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国产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欧美

ACS880-07C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4
工業智能邊緣計算2024年會
2023年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科學出版將迎來新一頁 “開放獲取”挑戰傳統模式
  • 點擊數:745     發布時間:2014-05-31 15:30:00
  • 分享到:
關鍵詞:

[導讀] 科學出版在歷經了350年的緩慢發展之后,目前已邁入以云計算和普遍分享為特征的快節奏互聯網王國。

                                                  科學出版將迎來“新的一頁”(一)

                                                                                          ——傳統出版模式遭遇“開放獲取”模式挑戰

                           

 

                                      

                                

 

       科學出版在歷經了350年的緩慢發展之后,目前已邁入以云計算和普遍分享為特征的快節奏互聯網王國。一些新型出版模式正在挑戰傳統出版模式,其典型代表就是由作者預先支付出版費的開放獲取模式(簡稱OA模式)。

      2013年2月,美國政府宣布由政府資助的研究論文應該在發表后12個月內讓公眾完全自由獲取;自2013年4月1日起,英國政府規定受其資助的科研成果應發布在符合“開放原則”的期刊等載體上;歐盟、澳大利亞等國也正在積極采取類似的行動。科學出版由此進入一個新時代,《自然》雜志稱之為“動蕩的時代”。

     自然出版集團和瑞士OA出版商尖端學科2013年2月27日建立戰略聯盟,共同推動全球公開科學運動,這成為科學出版巨頭應對開發能夠獲取潮流的新動向,《經濟學人》對此進行了深度報道;《自然》雜志網絡版推出了系列文章,也從諸多方面做了深入而詳盡的探討。

     《自然》雜志指出,科學自身正在發生急劇變化,科學成果的分享方式也必須與之協調發展;科學出版未來將會迎來“新的一頁”。

     本文從科技期刊的成本、出版界巨頭OA運動的最新動向,以及加快推動OA運動進程的政策建議三個角度,對此進行報道。

     兩個“冤家”的爭執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學家邁克爾·艾森是個直性子,他發怒時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他說:“出版研究成果需要多少成本?這是個十分荒謬的問題,更何況我們也為此支付了不少費用。”最嘲弄人的是,科學界免費提供了學術出版的主要部分——同行評審,但為了閱讀發表的論文,每年卻要向訂閱期刊出版商支付數十億美元。“這是一樁荒唐的交易。”

     在科學出版界艾森是一位響當當的角兒。2000年10月,他和生物醫學科學家哈羅德·瓦爾繆斯、帕克·布朗共同創立了目前最著名的OA期刊——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簡稱PloS),這種期刊由論文作者(或者其資助機構)付費,所有公眾可以免費獲取。2012年PloS共出版26000篇論文。艾森認為,科學家在OA期刊上發表文章能獲得更多的價值。另一種著名OA期刊PeerJ的發起人之一、物理學家皮特·賓菲爾德也說:“研究成果的出版成本遠遠低于人們的想象。”賓菲爾德曾是PLoS的出版商,2012年6月他和遺傳學家簡森·霍伊特共同創辦了PeerJ,該期刊的獨特之處就是研究人員只需一次付費,即可終身免費發表論文。

     訂閱期刊出版商堅持認為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他們認為自己的投入增加了論文的附加值,并對整個科學界做出了貢獻,但科學家對此并不領情。出版商們聲稱事實上其商業運作是富有效率的,如果轉變為OA出版,科學家選擇便宜期刊可以降低論文發表成本,但這將損害編輯質量等重要價值。

    這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OA運動興起以來,科學界和出版商之間的這種相互指責就一直持續不斷。但因科學出版業的財務狀況從總體上來看一直很神秘,因而任何一方觀點都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

    近年來,科技期刊價格的漲幅一直高于通脹率,但大學圖書館都與出版商們簽訂了非公開協議,它們實際支付的期刊訂購價格常常秘而不宣。因此,科技期刊的真實成本一直不被外界所知。

