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求是》雜志
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脊梁,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的風險和機遇前所未有,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已進入關鍵階段。
一、深刻認識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當今世界經濟與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這輪國際金融危機將世界經濟帶入一個新階段,全球產業結構正在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將重塑世界經濟格局。在此背景下,我國經濟進入了中高速增長的轉型發展時期,面臨著與以往不同的內外部環境。
全球需求結構變化對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造成較大沖擊。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處于深度調整期,復蘇存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新的增長動力源尚不明朗,大國貨幣政策、貿易投資格局、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方向都存在不確定性,短期內難現強勁復蘇勢頭,這對出口導向特征明顯的裝備制造業將形成較大的結構性制約。同時,國際市場需求下滑甚至萎縮的風險加大,使得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強化,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增多、范圍擴大、程度加深,2013年我國遭受貿易救濟調查89起,涉案金額36億美元,并成為美國337調查最大受害國之一。未來我國與發達國家的經濟貿易摩擦很有可能更為激烈,對我國裝備產品出口將造成不利的影響。
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和新興經濟體加速崛起給我國裝備制造業帶來雙重擠壓。國際金融危機使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和“制造業回歸”戰略,力圖搶占高端制造市場并不斷擴大競爭優勢。美國先后制定了“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和“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并設立了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數字制造和設計創新中心等先進制造技術研發創新中心。德國政府推出了“‘工業4.0’戰略”,歐盟國家提出的“再制造化”目標是將工業占GDP的比重從現在的15.1%到2020年提升至20%。同時,新興經濟體依靠資源、勞動力等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加工制造業,以更低的勞動力成本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與我國形成了同質競爭。在這種局面下,有的跨國資本直接到新興國家投資設廠,有的則考慮將中國工廠遷至其他新興國家。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著發達國家“高端回流”和發展中國家“中低端分流”的雙重擠壓。
國內經濟轉型發展對我國裝備制造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壓力加大。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階段,國民經濟潛在增長率趨于下降。裝備制造業每年25%超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一些行業生產已接近或達到歷史峰值,過度依賴投資拉動和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隨著人口紅利減少和土地、物流成本快速增長以及人民幣持續升值,裝備制造業原有的傳統優勢正在減弱。資源、能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目前我國耕地占用已達到紅線,石油、鐵礦石等重要戰略資源對外依存度超過50%,一些地區環境承載能力接近極限。同時,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和發展低碳經濟對新興工業化國家經濟發展也帶來挑戰,我國裝備制造業必須加快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