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生物谷
2014年4月29日,2013年全球儀器公司C&EN排名新鮮出爐,2013年大公司持續走強,在分析和實驗室儀器市場上仍舊占據主導地位。
LifeTech因被賽默飛收購,從去年排名第4的榜單中消失;2013年排位變化中,羅氏從2012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13年第6位,賽多利斯首次入該榜(第23位)。
其余排名依次為:丹納赫第1位(去年第1),賽默飛第2位(去年第2),安捷倫第3位(去年第3),Waters第4位(去年第5),島津第5位(去年第6),羅氏第6位(去年第11),布魯克第7位(去年第7),PerkinElmer第8位(去年第8),梅特勒托利多第9位(去年第9),卡爾蔡司第10位(去年第10),伯樂第11位(去年第13),日立高新第12位(去年第12),艾本德第13位(去年第15),尼康第14位(去年第17),日本電子第15位(去年第16),默克密理博第16位(去年第18),Spectris第17位(去年第19),FEI第18位(去年第14),奧林巴斯第19位(去年第20),Illumina第20位(去年第21),XylemAnalytics第21位(去年第22),帝肯Tecan第22位(去年第23),賽多利斯第23位(去年未進),堀場第24位(去年第24),Qiagen第25位(去年第25),如下圖所示:
Note:結果以日立年為準,除非有另外聲明。一些數字被用2013年相關的平均交換率轉換。a.財年結束于2013年10月31日;b.結果僅是在該分支領域內的儀器銷售額;c.財年結束于2013年9月30日;d.公司估計財年結束于2014年3月31日;e.財年結束于2013年3月31日
強者恒強,產業整合正在創建頭重腳輕的陣容
領先的儀器公司相信更大更強。通過并購和內部增長的組合戰略,領先的分析和實驗室儀器公司已經發展成數十億(billions)美元的龐然大物,產業整合正在創建頭重腳輕的陣容。
規模可以向速度和靈活性發出挑戰。關于他們的實施能力,主要的儀器供應商都很樂觀,尤其是當儀器市場看似有所改善時。與此同時,規模較小的公司,正在權重股的影子中努力生長,也許只能成為被收購的目標。
今年在C&EN年度儀器公司排名的前25強中,2013年儀器銷售收入在1.62億美元至63億美元之間。由于在2011年以68億美元并購貝克曼.庫爾特,丹納赫在2013年鞏固了其頭把交椅的位置。丹納赫的銷售數字不包括輻射計急性護理業務,這在傳統實驗室儀器競技場之外。
2013年和2012年前10名排行榜中,最顯著的變化是沒有了LifeTechnologies(生命科技公司)的身影,在2012年LifeTech排名第4,這是因為賽默飛在2014年初收購了LifeTech.
雖然LifeTech.的銷售額未被統計在賽默飛2013年的報表中,賽默飛仍舊在榜單中雄踞第二位。而新進入前10位榜單的是Roche Diagnostics(羅氏診斷),在該公司重組改變了其銷售報表后,羅氏診斷上升到第6位。
即使回顧5年來的報表,前10位公司的構成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變化的僅僅是他們的規模。在這段時間里,丹納赫通過并購快速增長,比如2010年收購ABSCIEX后從第9位躍升到第1位。雖然賽默飛仍舊停留在第2位,但通過在2011年收購戴安和Phadia(瑞典Phadia公司),賽默飛的規模卻已近翻了一倍。通過2010年受過瓦里安、2012年收購Dako,安捷倫科技已經增長了75%,仍舊保持在第3位。
在2008至2013年間,前10名公司的總銷售額增長了65%,前25名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了約40%。因此,2013年前25名公司的總銷售的78%,是由前10名公司貢獻的;而2008年這個數字是66%。2013年,前4名的公司——丹納赫、賽默飛、安捷倫、沃特世——合并的收入占據了前25位公司的一半;而在2008年,這個數字是37%。
根據高盛負責儀器工業的股票分析師IsaacRo.的說法,盡管濃度在增長/集中,生命科學和診斷工具行業仍舊支離破碎,尤其是同無線和航空公司所處行業相比,因此可能將進一步受益于整合;不過并購不是增長唯一的途徑。
“有別于那些成熟的產業,整合是一種恢復定價權和利潤的工具,是一種提供充足創新和擴張可尋址市場(address able market)的工具,來支持持續的定價權。”Ro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告訴客戶。
例如,他認為賽默飛是一個“被低估的創新者”。雖然在同行相比中,這家公司的R&D研發支出占銷售額的百分比趨向了低點,但賽默飛的R&D預算顯著高于大多數同行。“鑒于該公司現在的增長規模,通過美元基礎上的向外投資型競爭,以及在有選擇的市場上用創新驅動的有機增長,我們看到賽默飛有持續的增長機會。”他說。
