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船舶報
“交船難、接船難、融資難、盈利難、轉型難”依然是目前船舶行業最突出問題。日前,在由中國船協和中國進出口銀行聯合召開的“船舶行業銀企座談會”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原會長張廣欽向本刊記者表示,今年以來船舶市場發生了變化,船舶市場結構調整的步伐在加快,但受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影響,運力過剩的矛盾難以改觀,近幾個月的船市成交量下滑十分嚴重,新船價格上漲趨勢受阻,市場運行并不樂觀。為此,與會人員就“融資難”話題展開了討論。對于船企究竟難在哪里?銀行業又有何應對想法?本刊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流動資金告急 船企急需融資
“目前,造船履約項目中的前期付款比例較低,特別是海工項目,占總價80%以上的進度款都是在產品交付后,船東才付給船廠,船企的壓力就非常大。這兩年,船廠對流動資金的需求相對較大,急需融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財務金融部崔明處長如是說。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繆為群也有同感,他認為,目前,船企處于成本高、盈利難的境況,但企業還是要發展,隨著造船產量不斷擴大,亟需增大免擔保信貸的額度。銀行對船企申請開立預付款保函時,也應區別船企的情況,可對優質船廠預付款項下的專項資金監管給予一定的靈活性,以降低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提高這部分資金的使用效率。
“就優質船廠而言,這樣做不會有太大的風險。”對此,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部長孫家棟也提出,由于海洋工程項目總金額都比較高,向銀行貸款額度也偏高,而各銀行的分行受信貸額度限制,每項產品貸款要向總行上報,希望總行能夠增加分行的額度限制。“在目前船價普遍不高的情況下,企業流動資金這么困難,如能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船企在接單時心中就有底,當前銀行對好的船企應該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這會對國內船企扭轉與日韓同行競爭不利局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太平洋造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明華
舉例說,目前,集團在承接某型船時就會有猶豫,一艘船1億多美元,船東預付款只有20%,剩余的80%的融資從哪里來?這一輪船市已對船企作了篩選,這兩年的造船數據表明,國內造船集中度實際上在明顯增加。相對而言,銀行對手持訂單前十家甚至前二、三十家船廠的風險控制工作量要小得多,對這些船廠的資信、企業經營狀況以及履約能力的調查難度應該也不會大,應加大對手持訂單飽滿的企業的支持力度,使其完成出口任務。“船舶企業和其他行業不同之處是以銷定產,相對各船廠而言,并不存在產品過剩問題。”他認為,對于目前一些信用好的,有好的項目,有能力按時交船的船企要給予信貸區別對待。
船市不好,船舶配套設備等處于產業上下游企業的日子也難過。孫家棟表示,由于目前造船進度款情況不好,現在船廠對上游配套商付款條件和比例也差些,給他們造成一定壓力,希望銀行也能提供設備配套商貸款。此外,修船、拆船板塊也需要信貸支持特別是拆船行業,由于必須將船買回來才能進行拆解,前期需要一定的資金購買舊船,也需要融資。崔明說,除造船產業板塊外,中船集團在其他板塊上也需要資金支持,比如物流、非船以及企業的并購等方面同樣需要融資。