    在過去幾年中,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各國政府和研究資助機構逐漸認識到,由公共財政資助的研究論文應該讓所有人免費閱讀。在這種背景下,全球OA期刊數量穩步增加。截至2011年,完全OA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占全世界論文發表總數的11%。突然間,科學家能夠對不同的論文發表價格進行比較。例如,《細胞通訊》發表一篇論文收取5000美元,《PLoS- 綜合》只收取1350美元;而《PeerJ》僅一次性收取299美元,即可終身免費發表論文。總部位于美國華盛頓的學術出版與學術資源聯盟執行主任希瑟·約瑟夫說:“作者們第一次能夠對付費后所獲得的服務進行評估。”

    發表論文成本的變化,使所有相關人員都對科學出版商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質疑。研究人員和資助機構關心的問題是,其匱乏的研究經費究竟需要多少用于支付論文出版?未來的科學出版將采取何種模式?而出版商最關注的問題則是,現有商業出版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在未來的開放獲取世界里,出版標準極其嚴格、昂貴的期刊能否繼續生存和繁榮?

    揭開成本的神秘面紗

    美國加州伯林蓋姆市一家名為Outsell的咨詢公司指出,2011年科技期刊出版業的總收入為94億美元,共出版180萬篇英文論文,每篇論文的平均收入為5000美元。Outsell認為該行業的利潤率為20%到30%,因此出版商每出版1篇論文的平均成本約為3500到4000美元。

     與整個行業的平均收費水平相比,多數OA期刊出版商收費非常低,且不同OA期刊間的差別也相當大。例如,生物醫藥中心(BioMed Central)和PloS等大型OA期刊出版商,其旗下很多期刊每篇同行評審論文收費1350到2250美元(部分出版標準極嚴的期刊收費2700到2900美元)。2012年,芬蘭漢肯經濟學院經濟學家波-克瑞斯特爾和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心理學家戴維·所羅門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他們考察了1370種收費OA期刊2010年發表的100697篇論文(約占當年OA期刊發表論文總數的40%),結果發現每篇論文的收費介于8到3900美元之間,相比之下“復合型期刊”(即支付一定費用就可使論文能開放獲取的訂閱期刊)的收費標準較高。Outsell公司估計,2011年OA期刊出版商平均每篇論文收費660美元。

     這些費用看似非常透明,但這并不是OA期刊出版商唯一的賺錢之道。正如Outsell公司所指出,660美元的平均數并不代表發表每篇論文獲得的真實收入。OA期刊出版商還有其他收入來源:如論文折價出版或者豁免費、會員計劃的收入(除發表論文收費之外,某些OA期刊出版商采用會員制運作方式)等。此外,一些小型OA期刊出版商也能獲得部分資助(如大學或者社會機構幫助其支付服務器運轉費、計算機設備維護費和房租等),這也是很多OA期刊聲稱它們能提供免費服務的原因。如《波蘭古生物學報》是一種受人尊敬的古生物學OA期刊,其大部分費用就來自于政府為波蘭科學院古生物學研究所提供的資助,它免收10頁以下論文的出版費。OA期刊《eLife》則是由財大氣粗的英國惠康基金會、德國馬普學會和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共同資助。還有一些出版商,利用自己旗下的其他期刊實行交叉補貼,《PloS-綜合》總編達米安·帕丁森指出,該期刊就為《PLoS-生物學》和《PLoS-醫學》提供資助。

     大型OA期刊出版商PloS和BioMed Central都是盈利的,但都不愿意討論其實際出版成本;而一些新入行的OA期刊出版商則透露,就出版論文的實際成本而言,其真正的內部成本極低。OA學術出版協會董事長、位于埃及開羅的OA出版商辛迪維出版公司首席戰略官保羅·皮特斯指出,2011年該出版集團共出版22000篇論文,每篇論文的成本為290美元;布瑞恩·霍爾是位于倫敦的Ubiquity出版社創始人兼總裁,他指出每篇論文的平均出版成本為200英鎊(大約300美元);《PeerJ》創始人賓菲爾德指出每篇論文的出版成本為“小幾百美元”。

