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貴陽峰會暨“京筑創新驅動區域合作”年會上,北京、貴陽雙方圍繞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合作進行了一系列研討,并簽署了多個科技合作協議。
“這標志著北京與貴陽的合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陳剛在會上表示。
去年9月,貴陽與北京中關村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貴陽合作建設“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并現場簽訂了總投資達465億元的106個項目,拉開了京筑兩地創新驅動區域合作的序幕。截至3月底,雙方簽署的一系列項目已有91.5%動工。
依托首都科技平臺貴陽合作站、北京技術市場貴陽服務平臺,貴陽、北京兩地在科技領域的合作持續深入。自去年9月以來,貴陽市在北京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整合科技資源,形成本地企業對外進行科技合作的統一服務平臺,共收集100多個本地高新技術企業技術難題,與北京市科委共同舉辦技術項目對接會3次,促成本地企業對外技術合作項目27項。
據貴陽市科技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雙方在生物醫藥領域合作已全面推進,聯合推動的貴陽山區生態農業科技園建設也已取得了實質進展。
京筑兩地的深層次合作,為貴陽市打造發展升級版帶來了新機遇。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貴陽總體上已經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新階段。
但總體而言,貴陽的產業層次還不高,科技基礎設施薄弱,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創新驅動發展有待提升。
借助于北京的合作,貴陽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貴陽市產業布局規劃(2013-2020年)》提出,以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為統領,加快形成生態從嚴保護、空間合理布局、資源高效利用、區域錯位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格局,把貴陽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與自主創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典范。
據此,貴陽市還確立了“一城、兩帶、六核”的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空間布局和產業發展規劃,將全市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全部納入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的框架,重點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貴陽市還出臺多個支持措施,不斷優化服務、金融、財稅、土地、人才等“軟環境”,以促進京筑兩地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創新完善兩地多領域合作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推動資源整合優化配置,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今年1月,貴陽市還聯合13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發起成立了貴陽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新聯盟,以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
貴州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則為京筑合作,特別是發揮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的作用,搭建了新平臺。下一步貴陽市將依托現有信息技術產業基礎,建設大數據特色產業基地,大力推進智慧城市、網絡金融、食品安全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帶動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