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10月30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第三屆技術與科學支持機構國際會議在北京閉幕。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李干杰在會上說,核事業面臨新一輪快速發展,公眾對安全訴求日益強烈。各國技術支持機構應完善校核計算和試驗驗證能力,打造核安全評價和審查中心;加大核安全技術研發力度,構筑核安全技術研發和應用中心等。
李干杰將中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系統比作一座現代大廈。他說,法規制度、機構隊伍、技術能力、精神文化是核安全大廈的四塊基石,審評許可、監督執法、輻射監測、事故應急、經驗反饋、技術研發、公眾溝通和國際合作是大廈的八項支撐。國家核安全局將加快推進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與監管能力的現代化建設。
在10月29日召開的中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三十年座談會上,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說,30年來,中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始終堅持“安全第一”根本方針,建立了核安全法規和制度體系,已形成包括1部法律、7部條例、29部部門規章、89部導則的法規體系,開創性施行了分階段審批制度及全過程監督模式等機制;構建了行政機關、地區監督站、技術支持單位三位一體、完整的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組織體系,匯集了一批具有較高安全素養和技術能力的人才;引進和配備了一批軟件和硬件設施,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校核計算和獨立驗證能力、核安全監督檢查能力、輻射環境監測能力、事故應急能力、核安全技術研發能力等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