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目標的形勢依然嚴峻。兩個相關部委負責人表示,關鍵還是要優化產能結構,遏制“兩高”行業過快增長,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未來要加快形成激勵與約束并重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國務院5月26日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根據《方案》,今明兩年,我國將努力實現單位GDP能耗、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兩年分別下降4%、3.5%以上。
在同日舉行的全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表示,當前,我國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目標的形勢依然嚴峻,既要依靠多管齊下,更要依靠改革創新,激發節能減排降碳的內生動力。
節能減排形勢嚴峻
“十一五”以來,我國節能減排確定為約束性目標。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能耗強度上升、污染排放增加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但進入“十二五”以來,我國節能減排形勢依舊十分嚴峻。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中期評估報告顯示,最近3年來,全國能耗強度累計下降9.03%,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累計下降2%,分別只完成5年任務的54.3%和20%,與60%的進度要求差距不小。
“資源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緊的約束、最矮的短板,是繞不過去的坎。”徐紹史說,只有直面不足和問題,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堅持目標不降低、信心不動搖、力度不減弱,才有可能完成“十二五”的節能減排降碳目標任務。
加快推動結構調整
為確保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降碳目標,《方案》提出,我國必須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根據測算,要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降碳目標,產業結構優化的貢獻率要達到一半左右。
要優化產業結構,就要嚴格遏制“兩高”行業過快增長,同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方案》明確,我國將在提前一年完成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基礎上,2015年底前再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億噸、平板玻璃2000萬重量箱。
此外,還要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加快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增加天然氣供應,因地制宜發展風能、生物質能、低溫能、地熱能。
改革激發減排動力
徐紹史表示,改革是發展的最大動力,實現節能減排降碳目標,必須有改革創新精神、開拓思路,對癥下藥。“有關部門要對現有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進行梳理總結,該堅持的要強化,不健全的要完善,不適應的要取消,還沒有的要加快建立,形成激勵與約束并重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另據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介紹,環境保護部已經會同有關部門完成了2013年全國總量減排情況考核工作。
“今明兩年,我們將持續強化監管和考核,各省級環保部門要結合本行政區2013年減排考核的結果和年度減排任務完成情況,沒有完成的地區和企業按照規定予以處罰并向社會公布,6月前將減排考核的情況和處理結果上報環境保護部。”周生賢說。
徐紹史表示,下一步,還將按照《方案》要求,積極推行市場化節能減排機制,強化政策激勵。同時,發揮好財稅政策“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發揮好金融政策舒筋活血作用,新一代證券、債券、保險都要擴大對綠色發展的支持,加快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