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5050萬噸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2014年水泥(熟料及磨機)淘汰落后產能目標為5050萬噸,這與日前《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目標相比,超出850萬噸。淘汰力度再次加大,說明目前淘汰落后產能仍是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重要手段之一。
回顧發展和變化,水泥行業經歷了從滿足需求到產能過剩的快速發展階段,如今新型干法窯也面臨被淘汰的處境。隨著近幾年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較好完成,預計達到今年增量后的任務目標并不困難
淘汰總量 逐年減少
“《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水泥淘汰指標為4200萬噸,工信部提到5050萬噸,表明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仍要加速。”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孔祥忠告訴記者,“盡管指標增加了850萬噸,但完成難度應該不大。目前很多小企業都已處于半停產狀態,等國家發放淘汰落后補助。”
作為產能過剩行業,水泥行業年年登榜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淘汰落后名單。“早在2003年,我國水泥行業就出現產能過剩的苗頭。當時,立窯等落后產能產量占總產量的78%,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占22%。因此,當時的主要任務是淘汰落后的立窯產能。”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總共淘汰落后水泥產能3.3億噸。“2011年水泥淘汰落后產能指標達到15327萬噸的高峰,力度非常大。這主要是為了上年投產和2011年陸續投產的大型新型干法生產線產能的釋放提供一定市場空間。”孔祥忠表示。自此淘汰落后的指標便逐年降低,2013年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為水泥(熟料及磨機)7345萬噸,今年降至5050萬噸,淘汰數量在減少。
水泥淘汰落后產能總量的逐年降低,主要得益于行業近幾年控制新增產能投產、大力推進兼并重組等舉措的落實。
目前水泥行業新增產能實現零增長,有效緩解了產能過剩帶來的市場壓力。而行業內兼并重組不僅優化了產業結構,整合了市場份額,在以市場為導向作用帶領下,更加迅速遏制了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勢頭,促進了水泥行業的健康發展。
淘汰落后 市場倒逼
“雖然目前水泥行業新增產能得到了一定控制,為市場騰出份額,但淘汰落后產能仍然十分必要。”孔祥忠說,淘汰落后產能是中國水泥行業結構調整中的重要內容,是加速提高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改善環境保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的需要;對提升水泥行業勞動生產率有好處;也是水泥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最終還是市場發展的需要。
水泥行業是資源和能源消耗型產業,較為適宜大規模生產,大企業更能較好地去主導市場,為行業帶來效益。孔祥忠認為,在中國經濟發展現階段,資源、能源、環境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淘汰落后產能是解決瓶頸的辦法之一。對于地方政府,淘汰落后產能可以騰出新的環境負荷指標,用于新產業的發展。
以京津冀地區為例,從水泥生產線數量和生產工藝技術統計來看,日產2000噸熟料規模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占全部生產線的91%;日產4000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熟料產量只占總產能的56.26%,其他落后生產工藝生產線還有相當比重。對此,孔祥忠認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規模偏小加上落后生產工藝的存在,勢必造成整體能效水平低,環境污染較重。
“淘汰落后水泥產能,關停污染超標的企業是減少行業污染總量效果最明顯的措施。政府要堅定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的決心,妥善解決轉產關閉企業的后顧之憂。大企業要帶頭將集團內的規模小、勞動生產率低的企業逐步關閉,為淘汰落后做出榜樣。”孔祥忠說。
淘汰落后水泥產能不僅僅指立窯,部分小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也需要淘汰。在部分經濟發達地區,一些日產1000噸、20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企業還會自行停產淘汰。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決定因素是市場競爭力,在區域整合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小水泥企業存在的價值將大大降低。由此業內普遍認為,政府的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只是推手,加速了小水泥企業淘汰的過程,而優勝劣汰的真正力量是來自市場的競爭。
政策引導 合力推進
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完成起來并不是沒有阻力。“市場淘汰是無情的,小水泥企業多為改制后的私人財產,關閉后會有一定經濟損失,需要有人來補償。好在政府對落后產能的淘汰是漸進的,是有財政補償的;企業家也逐漸明白,落后產能被淘汰是必然的,早淘汰不一定是壞事。”孔祥忠認為,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已聚集了政府政策引導、企業主配合支持、大企業的市場推進這三方面合力,阻力日趨緩減。
政策引導始終未停步。為了推進水泥行業加速淘汰落后產能,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質檢總局聯合出臺了《關于運用價格手段促進水泥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有關事項的通知》,決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對淘汰類水泥企業實行更加嚴格的差別電價政策。
通知規定,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明確淘汰的利用水泥立窯、干法中空窯(生產高鋁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等特種水泥除外)、立波爾窯、濕法窯生產熟料的企業,其用電價格在現行目錄銷售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加價0.40元。各地可在上述規定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實施范圍,提高加價標準。
此外,通知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水泥生產線生產許可證管理,凡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水泥生產線,一律不予以換(發)生產許可證。
中國水泥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實施的差別電價實際影響的主要是立窯落后熟料生產線。從水泥生產許可證的統計獲悉,差別化電價涉及的淘汰落后熟料產能約9300萬噸。據數字水泥網調研了解,云南、湖南、廣東、新疆、貴州尚有較多落后熟料產能,但實際的產能發揮各有不同,平均發揮率在50%左右,大約涉及4500萬噸熟料產量。
政策導向雖然明確,但政策執行不到位的現象仍有發生。記者了解到,在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曾出現同一個落后產能項目接連被淘汰幾次的現象。“由于水泥項目投資不大,投資者有1億元的自有資金就可以建設。相對于鋼鐵、化工等行業,水泥行業見效比較快,這樣的項目地方政府自然關注。”專家說。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已聯合多個部委啟動淘汰落后產能年度核查。主要考核各地2013年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介紹,此次核查將重點嚴查長年違規企業,對2010年以來列入淘汰落后產能公告,但未徹底拆除落后設備或生產線的企業實行掛牌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