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駝鈴聲聲,馬嘶陣陣,2100年前的商旅從這里出發,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新的一頁。歷史總是以穿越時空的力量昭示著未來,今天,西安軟件園的輝煌與戰略構想讓西安這座“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橋頭堡城市,迸發出勃勃生機,抒寫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的壯美篇章。
2013年,西安高新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長32.4%,成為西安市又一收入過千億元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014年1-8月,西安高新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總收入903.57億元,同比增長24.65%;實現出口4.26億美元,同比增長36.98%。西安軟件園歷經16年的發展,年平均增速超過35%,成為西安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助推器。
10月24日,第八屆中國(西安)國際軟件服務外包大會將在西安高新區召開。本屆大會以“新絲路、新技術、大融合”為主題,由展覽展示、高峰會議、創新大賽和對接交易四個模塊組成。自2004年以來,中國(西安)國際軟件服務外包大會已成功舉辦了7屆。中國(西安)國際軟件服務外包大會已成為西安軟件產業招商引資的助推器、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平臺,成為提升“西安軟件”品牌影響力、樹立西安軟件園形象的重要窗口,同時大會自身的品牌形象也逐漸凸顯。
創新發展——
理念先行,人才為本
創新發展一直是西安軟件園建設的主旋律。西安高新區的決策者們意識到,創新首先是服務理念的創新。本著管理就是服務、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理念,西安軟件園不斷轉換發展思路,采用“內部挖潛、騰籠換鳥”之法,為入駐企業提供充裕的空間保障。
服務也是生產力,環境更是競爭力。2014年,西安軟件園積極組織開展了西安科技金融培訓與政策宣講活動、CMMI沙龍、HR沙龍等活動,舉辦金其莊專業銷售技巧培訓、軟件成本度量等管理和技術培訓。西安軟件園在努力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能力的同時,不斷創新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運營服務模式,引入專業公司等社會優勢資源積極參與,圍繞主流技術與行業特色,營造滿足企業應用、升級技術、創新業務的共享資源環境。針對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特點,西安軟件園搭建了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公共支撐平臺、開源技術平臺、能源行業SaaS應用平臺、軟件測試平臺、3G應用開發平臺、項目過程管理平臺、嵌入式開發平臺、甲骨文技術服務中心、云計算中心、企業網絡營銷平臺等16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西安軟件園以市場凝聚企業,以聯盟拓展市場的發展模式,支持西安云計算企業聯盟、西安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西安網絡信息安全聯盟等10個產業聯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西安軟件園吸引風險投資機構積極參與,一是促進國內外風險投資機構在西安聚集;二是積極與國內外知名基金公司合作,在陜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區共同建立西安軟件產業發展專項引導基金。例如,與深圳招商局科技投資公司、聯想弘毅資本等合作,打造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PE)到有限合伙(LP)的多層次投資基金平臺。同時,建設了移動夢工場加速器,評選出極客軟件、多聽網絡等10家本土高成長性企業進入,為其提供資源共享、信息通暢、導師一流的軟環境平臺。
西安軟件園注重引導、培育本地企業,挖掘“內生增長”潛力,催生了西電捷、三茗科技、協同軟件、諾瓦電子、美林電子、信利軟件等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能力強的企業。
完善的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為西安軟件園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與此同時,西安軟件園更深刻地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激勵創新、鼓勵創業、容忍失敗、服務為上、誠信為本”,西安軟件園具有濃郁創新特色和現代意識的文化理念是對人才紛紛落戶西部的最好注解。
在第七屆中國(西安)國際服務外包大會上,由西安高新區發起的“創業世界杯——光合創業服務平臺”的成立,開啟了撬動全球人才評選的“創業絲綢之路”。
2014年大型春季招聘會上,西安軟件園啟動了“長安111人才行動”。信息一經發布,引起了海內外的高度關注。
100名左右掌握國際領先技術、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領軍人才,1000名左右從事主導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并轉化重大科技成果的高端人才,10000名高等院校優秀畢業生,引領帶動西安高新區乃至西安市軟件信息服務業人才數量和質量提升。“長安111人才行動”計劃的實施,預示著“人才特區”的美好未來。
“要靠服務來吸引企業落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讓企業在良好的環境中實現快速成長。”這是西安軟件園的莊嚴承諾,更是一份擲地有聲的責任與擔當。
特色發展——
四大產業集群形成
西安軟件園發揮本地優勢,堅持特色發展之路,形成了“西安特色”四大優勢產業集群:以未來國際、思宇、美林電子、交大捷普、山脈、山利、西部軟件、石文軟件等為代表的行業應用軟件產業集群;以天和、和利時、酷派、龍旗、泰為、聞泰、銳嘉科、易樸等為代表的嵌入式工業軟件研發及應用產業集群;以英特爾、華芯半導體、聯詠、西谷微電子、智多晶等企業為代表的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產業集群;以及以中軟國際、博彥科技、軟通動力、奧博杰天、平安保險、百勝、HOV、西步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
同時,西安軟件園構建了“一核、一軸、一城”的產業布局。“一核”即西安軟件園示范區,占地600余畝,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聚集了310多家企業,從業人員2.8萬人。“一軸”即國家服務外包基地產業集聚帶。軸心位于西安高新區CBD內,占地200畝,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進駐企業30多家,從業人員3萬人,實現年總產值過百億元。“一城”即西安軟件新城。西安軟件新城是陜西省、西安市“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是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安軟件新城規劃面積約14平方公里,2011年11月動工建設,建成后從業人員達20萬人,年營業收入過千億。目前,西安軟件新城一期建設形象已初步形成。
