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在為剛剛上映的《變形金剛4》中的精彩畫面而贊嘆不已?你是否還覺得那些“武力超強”的機器人和我們遙不可及?
事實上,在全球制造業領域,一個有關于機器人的大時代正在悄然臨近……這里的機器人雖然不能說話,不能保衛地球,但是她們卻可以幫助企業實現高效而安全的生產運轉,是產業升級的必須手段之一。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化制造技術與移動互聯網之間創新融合步伐的不斷加快,發達國家紛紛作出戰略部署,搶占機器人產業制高點。
美國2011年就開始推行“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其中明確要求,通過發展工業機器人重振美國制造業,并憑借信息網絡技術的優勢,投資28億美元開發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新一代智能機器人。機器人技術相對發達的日本在其機器人技術長期發展戰略中,將機器人產業作為“新產業發展戰略”中7大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僅在類人機器人領域,就計劃10年共投資3.5億美元。韓國則制定了“智能機器人基本計劃”,2012年10月發布了“機器人未來戰略展望2022”,將政策焦點放在了擴大韓國機器人產業并支持國內機器人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等方面。在2014年舉辦的自動化與機電一體化國際貿易博覽會上,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數字和電信政策專員內莉•克勒斯宣布,歐盟將啟動“火花”計劃:到2020年,將投入28億歐元用于研發民用機器人。
眾所周知,機器人可以節約成本、改善工作條件、提高產品質量、降低資源浪費。目前全球機器人年均工業產值為220億歐元,預計到2020年可達500億歐元至620億歐元之間。歐洲機器人協會秘書長尤維•赫斯博士認為,“這是最為保守的預測,我相信機器人工業產值將會超出我們的想象,因為機器人是未來工業和服務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全球制造業對于機器人市場的布局顯而易見,而作為全球制造業的中心——中國,也正在孕育著一場機器人的“革命”。
根據國際機器人技術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去年采購了36560臺工業機器人,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36560臺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呢?這相當于全球去年每5臺工業機器人就有一臺被中國買下,這一采購量同比增長了近60%。而日本去年采購了26015臺,美國居第三,采購23679臺。國際機器人技術聯合會的報告稱,中國擴大工業機器人采購量,是因為制造商受到工資成本上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轉而尋求用新技術提高生產率。中國無疑已經成為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
這吸引了一大批全球著名的機器人制造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開拓,除了素有機器人四大家族之稱的瑞士ABB、德國KUKA、日本FANUC和日本安川電機之外,三菱電機、史陶比爾、柯馬、愛普生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也是動作頻頻,中國市場成為了全球機器人廠商“必爭之地”。
當然,我們還應該看到的是,近年來中國本土機器人品牌也在快速發展。根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布的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企業在我國銷售的工業機器人總量超過9500臺,按可比口徑計算,銷量較上年增長65.5%。雖然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9500臺的銷量僅僅相當于中國市場總銷量的不到30%,換句話說,也就是中國市場中有超過70%的機器人是進口產品。
就在2014年6月9日舉行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出發表講話。講話中提出,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
習近平表示,“機器人革命”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他說道:“機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國家紛紛加緊布局,搶占技術和市場制高點。看到這里,我就在想,我國將成為機器人的最大市場,但我們的技術和制造能力能不能應對這場競爭?我們不僅要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這樣的新技術新領域還很多,我們要審時度勢、全盤考慮、抓緊謀劃、扎實推進。”
他的擔憂值得每一個機器人領域的人們認真思考,機器人大時代的到來已經勢不可擋,我們的制造業,我們的企業做好準備了嗎?
本土機器人廠商的路還很長,尤其是在減速機、電機以及控制器等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幾乎被國外壟斷的情況下,應該靜下心來功攻克關鍵部件,而不應該被繁華的市場表象沖昏頭腦。除了積極研發,提高技術水平外,中國機器人廠商還應注重產業鏈的充實與規范,在主流的工業機器人領域,配套產業及設備的集群效應才是機器人制造的關鍵。只有具備完善的產業鏈條,盈利空間才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