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消息稱,發改委、能源局、環保部聯合發布《能源行業加強 大氣污染防治 工作方案》,方案一經發布,三峽集團,華電集團,華能集團等電力巨頭紛紛加快布局核電產業的步伐,核電行業將迎來了新一輪發展高潮。據悉,2014年投資就達700億元。
方案中強調,要加強核電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最高安全要求建設核電項目。專家呼吁,針對核電安全,還應該同時關注核電系統的信息安全,不能讓核電系統信息安全成為產業發展的“短板”。
自2010年震驚全球的伊朗核電站“震網”病毒事件以來,不少黑客,以及不法組織紛紛將工控系統作為信息攻擊目標,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專家表示,未來工控系統安全威脅和漏洞還會繼續大幅增長,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安全人員和黑客開始關注這一領域并開始尋找新的攻擊方法。
記者了解到,核電領域的信息安全與傳統信息安全截然不同,核電系統具有設備種類繁多、實時性要求高、通信協議不統一的特點,因此解決工控信息安全問題也應該站在“工業”角度進行解剖。工控信息安全領域專家上海三零衛士指出,核電系統以二代核電的三代化和三代核電建設為主,核電技術國產化進程正在加速進行,核電廠廠級數字儀控系統是核心環節,各子系統通過實時工業以太網進行通信,顯著提高了生產力,而同時安全防護方面則面臨嚴峻考驗,主要體現在對病毒、惡意代碼未能進行防范,對非法操作、非法指令無法及時發現、攔截,對系統內主機與設備無法進行狀態監測,解決信息安全問題艱巨而迫切。
所謂核電系統信息安全的“工業”解決之道,是否就意味著信息安全產品的加載?顯然不是。對于核電系統的信息安全防護,需要一套全面系統的防護體系。在2014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熊群力講到,要為工業用戶構建“固•隔•監”工控信息安全防護體系,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符合我國實際的工控信息安全防護體系。
三零衛士結合核電系統對“固•隔•監”工控信息安全防護體系進行了綜合闡述。強調該體系首先立足于核電系統信息安全的現狀,從關鍵核電工藝著手,深入評估存在的漏洞隱患,然后分析漏洞可能導致的威脅及后果,通過前期的評估分析,結合核電用戶的實際情況,再進行核電系統信息安全產品的集成。“固•隔•監” 工控信息安全防護體系更加注重從核電系統的業務層面,實現信息安全的落地實施。
針對安全“隔”離,在不影響核電系統運行的情況下,在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的邊界部署工業防火墻,防范外部網絡空間病毒、惡意代碼的入侵,有效阻擋諸如Flooding攻擊、Ping of Death攻擊;為增強“隔”離的效果,在各子系統之間部署支持多種工業通信協議的工業防火墻。以防惡意攻擊在突破內部網絡或局部子系統后,確保其余子系統不受感染和攻擊,徹底實現核電系統之間的“獨立”安全。
圍繞高效“監”控,以“旁路”部署監控系統的方式,實現對核電系統的“零”風險影響,據悉,目前市面能實現如此功能的只有三零衛士工控信息安全監控系統,通過監控核電子系統內各設備運行狀態,及時發現非法數據流量并馬上告警,幫助工程師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并及時處理;監控系統的另一個強大功能是記錄關鍵設備的操作數據,當發現異常操作時即刻報警,并對操作數據進行審計,避免重要數據遭遇篡改和丟失,這對于維持核電系統穩定運行、保護關鍵數據是十分必要。
目前,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鼓勵核電產業加快發展,這也與促進我國工業加速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息息相關,在這個過程中工業化與信息化加速融合,并以螺旋上升的趨勢發展,必將帶動核電行業工業自動化的創新發展,也將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而核電系統的信息安全問題由來已久,在越來越開放的網絡時代,因信息安全問題所造成的損失也十分慘重,我國與發達國家在信息安全建設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記者認為,核電信息安全的落地不僅需要國家層面,同時也亟需各大核電產業巨頭的帶頭和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