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4-08-13 13:25 來源:中國能源報
我國 756 座大型水庫的總庫容為7499.85億m3,占全國水庫總庫容的80.45%。大型水庫大壩的安全尤其受到關注。根據全國大型水庫大壩安全調研,最近一次安全鑒定、定期檢查定為一類壩、正常壩,以及近10年內完成除險加固的工程占已建工程的85.7%。總的來看,我國大型水庫大壩的建設、運行和監管比較規范,各項管理制度執行良好,工程運行性態基本正常,在設計標準和設計運用條件下,大型水庫大壩安全狀況總體良好。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位于震區的大型水庫大壩都經受住了超設計地震的考驗。
(1)近四十年來無大型水庫大壩潰決。上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的年平均潰壩率為1.23%。。2000年之后,年平均潰壩率降至0.06%。。目前我國已進入低潰壩率國家行列。1976年以來,我國無大型水庫大壩潰決。
(2)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成效顯著,進一步消除了安全隱患。我國已建大型水庫大壩中,建設于上個世紀80年代前的工程多因基礎資料短缺、經濟技術落后,實踐經驗不足等因素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近年來,我國投入大量資金,對包括大型水庫在內的眾多病險水庫工程進行了除險加固。至今,我國共有327座大型水庫列入了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第一批至第三批規劃或增補規劃),目前大型水庫大壩除險加固工作已基本完成,基本消除了安全隱患,工程安全狀況顯著改善。
(3)新建大型水庫大壩工程的壩型更有利于安全。根據統計數據,在壩高30m以上的各種壩型中,土石壩數量占61.6%,潰壩中土石壩數量占89.7%,是潰壩率最高的壩型,而混凝土壩、堆石壩和砌石壩潰壩風險相對較低。我國2000年以來開工建設的壩高30m以上的大型水庫大壩工程中,混凝土壩、堆石壩和砌石壩占91.8%,而1960年之前該比例為21.1%,1980年之前為32.3%。已建在建的壩高100m以上的大型工程,97.9%采用混凝土壩、堆石壩和砌石壩。近年新建工程的壩型更多采用了潰壩風險較低的壩型,有利于大壩安全。
(4)筑壩技術進步有效提升了工程安全水平。伴隨著大規模水庫大壩建設實踐,筑壩技術快速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在大壩建設中廣泛應用,壩工結構設計、大江大河導截流、基礎和高邊坡處理、高水頭大泄量泄洪消能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100m級高壩、200m級高壩和300m級高壩建設的多級跨越,世界最高拱壩、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高碾壓混凝土壩都在中國,特別是三峽、小浪底、二灘、小灣、龍灘、水布埡等一批規模宏大的世界級水利水電工程先后建成并正常運行,標志著我國筑壩技術已經躋身國際先進行列。筑壩技術的進步為大型水庫大壩工程的安全建設和運行提供了支撐。
(5)水庫大壩安全監管不斷加強,更好地保障了工程安全。水庫大壩建設與管理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技術標準體系健全,為依法、依規進行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創造了條件。水庫大壩安全監管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工程建設中嚴格履行基本建設程序,項目法人責任明確,對工程質量實行有效的政府監督,建立了較完善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
工程運行中,水庫大壩安全責任制全面落實,政府、水庫大壩主管部門和工程管理單位責任人的安全責任明確。建立了注冊登記、安全鑒定和定期檢查等制度,開展大壩安全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治理,有效地保障了水庫大壩的安全。上世紀80年代以后修建的大型水庫大壩工程列入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的僅4座,表明隨著監管逐步加強,新建水庫大壩的病險率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