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匯能網
CN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6月13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
習近平在講話中明確表示,著力發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同時以綠色低碳為方向,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他還進一步提出,在采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
這意味著,在過去很長時間里中國最依賴的能源產品煤炭,正在成為計劃替代掉的類型。煤炭在一些地方被稱為黑金 ,它支撐了中國的GDP,催生了一個特色階層煤老板 ,但同時也讓很多地方的環境變得更糟糕,空氣中經常霧霾彌漫。一家來自荷蘭的跨國公司老板說,每當冬季來到北京時,他也會想吐痰。他很討厭這種陋習,一臉的尷尬和痛苦。他抱怨說,這是霧霾經過他的鼻腔時引起的不良反應,怎么辦? 中國在2013年生產了37億噸的煤炭,消費掉了36.1億噸,這是美國的三倍。不過,中國煤炭消費的變化似乎也在2013年到來了。當年,中國煤炭生產增幅只有5000萬噸,而之前每年煤炭產量的增加都在2億噸以上。煤炭企業的利潤也開始下降,全年全國大中型煤炭企業的利潤同比下降將近40%,很多煤老板開始轉型,投地產不行就再轉投電視劇,弄得一線電視劇演員身價奇高無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說,2013年全國煤炭市場是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態勢,預計2014年這種情況也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新一屆政府在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決心和力度,正在加速煤炭行業的轉變。2014年,由于政府采取了更為嚴厲的能源指標分配制度,很多重工業云集的省份,GDP開始急轉直下,其中最嚴重的是山西、黑龍江等地。它們前5個月的GDP增速,都只有年初預定目標的一半左右。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說,這是整個國家都正在轉型的標志。經濟結構、能源結構、政府態度、市場形勢,都在轉型。
核電、天然氣、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正在崛起,盡管很多居民還不習慣使用這些能源形式。他們抱怨說,價格貴、不穩定、不安全。姜克雋說,價格貴是沒有辦法的,中國應該做好這個準備,這是必須付出的環保代價。
按照《中國能源中長期(2030、2050)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核電總裝機規模將達到7000萬千瓦。到2050年,核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4億千瓦,核電成為電力工業的主流之一。什么樣的主流?就是,核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重為24%,核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16%。而風電、光伏等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則要占一次能源總量的25%左右。
煤炭行業將不得不告別擴張,轉向收縮,同時需要變得更加清潔。這個行業在經歷過2007年—2011年的一波兼并重組之后,基本上已經淪為央企和地方國企的陣地。這是一個龐大的利益群體,也是中國能源供給革命首先需要突破的隘口。
煤炭行業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姜克雋前段時間參加了一個煤炭行業峰會,他在這個峰會上說,這個行業的拐點來了,企業必須要做出改變。他預測,2015年—2016年將是中國煤炭消費的頂峰,以后就會往下走。在2015年—2020年的五年間,煤炭行業要自己把產量從38億噸降到30億噸。這樣才不會痛苦。
那個峰會上,很多煤炭企業的人對他的發言都有意見。姜克雋說,他們知道煤炭消費的拐點很快就會來臨,但他們想的還是怎么把產能做大,他們以為只有做大了才能掙錢。一個龐大的煤炭產量,是這個行業強大的標志。但其實我是為他們好,今后政府會陸續出臺政策,來限制煤炭行業的粗放發展。到那時候,一切就都晚了。
那些讓煤老板感到痛苦的政策,很可能會給另外一些投資者帶來機會。比如核電、風電以及光伏等。過去幾年間,風電和光伏成為冒險家的投資天堂,但由于政策障礙,無法將投資轉換為收益:由于電網輸配和電價的限制,很多風電和光電企業根本沒辦法把發出來的電賣出去。這一點飽受詬病,但卻一直躑躅不前。
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表示,推動能源供給革命,要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對于電網和儲蓄電站等基礎設施而言,這將是一次巨大的投資機會。
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說,要推動能源體制革命,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轉變政府對能源的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體系。他提出,抓緊制定電力體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啟動能源領域法律法規立改廢工作。
這將會是一場無比龐大的能源系統改造工程,它需要無數次復雜和精準的手術才能逐步完成。好在,正在轉型的經濟結構為這場革命提供了良機。
姜克雋說,很多地方經濟結構的轉型已經開始了,煤價在不斷下跌,重工業集中的地方遇到了經濟大幅下滑的難題,環保和節能的高壓一直不減,你沒看見嗎?轉型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