合并后的R&D預算超過了每年7億美元,“創新對我們顯然是重要的,”賽默飛色譜質譜部總裁DanShine說,合并LifeTech.公司“真正完美地遵循了我們的增長戰略,”他還說,“合并增加了我們以前不曾有的能力,特別是在基因組學和下一代測序領域。”
LifeTech.在賽默飛新的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單元占大部分,今天該單元的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26%。賽默飛的其它部分是分析儀器,占18%;專業診斷,占19%;實驗室產品和服務,占37%。值得關注的是,收購擴張了賽默飛的消耗品和服務部,以至于今天接近75%的收入來源于這些經常性的收入流。
儀器制造者在2013年再次投資來增長其業務,a包括了LifeTech.;b是生命科學和診斷業務;c排除了電子測量業務;d為科學和測量儀器業務。
設備和消耗品銷售之間的適當平衡,可以幫助公司渡過行業慢速增長的天氣,比如儀器產業在2013年經歷的。根據戰略方向國際(SDI)洛杉磯的市場研究公司的調查,2013年整個市場僅增長了2.0%,低于開始3.6%的預期。整體上,該市場規模為460億美元。
“普遍的經濟低迷和破壞性的預算編制”是設備采購不確定性的罪魁禍首,SDI表示。
制藥和生物技術領域是儀器購買最大的終端市場
根據安捷倫對儀器市場的年度評估分析,制藥和生物技術領域是儀器購買最大的終端市場,大概為110億美元,它一直在以每年4-6%的速度增長。供應商們說,大型制藥公司的R&D預算在近年來已經被限制,但規模較小的生物技術和CRO公司的增長彌補了這些。
據安捷倫報告,學術和政府研究市場是第二大市場,約為100億美元,保持每年3-5%的增長。近年來,美國和歐洲學術研究人員的購買已被政府撥款設定了上限。但在2013年年底出現改善的跡象,美國NIH的預算額提高,歐洲的政府出資的R&D也增長了。
更具挑戰性的是工業與應用市場,其中包括化學品和能源。即便如此,幾大積極的領域脫穎而出。用于評估食品安全的儀器組成了一個40億美元的市場,并保持每年5-7%的增長。環境測試的市場約為50億美元,每年增長4%。在發展中國家,食品安全、環境測試、衛生保健(healthcare)是特別強的增長領域。
2013年,日本經濟在政府的刺激方案驅動下慢慢復蘇了。不僅在國內的銷售走強,而且日元的貶值幫助日本企業在海外銷售。2013年,日本公司如島津、尼康、奧林巴斯、堀場都獲得了健康的銷售收益。
總體而言,高盛的Ro指出,“全球宏觀經濟的前景支持了正向的終端市場趨勢。”高盛的經濟學家預計,相比2013年,2014年全球經濟將在以美國和歐洲為首的領導下增長。
雖然2013年銷售未達到預期,安捷倫化學分析集團的總裁MikeMcMullen仍表示,對其主要的儀器部門的長期前景保持看好。“所有這些市場正在被關鍵的全球宏觀經濟趨勢驅動”,并進一步解釋為包括人類健康、生活質量、資源稀缺和新興市場的增長。
“你會看到某種級別的跌宕起伏,季度到季度的,”MikeMcMullen說,“但我認為,它很難反駁這些宏觀趨勢,作為驅動器,這些領域將繼續成為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場。”
為了突出他們關注的重點,安捷倫決定去年秋天將公司拆分為兩家公司,到2014年11月完成。其生命科學、診斷和應用的市場(LDA)業務將保持安捷倫名稱,其電子測量集團(EMG)將更名為KeysightTechnologies(是德科技)。拆分的意義在于,McMullen解釋道,因為EMG從事的是一種高度周期性,設備相關的業務;而LDA的業務,其中也包括消耗品、軟件、服務,是周期性不強,以更多增長為導向的業務。
“在過去幾年中,利用我們強勢的EMG業務作為資金來源,我們已經能夠獲得非常可觀、可信的LDA業務的增長,”McMullen說。2006年,LDA銷售收入是14億美元;通過收購和有機增長的組合拳,今日的LDA銷售收入已達40億美元。LDA“已有的規模和范圍,足以和鞏固市場中的任何人競爭。”他補充說。
談到增長,安捷倫正在指望它的診斷業務,目前占據了安捷倫銷售額的20%。安捷倫預計70億的臨床和診斷市場每年將有8-10%的增長。“對我們來說,將Dako的診斷業務充分融合入安捷倫是2013年的關鍵里程碑,”McMullen說,“不僅它是開放的、非常有吸引力的終端市場,而且我們的基因組學技術還可以直接應用于診斷。”
臨床市場亦不容小覷
事實上,高盛的Ro認為一個賺錢的機會正在臨床市場上演。診斷程序,尤其是針對腫瘤學和新生兒篩查的診斷,將通過應用下一代基因測序技術成為增長的顯著驅動力,并超過學術和政府研究的市場。長遠來說,消費者基因組學可能是一個甚至更大的市場。
Ro認為,在C&EN排名第20位的Illumina,是“在臨床和診斷領域,最適合驅動應用下一代測序技術并從中獲益的公司”。因此,他認為Illumina將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在下一代測試市場中保持其無可匹敵的領導者地位。”
