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報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一屆三次成員大會日前在京召開。會上,廣州工業機器人制造和應用產業聯盟、北京中航誠達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航天精密機電研究所等34家單位加入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至此,產業聯盟成員單位由原來的104家增至138家。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會、標準工作會議、產業鏈合作會議同期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表示,面對我國機器人高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為促進我國機器人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促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王瑞祥指出,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成立一年以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產業發展現狀研究、統計信息、產需對接、標準化、國際合作、舉辦國際機器人展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其中,聯盟承擔的國家“機器人發展戰略及技術路線圖”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統計信息制度的建立填補了國內空白,在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有序開展了產需對接活動、編制完成了聯盟機器人標準制修訂管理辦法,一年一度的國際機器人展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據悉,今年4月,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正式加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成為我國在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中惟一的正式行業組織會員,先后與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機器人行業組織簽訂了合作協議。
“這些工作的開展既為政府主管部門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聯盟成員之間及與用戶企業之間溝通信息、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王瑞祥表示。
重點推進產需對接工作
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機器人產業的支撐,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同樣需要業界同仁的齊心協力。王瑞祥表示,希望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繼續發揚好的傳統,堅持以行業為根,以服務為本,秉承聯盟宗旨和職責,把聯盟打造成機器人產業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協同共進、互利共贏合作新模式,建設成為促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服務平臺和產業組織。
王瑞祥指出,聯盟首先要認真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規劃要求,努力做好產業的信息統計與發布、標準制修訂、行業管理與自律、科技創新與交流、產品品牌建設、產品與應用展覽展示、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服務工作。
其次,要及時了解、研究和反映產業發展中的問題與企業訴求,向政府部門提出政策建議。同時,要著手研究“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從產業布局、結構優化、科技創新、自主品牌建設、基礎配套體系及現代制造業服務業發展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與舉措。聯盟各成員單位也要增強大局意識和整體觀念,恪守聯盟章程,支持聯盟工作,積極發揮作用,齊心協力推動聯盟和產業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表示,下一步,產業聯盟將發揮聯盟優勢,重點推進產需對接工作;發揮政府部門的參謀和幫手作用,為行業發展爭取政策支持;繼續完善統計制度,形成權威發布中國機器人產業統計數據制度;繼續推進標準相關工作,完善機器人產業標準體系;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擴大產業聯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