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主打“在線”招牌的租車公司神州、一嗨爭相上市,引發各方資本追捧,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業態”展現出美好的前景。
與早些年一度被冠以“燒錢”、“泡沫”標簽不同,近些年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市場環境不斷成熟,越來越多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業態涌現出來,不僅解放了原有的生產力,還創造了新的生產力。比如,互聯網與商業聯姻,大電商崛起,使得零售業爆發出新的能量。去年,我國網絡零售逾1.8萬億,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網絡零售大國。今年上半年,我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542億元,同比增長378%。又如,互聯網與金融融合,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銀行業變革加快。以余額寶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這款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資金規模已達5400余億元,用戶過億。在它的撬動下,“寶類”產品風生水起,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再比如,在線租車業是租車業與互聯網結合誕下的“金礦”。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在線租車市場交易規模34億元,同比增長近70%,預計未來幾年,線上營收增速均要高于20%。移動互聯網幫助企業獲取用戶的速度更是令人驚嘆,一個小小的移動應用,幾天內就可吸引上千萬的粉絲,這給資源整合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不止于此,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生產、流通等各個領域都在發生著變化,互聯網的技術、商業模式、組織方法正在成為諸多新興行業的“標配”,互聯網思維正在成為產業發展的新思維。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被“互聯網化”,大數據及大數據處理的能力,悄然升級為每個企業、行業的“新大腦”。
互聯網“新業態”,反映了先進生產力活躍的新要求,蘊藏著無窮發展潛力,對經濟增長有巨大拉動作用。用互聯網武裝傳統產業,用新模式做傳統的事情,乃大勢所趨。尤其是我國經濟面臨著產能過剩、耗能過大、服務業水平不高等諸多挑戰,新舊產業交替過程中容易出現“青黃不接”現象,更須重視支持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業態”的成長,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這樣,才能使經濟“爬坡過坎”、提質增效、行穩致遠。
新事物的成長,往往都是先有實踐、再有認識,先有事實、再有概念,先有創新、再有規范。支持互聯網“新業態”成長,需要順應規律,創新管理思路,不僅重視和支持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支持基于網絡的數字化制造、內容服務和平臺經濟發展;還要加大市場準入、運營服務等環節的政策和管理創新,特別要鼓勵服務于企業創新活動、有市場需求的新業態發展,如研發服務、創業服務、增值服務等,努力為企業創新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面對新型企業、新型組織、新型業態,不能因為原來沒見過就一味搖頭,也不能因為“本本”上沒有就不容納、不認同,讓“新業態”發展“卡殼”。沒有規矩,固然不成方圓,但規矩本身也是來自于實踐并隨實踐發展而不斷變革的。有關部門要變過去只管“查字典”到今天主動“編字典”,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這種唯物論在當前重視和支持“新業態”發展中十分重要。
完善監管也是支持。鼓勵創新并不是不能說“不”,相反,規范的秩序、公平的環境,有助于“新業態”更好成長。比如,現在的在線租車市場相對混亂,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的權益難以保障,加強監管、完善服務標準,對這個行業可持續發展,十分必要。否則,很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再比如,如今網絡售假、網絡欺詐、侵犯用戶隱私等違法違規現象很猖獗,亟須進一步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監管措施建起“過濾網”。互聯網金融是個好東西,在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完善對其創新業務的監管,研究制定互聯網金融貨幣基金的監管規則,這是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的“要件”。
摘自《經濟日報》,201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