Illumina有一個長期的戰略,專注于技術開發,該公司生命科學業務的總經理KirkMalloy表示。Illumina的R&D支出占公司銷售額近20%,超過所有主要的儀器供應商。
該公司做儀器開發計劃可能就長達兩年。“我們正不斷地做關于未來幾年的規劃,并設法預測市場將來的需要。”Malloy說。
同時,Illumina公司正在其核心生命科學社區的客戶群(包括學術和政府實驗室)基礎上,努力拓展新的客戶群。收入一直以來主要來源于政府支持的研究項目,“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太多樣化的客戶組合,”Molly說。今天,大約公司儀器收入的一半,來自于消費者、農業、應用領域和臨床客戶,并且這些部分在2013年增長了20%。
為了幫助它進入這些市場,Illumina公司近期進行了幾項收購。2012年下半年,它買了測序公司Moleculo。2013年初,該公司購買了AdvancedLiquidLogic公司,今年預期將推出一種樣品制備儀器,建立在其獲取的數字微流控技術基礎上。2013年下半年,Illumina還收購了臨床和基因組信息學公司NextBio。
Illumina通常獲取新的技術,并拓展他們到其熟悉的市場,Malloy解釋說。但有些客戶,如癌癥基因組學公司FoundationMedicine,正在圍繞其技術創造全新的業務模式。
“我們業務的最大驅動因素之一,是小型初創公司的創新,他們正在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使用這些技術,而對于我們自己,我們可能不能做到,”他說。今年,Illumina創建了一個業務加速器計劃,來幫助早期公司快速將基因測序應用推向市場。
1月份,Illumina發布兩款儀器,比預期賣得更猛。HiSeqXTen,一套一千萬美元的系統,由10臺超高通量測序儀組成,能夠以1000美元的價格測序人類基因組。與此同時,新的NextSeq500,對那些不想要這么強勁的系統,但需要比Illumina的主力臺式儀器擁有更高性能的客戶非常合適。2014年,Illumina預期在儀器整機和消耗品業務上將獲得16%的增長。
Illumina的增長沒有被忽視。羅氏公司在2012年發動了對Illumina的惡意收購,羅氏花了好幾個月,最終把出價抬高到68億美元,但當Illumina拒絕后羅氏放棄了。接下來的一年,羅氏解散了它的應用科學單元,裁員約170人,并取消了兩項測序技術開發計劃。
小公司努力生長參與行業整合
和Illumina一起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小玩家參與了2013年的行業整合。馬爾文儀器花2400萬美元購買了NanoSight,一家制造納米顆粒表征儀器的英國公司。荷蘭公司Qiagen花1.05億美元購買了基因組數據分析軟件公司IngenuitySystems,還收購了生物信息學公司CLCBio,收購信息不詳。不久前,FEI花6800萬美元收購了建在挪威和澳大利亞的Lithion公司。
雖然2013年XylemAnalyics沒有進行收購,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其業務增長了十幾倍。作為水技術公司Xylem的一部分,XylemAnalyics的業務,在C&EN排名中位居21,出售現場、實驗室、手持、在線的儀器,用于水質、環境、食品和生命科學的應用領域。
“我們的戰略是繼續有機增長,同時也通過收購。”XylemAnalytics美國副總裁RonGeis說。雖然2013年的市場環境非常有挑戰性,該公司還是發布了幾款新產品,并預期其2014年獲得增長。“我們正在看到有把握的提價”,Geis談到客戶的興趣時說。
像XylemAnalytics這樣的小公司的業務,正嘗試通過“經過檢驗而可靠的”(tried-and-true)戰略同大供應商競爭,該戰略用于技術開發、客戶服務、和利基市場的應用。
相比之下,行業巨頭賽默飛仍可能需要說服市場,自己收購LifeTech.是合理的,根據高盛公司Ro的說法。“一些競爭對手不能被賽默飛的提法所說服,賽默飛世爾聯合提供的‘超市’方法將對高端設備的營銷產生重大影響。”
其它公司,Ro說道,正側重于加強那些賽默飛仍不占主導地位的領導者地位,比如高效液相色譜和應用市場。
小公司的高管也相信他們可以競爭,因為儀器用戶傾向于顯示強大的品牌忠誠度。“當我們購買公司時,我們想要維護客戶關系,并提供相同級別的技術支持。”Xylem公司的Geis說,意思是指當一家大公司吸收了一家小公司后,可能會喪失上述方面的優勢。
與此同時,被收購的企業可以在Xylem公司中獲得收益更多的資源。“我們不僅保持了舊版的品牌,實際上還能通過我們內部的能力和專門的知識,確實地發展它。”他補充說。
從他們自己來說,大公司會維持其兼并收益以及客戶。比如安捷倫的McMullen指出,收購會獲得“輕松的服務和連接各種儀器更好的軟件。”“有多項技術在實驗室中使用,”他說,“整合使客戶能夠和少數幾個供應商打交道,這些供應商工作能力更強,能夠提供更廣泛的成套技術,來滿足客戶的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