     訂閱期刊出版商的出版成本狀況同樣復雜。多數出版商的科技期刊收入來源繁多,如圖書館、廣告、商業訂購、作者付費、印刷訂單和本公司盈利狀況較佳的其他期刊提供的交叉補貼等。與OA期刊出版商相比,其出版成本更加不透明。很多出版商在接受采訪時拒絕透露其真實成本,僅根據少數出版商提供的數據來看,其成本變化范圍也非常大。如《美國科學院院刊》執行主任戴安娜·薩倫伯格認為,如果將該期刊辦成OA期刊,每篇論文需要收取3700美元;《自然》雜志主編菲利普·坎貝爾則估計,《自然》的內部成本為每篇論文2到3萬英鎊(約3到4萬美元)。很多出版商則表示,由于出版商需要參加很多其他活動,無法估算每篇論文的實際出版成本。如《科學》雜志就表示,該雜志參加美國科學促進會等機構的社會活動的費用都從訂閱費中列支,因而它無法對每篇論文的成本進行詳細分類。

     當科學家們探討某些出版商收費奇高的原因時,經常會歸咎于出版商的高利潤率,但這方面的可靠數據很難獲取。例如,過去美國威利出版社稱其利潤的40%來自于科學、技術和醫學(簡稱STM)出版部門的稅前收入,但其2013年賬目報告指出,STM出版部門將承擔部分“共享服務費用”(如發行費、技術服務費、建筑物租用費、電費等),因此以前所聲稱的利潤將降低一半。愛思維爾出版集團聲稱其利潤率為37%,但財務分析專家估計其STM出版部門的稅前利潤率高達40%到50%;《自然》雜志表示不會透露其利潤率的有關信息。OA期刊部門也能產生利潤,OA出版公司辛迪維的皮特斯指出,2012年論文出版提供了其利潤的50%。

     商業出版商普遍承認其利潤高于那些由學術機構負責運作的出版商。2008年劍橋經濟政策協會完成的一項研究估計,學會出版商的利潤率為20%,大學出版商為25%,商業出版商則高達35%。許多研究人員對這一發現十分惱火,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的學術交流顧問迪波拉·肖特利指出,令人惱火的并不是商業出版的利潤如此之大,而是這些錢都流進了股東口袋,而沒有再投資于科學或教育領域。

    但利潤率的不同只是造成每篇論文發表成本不同的部分原因。OA期刊出版商出版成本較低是因為它是新入行者,完全采用在線出版,因而毋須付諸印刷或建立網絡付費墻。一些新入行的小規模OA期刊出版商,能夠借助于最新技術采用新工作流程;而某些資深出版商則依然需要依靠陳舊的工作流程來安排同行評審、打字、文檔格式轉換和其他雜事。盡管如此,一些資深出版商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投資,它們最終應該能追趕上來。

    價格不菲的“職責”

    期刊出版商對于其高企的期刊價格提出了兩個解釋:一是它們投入了很多;二是其編輯標準越來越趨于嚴格,但這遭到了便宜出版模式擁躉們的猛烈抨擊。批評者認為,出版商在每篇論文上的投入越多,經同行審議后被期刊拒絕的論文也越多,因此其發表的每篇論文成本也就越高。

    出版商需要組織同行審議程序的相關事宜,主要包括尋找同行評審人選、對論文進行評估、核查作者手稿以防止剽竊行為等;出版商可能負責論文編輯工作,主要包括校勘、排版、增加圖表、將文檔轉換為XML等標準格式等;出版商可能還負責發行印刷本、組織網絡期刊。另有一些訂閱期刊擁有龐大的員工隊伍,包括全職編輯、設計人員和計算機專家等。但并不是每個出版商都包攬了上述林林總總的活動、都投入了同樣的精力或者高薪雇傭員工完成所有這些活動。例如,《PLoS-綜合》的多數編輯都是在職科學家,而且期刊也不提供文字編輯等職能。包括《自然》在內的另一些期刊,還為讀者提供額外的內容(如社論、評論性文章和新聞報道等)。NGP市場部主管戴維·霍爾說:“我們的編輯程序獲得了正反饋,因此根據我們的經驗,很多科學家確實能夠理解、欣賞編輯工作為其論文增加的附加價值”。

