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將在本世紀末到達瓶頸:技術的不斷發展有可能會給我們現在居住的星球帶來災難性的影響;但也有可能將人類從人為困境中解救出來。
未來的文化有可能是一個由被毀壞的生態系統和邪惡的機器構筑的“地獄”;也有可能是一個存在永恒生命和友好的星際文化的“伊甸園”。在美國國會圖書館舉辦的一個與人類文明的持久性有關的研討會上,美國多位知名學者和未來學家們對于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場景進行了大膽的預測和暢想。
氣候災難
毫無疑問,日益升高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對全球氣候構成了重大威脅。美國卡內基科學學會全球生態部門的肯·卡爾代拉表示,除非人類能夠想出辦法,大規模、大幅度削減碳足跡,否則,全球將持續變暖;極端天氣將更為頻繁,而且,很多物種以及人類群落也將從地球的版圖上消失。
人類可以與生物圈構建一種和諧、健康而穩定的關系嗎?
卡爾代拉回答道:“不能。”
卡爾代拉說,在原始社會,人類依靠狩獵和采集為生,因此他們很了解自己的需求,也會努力維系自己和親朋好友的關系。但是世易時移,現在人們生活在一個由自己制造的、完全由技術而非天性所支配的世界里,牽一發而動全身,小小的事件都會因為蝴蝶效應影響全球。
因此,如果我們不采取嚴厲的措施遏制全球變暖的勢頭,那么我們很難想象其會對人類文明產生何種影響。
仿生世界
生物學已經進入自己的“文藝復興”時代,從為人類基因組測序到研制出能夠挽救生命的藥物和療法,全球生物界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正如《紅樓夢》中所描述的那樣:“烈火烹油,鮮花著錦”。
我們所身處的世界已經見證了人工心臟、義肢以及人造器官的出現和興起,技術的迅猛發展,也讓我們對擁有一個健康且長壽的未來懷抱美好的期待。但隨著技術變得越來越大眾化,不懷好意之徒也會乘機興風作浪,利用技術來危害人類。
位于美國加州的搜尋外星文明研究所(SETI)的資深天文學家賽思·肖斯塔克說,個人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生物黑客行為。這類生物黑客行為包括改變某種病毒的基因組讓其成為致命的人類“殺手”;通過植入物將信息直接插入人腦中等等。
藍色大理石空間科學研究所的雅各布·哈克-米斯拉說,人類甚至有可能研發出一種“倫理植入物”,這種植入物能確保所有人對文明方面的問題持一致意見。
人工智能
科學家們對于人類是否能夠研制出智能機器人(也有科學家稱之為“會思考的機器人”)存在著巨大的分歧。那么,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超級電腦“哈爾”會成為現實嗎?
科幻作家金·斯坦利·魯濱遜認為,人類無法做到這一點。他解釋說:“我們從來沒法理解的一件事情就是人腦。”
魯濱遜說,科學家們只能通過測量血流情況和電生理學方法來直接研究人腦。不了解意識,人類如何能制造出一臺會思考的機器呢?
肖斯塔克卻并不這么認為。他說,人類不需要理解鳥類如何飛翔的細節就能研制出飛機;同理,為什么一定需要理解大腦才能研制出智能機器呢?他說:“一旦你擁有了能夠思考的機器,你就能要求這臺機器研制出下一臺機器。”
有些人的觀點則更極端。他們認為,智能機器可能會導致“奇點”。“奇點”是發明家和未來學家雷·庫日韋爾發明并普及開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計算機超越人腦能力的那個點。
庫日韋爾預測,這一時刻將出現在2045年。但魯濱遜和其他人都對此持懷疑態度。肖斯塔克說,不管怎樣,現在在座的很多人可以活到那個時候,成為歷史的見證者,看看結果如何。
太空物種
1969年,人類登陸月球。幾十年后,人類有可能登陸火星。而且,未來某一天,人類將像著名科幻電影《星際迷航》中的乘員那樣在星際漫游。
在這個研討會上,與會人士也對移民太陽系是否能使人類免遭地球毀滅的厄運進行了討論。
天文學家、作家和科學史學家斯蒂文·迪克表示:“太空探索的目的之一應該是讓我們中的某些人能夠離開地球,這樣,一旦地球發生任何意想不到的重大變故,人類不必要從頭開始。”
盡管將人類帶往太空的技術存在,人們仍然非常倚靠類似于地球這樣的環境才能很好地生活。魯濱遜說,前往太空并不能使人類免遭地球上的災難(有很多科學家支持這種觀點),但它有可能為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得以審視人類目前居住的這個星球多么脆弱。
外星人來電
幾乎沒有什么事情可以與在宇宙的其他地方發現生命對人類產生的影響相媲美。
人類首次做好了前往其他星球尋找生命的準備。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必將在類似于地球的星球上發現生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開普勒任務已經成功地找出了數百個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搜尋外星文明研究所(SETI)的科學家們也在監聽有可能表明這些地方存在技術文明的無線電信號。
有些人懷疑稱,如果那兒存在生命,人類應該早就發現了。但是,有眾多理由可以解釋外星生命的缺席:或許研發出殖民其他星球技術的文明已經徹底消失于浩淼的宇宙中;或許他們更聰明,不想讓人類發現他們的存在。
無論真相是什么,如果外星生命確實存在,對于人類文明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肖斯塔克說:“僅僅知道外星生命的確存在對哲學就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