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德國機械及制造商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信與新媒體協會,德國電子電氣制造商協會合作設立了“工業4.0平臺”,并向德國政府提交了平臺工作組的最終報告《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報告提出,德國向工業4.0轉變需要采取雙重策略,即德國要成為智能制造技術的主要供應商和CPS(信息物理系統)技術及產品的領先市場。報告還展望了德國工業4.0戰略的發展前景。
工業4.0本質是
實現“智能工廠”
在工業4.0描繪的智能工廠中,固定的生產線概念消失了,采取了動態的、有機的模塊化生產方式。
工業4.0,其實就是實現“智能工廠”。第一次工業革命始于18世紀后半期,由蒸汽機實現工廠的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始于19世紀后半期,用電力來實現大規模批量化生產;第三次工業革命始于20世紀后半期,通過電氣和信息技術實現制造業的自動化。
工業4.0將在前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上進一步進化,基于信息物理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實現新的制造方式。信息物理系統是指通過傳感網緊密連接現實世界,將網絡空間的高級計算能力有效運用于現實世界中,從而在生產制造過程中,與設計、開發、生產有關的所有數據將通過傳感器采集并進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產系統。
工業4.0報告中描述的動態配置的生產方式主要是指從事作業的機器人(工作站)能夠通過網絡實時訪問有關信息,并根據信息內容,自主切換生產方式以及更換生產材料,從而調整成為最匹配模式的生產作業。動態配置的生產方式能夠實現為每個客戶、每個產品采取不同的設計、零部件構成、產品訂單、生產計劃、生產制造、物流配送,杜絕整個鏈條中的浪費環節。與傳統生產方式不同,動態配置的生產方式在生產之前或者生產過程中,都能夠隨時變更最初的設計方案。
例如,目前的汽車生產主要是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工藝流程進行的生產線生產方式。盡管也存在一些混流生產方式,但是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在由眾多機械組成的生產線上進行,所以不會實現產品設計的多樣化。管理這些生產線的MES(制造執行管理系統)原本應該帶給生產線更多的靈活性,但是受到構成生產線的眾多機械的硬件制約,無法發揮出更多的功能,作用極為有限。同時,在不同生產線上操作的工人分布于各個車間,他們不掌握整個生產流程,所以也只能發揮出在某項固定工作上的作用。這樣一來,很難實時滿足客戶的需求。
在工業4.0描繪的智能工廠中,固定的生產線概念消失了,采取了可以動態、有機地重新構成的模塊化生產方式。
例如,生產模塊可以視為一個“信息物理系統”,正在進行裝配的汽車能夠自律地在生產模塊間穿梭,接受所需的裝配作業。其中,如果某車型的零部件供給環節出現瓶頸,系統能夠及時調度其他車型的生產資源或者零部件,繼續進行生產。也就是為每個車型自律性地選擇適合的生產模塊,進行動態地裝配作業。在這種動態配置的生產方式下,可以發揮出MES原本的綜合管理功能,能夠動態管理設計、裝配、測試等整個生產流程,既保證了生產設備的運轉效率,又可以使生產種類實現多樣化。
工業4.0首要目標
是工廠標準化
以往,我們聽到的大多是“產品的標準化”,而德國工業4.0將推廣“工廠的標準化”。
德國工業影響力的一個側面就是“標準化”。PLC編程語言的國際標準IEC61131-3(PLCopen)主要是來自德國企業;通信領域普及的CAN、Profibus以及EtherCAT也全都誕生于德國。
工業4.0工作組認為,推行工業4.0需要在8個關鍵領域采取行動。其中第一個領域就是“標準化和參考架構”。標準化工作主要圍繞智能工廠生態鏈上各個環節制定合作機制,確定哪些信息可被用來交換。為此,工業4.0將制定一攬子共同標準,使合作機制成為可能,并通過一系列標準(如關于成本、可用性和資源消耗的標準)對生產流程進行優化。
以往,我們聽到的大多是“產品的標準化”,而德國工業4.0將推廣“工廠的標準化”,借助智能工廠的標準化,將制造業生產模式推廣到國際市場,以標準化提高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市場化效率,繼續保持德國工業的世界領先地位。
德國工業4.0受到了空前的重視,但是如何借鑒工業4.0,尤其是工業4.0中的標準化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德國工業4.0背后的戰略意圖
工業4.0在德國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德國政府2011年11月公布的《高技術戰略2020》中的一項戰略,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保持德國的國際競爭力。德國總理默克爾親自不遺余力地推動工業4.0,其實其背后還有很深的戰略用意。
對抗美國互聯網
實際上,工業4.0體現出德國對美國的危機感和極高的競爭意識。CPU、操作系統、軟件以及云計算等網絡平臺幾乎都由美國掌控。近兩年來,Google開始進軍機器人領域,研發自動駕駛汽車;Amazon進入手機終端業務,開始實施無人駕駛飛機配送商品……美國互聯網巨頭正在從“信息”領域加速進入“物理”業務領域。顯而易見,這一趨勢對制造業的破壞性影響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德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德國的工業4.0戰略詳盡描繪了信息物理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概念,希望通過信息物理系統開創新的制造方式,實現“智能工廠”。信息物理系統是指通過傳感網緊密連接現實世界,將網絡空間的高級計算能力有效運用于現實世界中,從而在生產制造過程中,與設計、開發、生產有關的所有數據將通過傳感器采集并進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產系統。
從某種意義上說,工業4.0是德國希望阻止信息技術不斷融入制造業之后帶來的支配地位。一旦制造業各個環節都被云計算接管,那么制造業還是制造業嗎?所以,工業4.0希望用“信息物理系統”升級“智能工廠”中的“生產設備”,使生產設備因信息物理系統而獲得智能,使工廠成為一個實現自律分散型系統的“智能工廠”。那時,云計算不過是制造業中的一個使用對象,不會成為掌控生產制造的中樞所在。
防守中國制造業
近年來,從中國機械產業的高速增長中,德國看到的更多是“德國制造”自身的危機。數據顯示,德國以16%的份額占據2013年全球機械出口首位,中國以11%的份額,略低于美國位于全球第三。同時,在全球設備制造業的32個子行業中,中國已經在7個子行業中取得了領先地位。更有甚者,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一篇相關分析報告曾提出警告:“歐洲機械制造商必須意識到,競爭環境已經改變,必須對越發明顯的威脅做出反應,否則他們將被來自中國的咄咄逼人的挑戰者打倒。”由此,德國《世界報》網站在今年3月27日報道稱“中國機械制造業嚴重威脅德國”!
