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十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閉幕。從5月13日至18日,北京科博會吸引了海內外政府部門、科技和金融界等眾多行業熱切關注,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20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炫出最時新、前沿又“接地氣”的科技成果。如全球首款云圖像識別冰箱、“防窺顯示”ATM機、頭盔式3D表情捕捉系統、遠程腦控機器人……這些產品集中展現了科技與社會深度融合的最新進展,為觀眾描繪了科技改善民生、科技引領消費的未來圖景。
8個主題展館人氣爆棚,五天接待觀眾23萬多人次;12場項目推介交易活動氣氛熱烈,吸引了國內外近5000位客商踴躍參與;7場論壇受到業界熱捧,256位來自國際組織、政府部門權威人士、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登臺演講,聽眾5800多人次。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科博會期間,共簽署科技合作、技術交易、產業化項目135個,合作協議總金額880.93億元人民幣。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簽約金額685.6億元,占總簽約額的77.8%。
一年一度的北京科博會,猶如一場科技盛宴,為觀眾打開一扇窗,去感受前沿科技,體驗“最未來”的生活。在本屆科博會現場,一批我國自主研發的重大、核心關鍵技術和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集中展出,顯示了中國科技創新最“高、精、尖”的成果。
中國華能天津IGCC示范電站,國產自主安全中文化BIOS的自主可控計算機整機,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第六代3000米半潛式深水鉆井平臺,亞洲首艘新一代12纜物探船,全球首艘集鉆井、水上工程、勘探功能于一體的3000米深海勘查船,中船重工集團“蛟龍”號、海上公務船、無人水下航行器、新建極地考察破冰船、“微型”南極泰山站等一批展品前,人流不息。
更振奮人心的是眾多“世界第一”、“中國第一”科技新產品新技術的集中亮相。長虹集團展出的中國首款三網融合智能電視、全球首款人體狀態感知空調、全球首款云圖像識別冰箱、世界上唯一360自由度水下機器人、全球首款耳聾基因檢測芯片、世界首款提供多種醫療測試的智能手機——云狐健康管理智能手機、世界上第一款無需標靶即可工作的手持三維掃描儀、中國首個分散式示范風電場、國內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體三維數字化測量系統、中國首個全動景旅游目的地大數據展播平臺、國內唯一數字化空間智能檢測系統……這眾多的“第一”、“唯一”,更充分體現了中國“智”造的新高度。
科技進步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本屆科博會上展出的新技術,匯集實用性科技,彰顯了綠色、低碳、環保特色。
展會現場,當下流行的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引來不少參觀者體驗。運動手環、運動腕表、可穿戴心電馬甲、可穿戴式血壓計、可穿戴心率計等高科技、智能化健康監測產品,都是此次展出的亮點。這些可穿戴醫療設備不僅能對使用者的健康狀況進行全天監控,還有數據分析和危險預警功能,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霧霾天的頻繁出現,讓全社會高度關切空氣質量問題。一款大小與手機相仿的裝置——“霾表”,引來不少參觀者體驗。這個設備可實現4秒鐘響應、實時監測PM2.5和PM10。完全改變了以往霧霾監測設備體積龐大、造價昂貴,耗時長的弱點,更精確地判斷霧霾情況。
城市垃圾處理能否做到無公害?今年科博會上,觀眾見到了能將城市生活垃圾變成“油、氣、炭”的新工藝。這種新型熱解工藝是對原料進行破碎、篩分,再加工成顆粒狀,進行烘干,然后通過進料系統布入旋轉床內,經過預熱區、反應區,最終生成熱解氣和固體物。熱解氣再經加工處理后得到液體和氣體產品,即人造石油、人造天然氣,剩下的固體產物冷卻后便轉化為人造煤炭,真正實現了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
展覽會上,科技就在眼前,科技隨處可見。3D技術異常火爆,各有特長的機器人最為搶眼,智能鋼琴、智能黑板、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公交電子站牌等智能新產品新技術隨處可見。在科博會現場,每走幾步就會有吸引人的有趣項目,觀眾也在一次次的體驗中,實實在在感受科技的無窮魅力。
循環經濟、智慧城市、信息技術應用……這一個個聽著離我們生活似乎遙遠的詞匯,在科博會上演變成了新能源電動汽車、手機操控機器人、智能停車等實實在在的物件,可以觸碰,可以感受。
對觀眾來說,科博會的魅力之一是它的“保姆式”創新。科博會上五彩繽紛的創新成果與百姓衣食住行用有關,已經、正在或即將走進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感受著科技進步、自主創新帶來的便捷。科技的滲透,讓城市和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也因為此,科技的生長動力永遠不會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