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是利用要素組織生產以滿足需求的載體,由于要素比較優勢變化和需求升級,需要產業結構做出相應的調整。構筑新的經濟增長平臺需要培育新的產業集群和企業盈利模式,即需要實現主導產業集群的升級、傳統產業組織結構的優化、產業區域布局的調整和產業技術的創新。當前我國正處于增長階段轉換的關鍵期,產業結構內部發生了一些具有長期趨勢性的跡象和苗頭,這些新趨勢和新特點,值得引起我們關注。
其一,行業銷售利潤率的分化與趨勢。銷售利潤率從流量角度反映了行業的盈利能力和生產經營的可持續性。從趨勢上看,可分為3類:第一類近年銷售利潤率大幅下滑,主要是重化工行業,包括煤炭、鐵礦石等行業。第二類銷售利潤率基本穩定,主要是傳統優勢產業,包括紡織、服裝、家具、家電等行業。這些行業的需求歷史峰值在上世紀90年代已出現,后經兼并重組、設備升級等調整,行業集中度適中,利潤率長期保持穩定。第三類銷售利潤率有上升趨勢或保持較高水平,主要是高端制造業,包括醫藥、儀器儀表、運輸設備、專用設備等行業。這些行業的未來需求空間較大,技術含量較高,進口替代或增加出口能力較強。這些行業有可能成長為新的主導產業集群。
其二,行業資產負債率的分化與趨勢。資產負債率從存量角度反映了行業生產經營的可持續性。總體看,近年重化工業資產負債率較高,且明顯上升;傳統優勢產業資產負債率適中,且基本穩定;高端制造業資產負債率較低,且有下降趨勢或保持較低水平。
其三,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分化與趨勢。投資表明行業的產能擴張或收縮,主要受利潤前景驅使,并受資產負債情況約束。近年重化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低,且明顯下滑;傳統優勢制造行業、傳統居民服務業和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適中,且較為穩定;高端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社會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高,且保持較快水平。
以上研究發現,我國產業結構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產業結構調整要針對這些新趨勢和新特點,進行分類施策,明確我國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
第一,近期各類行業在利潤、利潤率、產能投資等方面出現明顯分化,國際經驗表明,這種分化反映了我國產業結構演變的長期趨勢,是追趕型經濟體在增長階段轉換期的共同特征。
第二,增長階段轉換在產業層面表現為產業結構調整,即以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主導產業集群對以重化工業為代表的傳統產業集群進行替代,以及傳統產業集群的組織結構優化、區域布局調整和技術裝備升級。
第三,產業結構調整對不同類型行業應分類施策。對以重化工業為代表的傳統產業集群,政策的重點應放在化解產能過剩、鼓勵優勢企業兼并重組以及促進產能向中西部和東南亞等轉移,具體的措施包括嚴控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嚴格環境能耗標準、放寬非公有制企業參股控股和資產收購、鼓勵企業設備升級等;對以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主導產業集群,政策的重點可放在鼓勵競爭、放開管制、減少行政干預、激勵創新和促進設備投資升級,具體的措施包括大力實施加速折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發展互聯網金融、允許民間資金設立中小銀行、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
第四,明確我國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未來我國在國際上具備競爭力的主要是中高端制造業集群,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主要是服務于中高端制造業升級。因此,要明確未來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戰略競爭對手和合作伙伴,在開展自由貿易區談判、引進外資等方面對此必須有清醒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