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制造業大國,中國制造已經完成了 “量的積累階段”,進入以企業全面轉型和升級為核心任務的“質的提高階段”?,F階段,在有關于中國工業的各大論壇及活動中,聽得最多的就是“轉型升級”,如何用先進的自動化及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如何依靠先進的技術為企業搶占市場的先機,如何抓住工業4.0時代的巨大機遇等等……媒體也經常爆出例如“富士康將要采購百萬機器人”等重磅新聞。如此如火如荼的“造勢”,讓“全民”都投入到了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浪潮中。
然而,在這場邁向制造強國的征程中,人們將更多的關注放到了產品、設備、技術的升級上,卻鮮有人去關注另外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中國“制造業文化”的升級。
筆者認為,制造業升級,決不能忽視“制造業文化”的升級。
在全球各地,“Made in China”已經成為一種標簽。多年來,它在象征著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的同時,也讓很多人將其看成是假冒產品、低劣產品的代名詞。這樣的認識直到現在依然困擾著中國制造企業。事實上,在中國,加大技術投入,提倡自主創新研發的中國制造企業并不是少數,可是為什么“Made inChina”的夢魘卻如此難以擺脫呢?筆者認為,這正是因為人們將過多的精力放到了提升產品技術的層面,卻忽視了制造業升級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制造業文化的升級。
大家對“Made in China”的固有印象恰恰是中國制造業文化的體現。簡單歸為兩點:“取巧”文化和“差不多”文化。
所謂“取巧”,是指中國制造業的復制效應。這也許和最早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思路有關,我們倡導“引進、吸收再創新”。中國人將“引進吸收”做的很好,卻沒有再創新。將國外的產品買來,拆解開,再將拆解的零件一一復制,最后組裝成成品,貼上自己的標簽,這就成為了中國企業制造的產品。雖然中國政府一直強調要企業自主創新、強調核心技術,但是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國際上被認可的中國自主品牌依然是鳳毛麟角。原因就是“取巧”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企業不愿意浪費金錢和時間在枯燥的技術研究上,企業管理者更多關注的是短期利益,并非為企業的基業長青而從長計議??纯慈A為,看看和利時、中控,哪一個不是耐得住多年技術積累研發苦旅而有所成就?
我們再來看看“差不多”文化。它體現在制造企業中,就是管理的粗放,以及不能嚴格遵守生產的標準和規范。很多領域的龍頭企業都有著光鮮的外表,但是當你深入企業內部,卻發現管理分散、漏洞百出,更多的是憑借著管理者的個人魅力和能力在管理公司。
8月初剛剛在昆山發生的中榮爆炸特別重大事故就是“差不多”文化危害性的一大例證。據稱,事發的廠房沒有按照二類危險品場所進行設計和建筑,在廠房內,生產工藝線路過緊過密,不到2000平方米的車間內布置了29條生產線,一個生產線上有16個工位,而就在這樣違規的密集場所,除塵能力卻嚴重不足。另外,企業管理方的安全生產意識和知識異常匱乏,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經理居然不知道粉塵會有爆炸的危險,沒有按照規定給生產線上的工人配備阻燃、防靜電勞保用品。
試想,如果企業能夠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的標準,能夠持有理性嚴謹的態度,企業管理者能夠不抱有“差不多”的心態,或許這樣的慘劇就不會發生。
如今,德國制造業已經成為全球制造的標桿,有人認為是先進的制造設備和技術讓德國制造所向無敵,實際上,筆者卻認為隱匿在這些“硬件”條件背后的“德國制造業文化”才是德國制造業強大的根本原因。
中國制造業需要回歸商業領域的本性,回歸到企業的原點,踏踏實實地從基礎做起,掌握企業成功的核心,重塑制造業文化,這才是制造業升級的關鍵。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