電站。
李俊峰坦言,去年有較多的分布式發電,但實際占比不到四分之一,今年要完成8吉瓦的目標還是比較困難。他認為,財政部的補貼政策并沒有真正鼓勵分布式發電。分布式發電不像光伏電站,它的投資回報是不確定的,電價透明度不夠,就沒辦法得到投資者的認可。
據了解,分布式光伏發電主要按照全部自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全部賣給電網公司三種模式來運營。王斯成表示,全部自用和賣給電網都很不劃算,目前在中國發展分布式光伏就只有“自發自用”一條路。他舉例說,假設建筑業主自己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9元/瓦的初投資,80%電量自發自用,那么低電價建筑的內部收益率幾乎都在10%以下,工業用戶也基本不賺錢,只有商業用戶是能贏利的。
為了保證今年分布式光伏發電目標的實現,國家能源局已制定了行動計劃,將密集到各地考察調研。針對分布式發電存在的問題,廣泛征求意見。
據王斯成透露,分布式光伏電價不會做出調整,但有可能允許部分分布式光伏電站接入統一公共配電網,享受1元的標桿電價。比如東部地區的分布式電價有望從0.82元/千瓦時,上調至地面電站標桿電價1元/千瓦時水平。
同時,國家能源局希望電力公司作為第三方監督開發商和建筑業主之間對合同能源管理的執行,或者由電網公司代收電費,解決收費難的問題,以降低交易風險。
在融資方面,目前廣東省正在進行地方政府光伏融資平臺試點,由國開行授信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擔保,直接發放貸款給中小企業。(記者 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