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8月19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11方面35條政策措施。從基建項目、國企改革到產業支持等領域明確了扶持舉措。在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了具體部署;其中核電、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等產業將得到重點推進。
具體而言,扶持核電、火電、軌道交通、石化冶金、高檔機床等優勢裝備走出去;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國家集中力量扶持東北地區做大做強智能機器人、燃氣輪機、高端海洋工程裝備、集成電路裝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石墨新材料、光電子、衛星及應用、生物醫藥等產業。
簡政放權促發展 產學研用促創新
在創新發展方面,《意見》提出需打破制約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通產學研用之間的有效通道,統籌各方面資金并切實提高分配和使用效率。圍繞重大技術裝備和高端智能裝備、新材料、生物等東北地區具有優勢和潛力的產業鏈,以國家重點工程為依托,以骨干企業為主體,以利益為紐帶,整合創新資源組建若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設立引導東北地區創新鏈整合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集中實施一批重大創新工程,力爭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在東北地區組織實施一批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示范項目。
為加強創新基礎條件建設,《意見》研究在吉林省布局綜合極端條件試驗裝置、在黑龍江省布局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持東北地區建設一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推動大型企業向社會和中小企業開放研發和檢驗檢測設備,研究給予相應優惠政策。在東北地區率先啟動創新企業百強試點工作。支持中科院與東北地區加強“院地合作”,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繼續組織開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院士專家科技咨詢活動。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要對東北地區給予重點支持,對高端裝備制造、國防科技等領域予以傾斜。
提升傳統產業 構建新格局
東北老工業基地面臨的核心問題是產業結構老化,在經濟結構轉型時期,傳統重化工產業所面臨的市場需求萎縮,傳統產業布局拖累創新能力發揮,產品創新能力不足。《意見》要求東北振興緊緊依靠創新驅動發展,要總結經驗、完善政策,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區域創新體系,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東北經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后,在管理機制、產品結構等方面逐漸脫離市場方向。特別是在中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階段后,傳統重化工產業體系市場發展空間日益收縮。如遼寧裝備制造業、冶金、石化、農產品等支柱產業均面臨發展瓶頸,由于競爭力下降,產品附加值下降,裝備制造業利潤率下降,從而失去投資動能。
對此,《意見》提出,需做強傳統優勢產業。積極支持重大技術裝備拓展市場,鼓勵引導國家重點工程優先采用國產裝備,扶持核電、火電、軌道交通、石化冶金、高檔機床等優勢裝備走出去。科學布局一批產業關聯度高的重大產業項目,地方和企業要做好恒力煉化一體化、中石油長興島煉化一期項目前期工作并力爭盡早開工。加快推進中石油遼陽石化結構調整、中國兵器遼寧華錦石化改擴建等項目前期工作。
在《意見》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將在今后大范圍實施。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對東北地區具有發展條件和比較優勢的領域,國家優先布局安排。積極推動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國家集中力量扶持東北地區做大做強智能機器人、燃氣輪機、高端海洋工程裝備、集成電路裝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石墨新材料、光電子、衛星及應用、生物醫藥等產業,形成特色新興產業集群。支持沈陽、哈爾濱航空企業與國際大型航空企業開展總裝、發動機、零部件等重大合作項目。推動在沈陽、大連、哈爾濱等地設立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園區,發展軍民兩用高技術產業。鼓勵吉林開展非糧生物質資源高端化利用。設立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
此次公布的意見共計11點,包括:著力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緊緊依靠創新驅動發展、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城市轉型發展、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方位擴大開放合作、強化政策保障和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