新城發展——
產城一體,板塊建設
2014年8月28日,經過3年的建設,西安高新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板塊——14平方公里的西安軟件新城研發區一期正式開園,并迎來企業的入駐。
西安軟件新城是陜西省、西安市“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是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西安軟件新城一期建設形象已初步形成。環普產業園、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等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15萬平方米研發樓建設,開園當日,利安電商、金花電商、沙漠莊園、活躍網絡、施耐德、東華軟件首批6家企業入駐。其中活躍網絡開始裝修,10月9日正式辦公。
西安軟件新城是西安市乃至我國西部地區軟件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地,諸多亮點令世界矚目。因此,西安軟件新城在建設的過程中,始終秉承著產城一體化的建設理念,代表著我國軟件產業基地建設發展的未來,其三大理念尤為突出。
一是智慧新城,智能研發空間綻放奪目之光。產城一體化的建設理念,將工作生活、休閑娛樂融為一體,處處透露出生態化、智慧化、國際化和人文化。從園區建設到招商引資,力求做到讓創新文化融入工作生活,用品質吸引才智,用活力激發潛能。
在硬件環境方面,西安軟件新城的樓宇能效管理平臺的樓聯網、一卡通的卡聯網、停車場聯網管理的車聯網,將辦公環境的便捷發揮到了極致。
作為智慧園區的西安軟件新城,核心在于將智慧融入服務,在西安軟件園原有傳統服務基礎上進一步升級,以現代化信息手段為入駐企業提供更為貼合需求的服務。
服務手段向網絡延伸——企業資訊和推廣、新聞政務、園區居民線上網上服務,資源整合服務涵蓋企業人才培訓、融資、中介等,云資源虛擬孵化平臺公共技術服務,社區資源、信息、智能家居等,停車場管理、教育、健康等園區成果也將陸續應用。
完善的基礎設施、專業的辦公環境,西安軟件新城在為高新技術產業提供高標準的研發辦公空間的同時,真正形成了激勵人才和企業發展的優質的商務生活氛圍。
二是生態新城,讓軟件精英宜居宜業。大面積的綠地廣場設計現代而具有創意,碧波蕩漾、滿眼綠意的“高新湖”讓思想放飛馳騁,即將啟動建設的陜西省圖書館承載著無數期許,Costa咖啡、太平洋咖啡、宜品生活超市等滿足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除此以外,西安軟件新城的硬件設施和配套設施為入駐企業解除后顧之憂:4個110千伏、1個330千伏變電站,雙回路供電系統為西安軟件新城提供無間斷的電力保障;網絡通信是四大運營商城域網的骨干節點,萬兆到園區,千兆到桌面,滿足入駐企業高端需求。為入駐企業提供研發、運營最堅實的后盾保障。3100套軟件公寓今年年底投入使用;3號、6號、11號地鐵穿過西安軟件新城,另有3條線路的擺渡車直達;園區配套的健身房、籃球場,成為企業員工釋放汗水和壓力、享受健康和活力、傳遞能量的首選。
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綠色低碳宜居宜業。伴隨著西安軟件新城研發區一期的開園,一座現代恢弘、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科技新城展現在世人面前。
三是創新之城,名企匯聚領銜產業發展。種好梧桐樹,鳳凰競相來。西安軟件新城研發區一期暨環普產業園開園當日,就迎來了項目入駐簽約的高潮。當日,西安高新區分別與陜西利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西安金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陜西沙漠莊園果業有限責任公司簽約,打造集電子商務和電子服務為一體的商業平臺。
作為亞洲最大的現代物流設施提供商與服務商,普洛斯集團與西安高新區合作,啟動開發西安環普產業園。開園當日,普洛斯分別與施耐德、活躍網絡、東華軟件簽約,實現企業和園區的共同發展。
此外,中軟國際西安科技園項目、騰飛科匯城項目、IBM西安研發中心、長城華韻——聯聲大廈等,都已入駐西安軟件新城,成為西安軟件新城重要的組成部分。
國際化發展——
引進來與走出去結合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個園區擁有的跨國公司數量和規模是衡量其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化的重要標志,也是園區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獲取支配全球資源權利的重要工具。
引進跨國公司,發揮產業帶動效應。自2001年9月西安軟件園示范區開園以來,吸引了 IBM、Intel、甲骨文、富士通、NEC、三星、施耐德等來自歐美、日本的跨國公司,以及國內眾多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包括浙大網新、奧博杰天等10家IAOP全球服務外包百強企業,華為、中興、東軟等11家中國軟件百強企業,未來國際、協同數碼、交大捷普、思宇信息等16家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骨干企業,博彥科技、軟通動力等7家中國十大服務外包領軍企業以及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成為軟件高端研發和自主創新園區。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區已經聚集了三星、IBM、施耐德、西門子等24家軟件行業世界500強企業。
軟件產業有很強的國際性,不僅需要引進國際化企業、國際化人才、國際化管理,還要為國內企業“走出去”牽線搭橋。
開拓國際市場,西安軟件園勇敢地邁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2010年,西安軟件園構建了以愛爾蘭企業局(EI)、都柏林大學、愛中商會、愛爾蘭軟件協會為代表的與愛爾蘭方面溝通和聯絡的渠道。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這為我國具備“走出去”能力的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進而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跨國公司指明了方向。
相信在西安高新區舉辦的第八屆中國(西安)國際軟件服務外包大會將是中國軟件企業走向國際的大平臺。據悉,本屆大會將邀請歐美、日韓等海外知名企業、風投、咨詢機構高管,國內知名行業企業、風投機構高管等300余人參加。一些業界知名人士、企業界高管將在會上作主題演講。
構想格局,順勢而為。謀劃戰略,登高望遠。“古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交相輝映,在時空的交匯點上,西安軟件園信心滿懷,再揚風帆踏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