在轉型升級,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競爭能力的過程中,船企急需金融支持。繆為群表示,希望銀行對“雙高產品”加大扶持力度,擴大出口賣方信貸規模;特別是目前融資利率還是偏高,業內亟待解決這類問題。“對暢銷船舶產品給予信貸也是沒有太大風險的。”張明華認為像國建造的6萬噸散貨船以及6.4萬噸散貨船這兩型船,占去年散貨船訂單總量的40%,受到市場的追捧。再比如,集裝箱船雖然過剩,但1萬箱以上的船還是有訂造需求,這些船即使船東沒有資金付款了,實際上這些暢銷船在市場上轉賣還不是很困難。“海運量還在增長,這反映市場還是有需求,特別是符合海事新規范的新技術船型滿足了市場需求,這些新船型會替代老舊船型,給新造船市場帶來活力。“銀行應支持這些新技術船舶的融資,以推動國內的造船業發展。”張明華說,銀行的有些信貸還需要企業資產做抵押,但比如太平洋集團這樣的船廠,手持海工訂單有40多億美元,而固定資產也只有幾億美元,這點固定資產如何做抵押?這一類企業固定資產肯定達不到抵押要求,但又想將企業做大,多接訂單,靠薄利多銷才能更好發展。他提出,企業接好的項目訂單,沒有融資支持是不行的,可以嘗試將產品尾款做抵押,在抵押過程中,銀行進行監管,待項目完成后,尾款可償付銀行貸款;對這類海工項目希望銀行能擴大免抵押免擔保貸款額度。
雪中送炭 銀行助船企轉型
針對船企流動資金短缺問題,“只要有利于船企轉型升級的業務,銀行都愿意在此方面拿出誠意幫助企業。”中國進出口銀行交通運輸融資部總經理李忠元表示,對于船企建造液化天然氣(LNG)船等高技術船舶所需要的特殊信貸都可以商量,原則上銀行秉持著開放的工作態度。要擴大企業出口規模,方式有很多,包括銀團貸款、聯合貸款,這些方式將通過需求來引導船企的結構調整和產品的轉型升級。此外,進出口銀行還做了許多雪中送炭的工作,無論是國企還是民營企業,有的企業面臨資金面的斷裂,其他商業銀行基本上都退出了,這個時候,進出口銀行還是給這些企業提供了貸款,使其產品交付了出去,維護了這些企業的對外形象和信用。有些企業一直以來發展比較好,進出口銀行將繼續支持;有些企業現在面臨困難,但有訂單,管理也不錯,就是缺乏流動資金,進出口銀行也會繼續支持。
對此,中國進出口銀行遼寧省分行張喆處長說:“船廠希望加大出口賣方信貸支持力度,進出口銀行將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例如,海工項目融資存在凈資產比較低的問題,相對銀行授信的評估評價而言,其信用等級較低,不符合免擔保授信的條件。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去年總行專項審批了大船重工的免擔保信貸申請,這也是支持海工項目的一項特批。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田紅表示,江蘇省船企大部分屬于民企,信貸需求比較大,實際上這幾年信貸規模達到了極限,再增加就要靠政策的突破了。特別是對于船企提出的免擔保貸款問題,江蘇省分行也是做到了最大的信貸盤子。
針對造船產業鏈融資問題,李忠元表示,今后要進一步擴大賣方信貸,如船舶配套等上下游圍繞產品出口的企業同樣可以享受相關的信貸服務。去年該行頂住壓力給予某海運企業貸款,助其渡過難關,發揮了進出口銀行獨特的作用。在資金投向上,希望企業理解,進出口銀行信貸規模畢竟有限,資金首先要投向優質的船企,特別是發動機、曲軸等關鍵研發項目,在這些領域一定會給予企業資金和期限上的優惠。中國進出口銀行交通運輸融資部副總經理陳斌也表示,中國制造企業愿意到海外投資用于提高自身技術水平的項目是件好事,進出口銀行會進一步支持。張喆說,關于拆修船產業信貸問題,進出口銀行對此將積極跟進并推進相關工作。配套設備商貸款問題也符合進出口銀行的想法,該行將出臺一些管理辦法,逐步允許這些企業準入嘗試。針對項目尾款質押問題,田紅表示這項工作江蘇省分行以前做過,但其風險在于如果船交不了,尾款質押很多就是一紙空文。進出口銀行與中信保也多次探討過如何控制風險的問題,這方面將會繼續與船企探討并針對個案操作。“專業銀行和商業銀行往往不一樣,屬于逆周期的,在船舶行業大發展時期,專業銀行往往起作用不大。但在船舶行業困難時期,專業銀行的作用往往得到顯現。近兩年來,進出口銀行在船舶行業信貸規模占總貸款規模的比例已大幅提高。”李忠元最后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