    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家威廉·提摩西·高爾斯2012年初發起了一場持續至今的抵制出版商愛斯唯爾運動。他認為,關鍵的問題是出版商們的額外努力,是否真正增加了論文的附加價值?如果論文發表成本是由作者支付,而不是現在的由訂閱者支付,僅僅靠科學家們對訂閱期刊的欣賞能夠使其支撐下去?高爾斯說:“如果從出版商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你可能會感到十分受傷害,因為你會感到科學家們不能欣賞你投入的很多工作。但真正的問題是,是否需要那些工作?更談不上為那些工作增加論文的附加值。”

     數學、高能物理和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很多科學家并不認為出版商能夠為其論文增加附加價值。無論是否經過同行評審程序,他們更愿意將論文上傳到arXiv之類的服務器,以供人們從這些學科知識庫中免費獲取。以arXiv為例,其每年運行費用約為80萬美元,相當于每篇論文的發表成本僅為10美元。法國數學家今年1月提議,計劃創立“Episciences”期刊,研究人員將組織他們自己的團體進行同行審議,并計劃也將研究成果存儲于arXiv,這樣就能以極小的成本實現論文的公開獲取。

     這些方案適合于那些具有共享論文預印本文化的學術團體,以及理論研究等領域,在作者將論文提交給出版商之前,同行評審就非常有效。但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不接受這種方案,如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分子生物學領域,科學家們就不愿意發布其論文預印本,主要擔心其他人會搶先發表。他們更加重視正規的(以期刊為基礎的)同行評審。

     學術出版與學術資源聯盟執行主任約瑟夫說:“我們從開放獲取運動中學到的就是:任何一種模式都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研究領域。”

     拒絕的價值

     期刊拒絕的論文數量吞噬了期刊成本。《PLoS-綜合》每篇發表論文收費1350美元,其發表論文占其投稿總量的70%;復合型期刊《物理評論快報》每篇發表論文收費2700美元,其發表論文數量占投稿總數量的35%;2011年《自然》發表論文數量僅占其投稿總數量的8%。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科技大學經濟學家約翰·霍頓指出,期刊價格和出版標準嚴格程度之間的關聯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科技期刊還有出版論文之外的其他職責。在同行評審階段基于科學性之外的理由(如論文的重要性等)拒絕論文,藉此可以引導各種論文在其最適合的期刊上發表,出版商通過篩選論文和提供榮譽標向來引導讀者的注意力。對研究人員來說,這樣的引導作用是必要的,因為他們需要艱辛地從每年出版的數百萬篇論文中確認究竟哪些是值得深入研讀的,出版商們辯稱期刊成本包括了這種服務職責。

     從原則上講,一種期刊的聲望和影響力越大,其價格越貴、標準越嚴格。美國華盛頓大學生物學家杰文斯·懷斯特指出,然而在OA期刊界,更高的收費并非一定能夠贏得最大的(基于引用的)影響力。懷斯特今年初推出了一種免費工具,能夠幫助研究人員評估OA期刊的成本效益。

     艾森認為,研究成果在發表之前被篩選到不同品牌的期刊,這不是一種特色而是一種缺陷——這是印刷時代遺留的浪費資源的殘留習俗。他提出,論文的下載次數、引用次數等互聯網指標能夠在發表之后對其進行篩選,這些指標將重點集中于論文本身,而不是集中于陳舊保守的期刊上。

     霍頓指出,這些爭論提醒我們認識到,科學出版商、研究人員、圖書館和研究資助機構等都共存于一個復雜而又相互依存的系統。霍頓和劍橋經濟政策協會的研究結果都指出,即使每篇論文的出版成本保持不變,將整個出版體制轉變為OA模式也是值得的。一個簡單的理由就是:研究人員獲取或者閱讀的論文再也不會被存放在網絡付費墻之后,因而能節省大量時間。

     通向開放獲取之路

     然而,完全實現向開放獲取的轉變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這是因為,目前依然存在各種經濟刺激因素,誘使科學家向各種享有盛譽的訂閱期刊提交論文。在大學更多的是由圖書館支付期刊訂閱費用,只有少數科學家能直接知曉訂閱期刊究竟有多么昂貴,從他們的角度看來出版實際上是免費的。

