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界,青年科學家是最具活力的群體。他們大多處在科研的黃金期和創新的高峰期。然而,年紀輕、資歷淺,申請項目難、經費少等問題往往阻礙著這些年輕人前進的步伐。由此,20年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應運而生——
8月4日一早,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劉繼峰匆匆趕到辦公室,第一時間打開電腦,一份長長的名單映入他的眼簾。“入選了!”從這天起,他與許多科學家前輩一樣,正式成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以下簡稱“杰青基金”)所資助的青年科學家群體中的一員。
杰青基金作為我國國家層面第一個面向45歲以下優秀青年科學工作者的專項基金,從1994年正式設立至今年4月,資助青年學者3004人,資助總額達44億余元,資助范圍涵蓋了自然科學的所有學科,已成為科學界人才項目中一個響當當的品牌。20年過去了,這項科學領域的“國家投資”取得了怎樣的回報?它又給青年科技人才帶來了怎樣的變化?日前,記者走訪多位曾獲杰青基金資助的科學家,試圖尋找答案。
“雪中送炭”的“第一桶金”
“對當時的我來說,杰青基金真是雪中送炭!”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田中群向記者感嘆。1996年,41歲的田中群剛回國不久,從事的SERS研究不為學界看好。眼看經費緊缺,研究難以為繼,正在田中群猶豫“要不要放棄”時,杰青基金為他提供了繼續科研的“第一桶金”。隨后幾年,他成功在鐵、鉑等7種過渡金屬電極上直接獲得高質量的表面拉曼光譜信號。如今,以其為理論基礎研制的極高靈敏度的傳感器,已被成功應用于醫學等領域。
這樣的故事同樣發生在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王楠林身上。1998年,他回到物理所扎根,年紀輕、資歷淺,申請項目難,科研經費少,樣樣困擾著他。此時,杰青基金發現了他的價值。2000年,他獲得了80萬元的杰青基金資助,開始了強關聯電子體系及其相關領域的攻關。今年1月10日,隨著201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出爐,“鐵基超導”項目迅速走進大眾視野,而王楠林正是獲獎者之一。
“對于正在學術界苦尋立足之地的年輕學者,杰青基金愿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克服眼前的困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院士道出了設立該基金的初衷。
目前,曾獲杰青基金資助者中已有142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54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以來,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成果中有77%是由獲杰青基金資助者主持或參與完成的,其中不乏世界領先成果。在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5名獲獎者中,4名曾得到杰青基金的資助。
選對人,然后給他盡量大的科研自由
“科學的評審機制和管理方式是杰青基金最大的魅力。”在采訪中,許多獲基金資助的科學家都不約而同地向記者強調了這一點。
“杰青基金選的是‘人’,評委的考察重點絕非簡單地看他發過多少文章。至于未來的研究方向,就放開手讓年輕人自己去尋找吧。”2011年獲基金資助的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王泉明說。
據了解,在評審機制上,對有科研潛質的青年科學家,杰青基金不過細約束其研究方向,主要根據申請者以往的研究工作情況和學術思想是否敏銳來評定,不硬性要求幾年之內必須出成果。而且,受資助者可憑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對經費投入的科研方向自由支配。
杰青基金的考核同樣靈活而寬松。“沒有一天到晚的各種檢查評估,只需每年提供一張A4紙大小的簡單進度報告,而且允許失敗。當然,你必須弄清楚為什么會失敗。”2002年成功申請杰青基金的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高自友感慨地說。在基金資助下,他的研究項目榮獲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
白春禮、劉德培、侯建國、姚檀棟……這些當年初出茅廬獲得基金資助的科學家已成為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學界“大腕兒”,他們背后帶起的是蔚然成林的創新團隊。
從1998年成功申請杰青基金到建立自己的創新群體團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只用了3年。“杰青基金的支持,讓我得以把人才緊緊凝聚在了一起。”2000年左右,孫衛民、章衛平等68位青年科研人才來到了他的身邊。當時,這個團隊的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
“我團隊中的很多學生和助手,現在也獲得了杰青基金的支持。”曹雪濤說,“這對保證一個科學團隊的持續發展特別有利。”
“在基金正式評選前,榮獲過杰青基金的前輩會幫助年輕人挖掘研究方向,提煉關鍵問題,這對后輩的發展比拿到資助還重要。”在先后有23人獲得杰青基金資助的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007年獲得資助的教授謝兆雄充滿感激。
他的同事呂鑫教授也有著同樣的感受。2000年,剛剛31歲的呂鑫加入田中群的團隊時,僅是一名助理研究員。“日常科研里經常與有著杰青基金資歷的前輩甚至不同課題組的人一起討論、爭辯,碰撞想法。”這樣的方式讓他快速成長,35歲,他也成為杰青基金資助的科學家之一。
“這說明,平臺的引導對青年科學家來說極其關鍵。”田中群說,在這個平臺上,中老前輩幫扶年輕人,年輕人則越發努力追趕,“這正是杰青基金‘潤物無聲’的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 楊舒)
摘自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