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五金產品的主要出口地歐盟、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受金融危機影響,需求市場仍舊處于逐步萎縮態勢,需求不振,從而減少了對國產產品的進口,對我國出口五金制品的影響較大。由此可以看出當前我國五金市場的整體經濟趨勢依舊處于低谷,因此,短期內的外貿消費市場不會看好。面對如此嚴峻的外貿形式,五金出口企業又該如何面對呢?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走訪了部分五金企業,大家紛紛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上半年外貿出口負增長已成定局
作為企業來講,對于嚴峻的市場形式,多數企業基本上還是采取謹慎保守的措施,雖然國家近日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穩定外需,但有些企業對于國家的政策還是采取比較保守的態度。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局聯合發布了進一步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其中將五金制品的出口退稅率進一步上調,這對于千萬家五金外貿企業來說,是一場晚來的及時雨。但是也有部分五金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出口退稅對于出口五金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有利的方面也有害的方面。他也同時表示,即使上調出口退稅對國產五金企業有實在的利益,但是僅憑政策上的措施根本無法扭轉五金行業在對外貿易方面的頹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外貿出口仍將地位運行。
由于發達國家頻繁的對我國出口五金產品反傾銷等貿易壁壘制裁,削弱了國產五金產品出口的成本優勢,2009年上半年,全國五金制品的出口總額同比一直是負增長,外貿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為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五金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我們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下,一定要積極的開拓新的市場,為外貿出口尋找出路。追逐新的消費群體,對產品進行推陳出新是扭轉外貿出口不利局面的有效措施,我們現在也正在努力的開辟新的市場,尋找和開發新的消費群體,為企業產品找到消化渠道,緩解嚴重的外貿出口壓力。
“考慮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進口價格實際貿易中下落更快,而出口價格下落則相對緩慢。由此,我國外貿的真實趨勢可能被掩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說,“我們測算了剔除價格因素后的實際進出口狀況。結果顯示,自2008年11月以來,中國出口已劇烈萎縮,并可能已在今年初出現了實際逆差。
還有部分五金企業表示,增強企業出口信心,推動貿易融資便利化,緩解企業融資難;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出口綜合競爭能力對于扭轉外貿不利局面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五金企業要積極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調整出口商品結構,重點促進優勢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努力保持我國五金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健康發展。釋放外貿出口的不利因素,扭轉仍然不容樂觀外貿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