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總部位于德國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新近發布一項數據顯示,2013年共有3.7萬臺工業機器人在中國市場上銷售,是2012年的近3倍,并認為中國不僅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也是成長最快的市場。
記者在廣東采訪時也發現,這個用工大省、尤其珠三角地區正悄然迎來“機器換人”的時代。但同時也有擔心,機器人會否擠壓就業機會?企業和受訪專家大多認為,“機器換人”不等于“機器吃人”,將有助提升勞動力市場整體素質。盡管如此,機器人短期內對勞動力市場造成的沖擊在所難免。
“機器人”已在珠三角大顯身手
在珠海格力電器的注塑廠房內,塑料原材料經過各個機器的自動化操作,變為一個個成型的空調零部件,一只只機械手將成品放在傳送帶上輸送到打包區,搬運機器人在廠房內穿梭運送各種貨物,而員工只是站在生產線的終端打包成品的部件。
該廠廠長成海良說,這個作業區已實現機器和人分離,“去年以來,通過對機器人的使用和自動化的改造,廠房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人員從最初300多人減少到100多人,而生產效率卻提升了20%。”
以格力為代表的中國制造業正經歷一場緩慢卻深刻的變革——大量使用工業機器人。其中,以汽車業、電子制造加工業和金屬加工業最為突出,并逐步向家具業、食品包裝業、塑料等化工產品制造等多行業擴展。應用領域有焊接、裝配、搬運、切割、噴漆、碼垛、研磨、拋光和上下料等作業。
最近,廣東省工業機器人產業聯盟對廣東機械裝備、汽車、電子信息、石油化工、造船、輕工紡織等行業應用工業機器人的情況進行了調研,發現許多企業對機器人需求愿望強烈。在廣州,政府已經提出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制造業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在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由政府組織的抽樣調查顯示,近5年來該市共有66%的企業投入資金開展了“機器換人”工作,92%的企業表示未來兩年將繼續加大投入或準備開展相關工作。
“機器換人”不等于“機器吃人”
長期跟蹤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吳新宇說,工業機器人可以將人從一些簡單重復的工序中解放出來,特別是能減少工人接觸有害和危險環境。
顯然,使用工業機器人有諸多益處。不過,在中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情下,工廠大量使用工業機器人會否擠壓就業機會?在格力電器工作了三年的李毅給出了部分答案。
此前兩年,他的工作是從傳送帶上搬下已經打包好的空調內外機成品。在去年格力引入碼垛機器人后,他并沒有失業,而是從搬運工變為了機器人操作工,僅在必要的時候進行適當人工干預。以前需要兩個人操作的工作,現在只需他一個人。
為了適應新崗位,李毅經過了再次培訓后持證上崗。而且由于掌握了新的操作技能,他享受到了公司的特種崗位操作補貼,收入增加。像李毅這樣的工人在格力并不是個案。今年上半年,經過再培訓的自動化設備操作工共有372人。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說:“使用自動化之后,格力最大的改變是人員素質的提升。一些普通的操作工人,由于要學習使用機器,也提升了技能水平。通過人到機器的轉換,現在人均產值已經達到了160萬元左右,這有利于提升員工待遇。”
吳新宇認為,引入工業機器人將對勞動力結構產生影響。制造業企業中的一線低技能工人,甚至是部分熟練工將被工業機器人替代,而調試、維護和控制工業機器人的技術性崗位將會相對增加。
“生產線上引入工業機器人確實替代了人力勞動,但是不能靜態地將此歸納為‘機器吃人’。從歷史角度看,更多、更具效率的機器的使用,不僅極大地釋放了生產力,而且增加了生產的迂回性,衍生出了數目眾多的新產業,相應的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吳新宇說。
機器人對勞動力市場短期沖擊需提前應對
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力說,機器人促進“人口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但其間免不了造成制造業一些工人失業,這些工人短期內若無法勝任機器人工程師等增加的崗位,最終可能成為智能化革命的犧牲者。
“勞動力市場格局優化需要長時間的發酵,未來機器人迅速發展對勞動力市場引起的‘陣痛’需要政府主導來提前防范應對。一方面勞動保障部門要將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教育部門也要強化‘校企合作’等機制,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利用。”他說。
廣東省自動化學會理事長劉奕華認為,我國制造業現在不僅缺乏操作機器人的工人,更重要的是缺乏能為工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的高端人才。目前大專院校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上比較欠缺,需要加大力度解決。
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次英表示,我國產業發展的一個難題就在于如何提高勞動力的附加值。因此,可從具體的項目入手,讓政府、學校、企業聯手,理順勞動者的再教育和人才輸送機制,讓勞動力市場的供需更加“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