      當然,OA運動在倫理方面的爭論對很多研究人員的影響很大,因為該運動的支持者強烈提出,由公共經費資助的研究成果應該讓每個人都能完全免費獲取。

      美國密執安大學經濟學家馬克斯·麥凱比認為,OA運動取得進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大學圖書館有限的預算已將其折騰得精疲力盡。隨著大學圖書館不再有更多經費訂閱科技期刊,對新入行期刊來說,采用OA模式就成為其躋身于這個市場的唯一選擇。研究資助機構制定新規強制性要求研究人員立即實現開放獲取,將有助于加速OA期刊的發展進程。

     即便彼時,科學出版業的財務狀況依然不會很清晰透明。在未來,如果更多的出版標準和編輯流程更嚴格的期刊選擇OA出版模式,目前較低的論文發表費用可能會增加。一些出版商警告說,如果整個科學出版界轉變為OA模式,出版成本也將會增加,因為期刊出版商需要從預付款中索得其全部收入,而不是其他各種來源(如次級權利,secondary rights.)。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的戴維斯·克羅蒂說:“我一直從事醫藥期刊出版工作,這類期刊的次級權利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不大,少的只有1%,最多只能達到三分之一。”

    一些出版商可能會設法將其拳頭產品固定在高價位,或者仿效PloS的成功典范;大型OA出版商的回旋余地會更大一些,他們可能會在旗下各種期刊間實行交叉補貼,即以價廉、產量高的期刊之盈利,補貼享有盛譽、出版標準嚴格的高價期刊。相比之下,那些僅出版少數中等價位期刊、且論文數量較少的出版商,如果不能盡快地削減成本,在OA模式之下可能會陷于困境。德國斯普林格科學出版集團執行副總裁維姆·范·德·斯特爾特說:“總之,價格的確定取決于市場愿意支付的程度。”

     從理論上講,一個開放獲取的市場,能夠鼓勵作者們權衡自己的辛勤付出究竟獲得了哪些價值,這是促進出版成本降低的重要因素。但是,資助機構、圖書館的某些作為將使這種情況未必一定會發生。為了簡化賬目和維持學術自由的選擇權,一些資助機構和大學圖書館主動支付OA出版費用,而不是由科學家自己支付。學術出版與學術資源聯盟執行主任約瑟夫指出,一些機構圖書館已經加入了出版商的會員計劃,這種計劃允許圖書館為其研究人員購買一定數量的免費論文或者折扣論文。她擔憂這種行為會降低論文作者們的成本意識,而這種意識是促進出版成本降低的動因。

     很多人認為科學出版最終會不可避免地轉變為OA模式,然而這種轉變將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英國,部分資助經費可以被用于支付OA模式的費用,但大學圖書館依然需要訂閱各類科技期刊。與此同時,一些科學家正在敦促其同事將發表在訂閱期刊上的全部手稿存放在在線知識庫中。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認知科學家、資深OA活動家史蒂文·哈納德指出,目前,60%以上的期刊允許作者將那些經過同行評審并接受發表的論文內容,進行自存儲。其他多數人要求作者在自存儲其論文之前,擁有一段等待時間(如12個月)。然而,除非大學予以提醒或者資助機構強制性要求,絕大多數作者并沒有自存儲其論文手稿。

     這種情況表明,研究人員和研究機構的真正需求,是驅動完全OA運動加速發展的基礎性力量。艾森指出,雖然PloS已經演義了一個成功故事,但它不能以所希望的方式促使出版業的變化。他說:“我不認為出版商會放棄其利益,但最令我感到沮喪的是,科學界的領袖們并不認為OA模式是一種完美可行的科學出版方式。”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 一本三道a无线码一区v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成人a视频| 欧美日一级片 | 一级特黄牲大片免费视频 | 国内精品99 | 午夜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 日韩性色 | 天天综合天天看夜夜添狠狠玩 |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特黄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不射网 | 福利视频美女国产精品 |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国产高清免费不卡观看 |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 |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 |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 | 久久成年视频 | 成年人在线视频网站 | 特黄特级a级黄毛片免费观看多人 | gogo999亚洲肉体艺术大胆 | 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 韩国免费毛片 |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 日韩a级毛片免费视频 | 久久老司机波多野结衣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精选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 男操美女 | 日韩专区亚洲综合久久 | 久草在线国产视频 | 久久91亚洲精品久久91综合 | jyzzjyzzjyzz日本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