2014年6月24日,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在日本東京舉行發布會,介紹了德國機械制造行業的情況。VDMA擁有120多年的歷史,涵蓋機床工業聯合會、機器人工業聯合會等38個工業聯合會,是德國橫跨各個機械產業的龐大社團組織。VDMA也是搭建“工業4.0平臺”,實施德國工業4.0戰略的重要牽頭組織之一。
據日本媒體報道,當天,VDMA主席菲斯特格(Reinhold Festge)旗幟鮮明地指出:“日本和德國的機械制造企業,應該為確保長期發展和經濟上的成功進行深入合作,尤其在有交叉的一些產品領域,兩國應該攜手面對中國的挑戰。”從中,德國對中國制造業的防備之心已顯而易見。
對于工業4.0,要借鑒也要應對
或許有專家認為,工業4.0不過是德國的一項高科技領域的國家戰略,主要是在高端制造技術上對抗美國,跟主要以低端制造為主的我國沒有多大關系。因此,我國也沒有必要對工業4.0采取應對策略。筆者并不認同這種觀點。
一方面,對于德國工業4.0,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參考借鑒。工業4.0是德國舉國實施的全球市場運動,我們應該搭乘這輛便車。借勢借力,在德國推廣“信息物理系統”過程中,通過學會生產制造過程與業務管理系統的深度集成,實現對生產要素的高度靈活配置,實現大規模生產高度定制化產品。從而讓制造業緊跟時代趨勢,提前邁向智能化,以適應未來的國際競爭。
另一方面,在《中國制造2025》中應涵蓋應對策略。據媒體報道,工信部正聯合發改委、科技部和國資委等多個部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一起參與研究起草的制造業中長期規劃——《中國制造2025》將闡述未來10年中國工業發展的整體理念。筆者希望在《中國制造2025》中能夠有效考慮到德國工業4.0帶來的沖擊和潛在競爭因素。因為我國一直是制造大國,卻不是制造強國。工業4.0來了,物聯網、服務互聯網將取代傳統封閉性的生產制造系統,成為未來工業的根基。而在物聯網、服務互聯網等信息產業領域更為落后的我們,未來還有沒有成為制造強國的機會?
工業4.0:制造業將成為信息產業的一部分
去年開始,制造業大國德國推出了一項名為“工業 4.0”的國家戰略,令全世界紛紛關注。德國希望在工業 4.0中的各個環節應用互聯網技術,將數字信息與現實社會之間的聯系可視化,將生產工藝與管理流程全面融合。由此,生產出智能產品。
問題1:為何是4.0?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前幾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征。
1.0:18世紀末期始于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19世紀中葉結束。這次工業革命的結果是機械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經濟社會從以農業、手工業為基礎轉型到了以工業以及機械制造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
2.0:第二次工業領域大變革發生在20世紀初期,形成生產線生產的階段。通過零部件生產與產品裝配的成功分離,開創了產品批量生產的新模式。
3.0: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電子工程和信息技術充實到工業過程之中,實現了生產的最優化。第三次工業革命始于第二次工業革命過程中發生的生產過程高度自動化。自此,機械能夠逐步替代人類作業。
4.0:未來10年,工業 4.0將通過網絡技術來決定生產制造過程,實現實時自動化管理。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相對于1.0與2.0的差別,或者2.0與3.0的差別,3.0與4.0的差別其實并不明顯。盡管德國的《工業 4.0》報告中有著各種定義與解釋。但是,筆者認為,工業4.0不過就是“工廠的智能化”。
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機那樣,里面具備了拍照、視頻、聯網以及其他應用軟件等各種用途。同樣,工業 4.0囊括了CRM(客戶關系管理)、PDM(生產數據管理)、SCM(產業鏈管理)、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系統以及數據處理,從而將分散的各種信息匯總分析,為新一代制造工藝帶來決定性的影響。
問題2:工業 4.0具體能實現什么?
具體而言,工業 4.0時代,在智能工廠中,CRM、PDM、SCM等管理系統可能都將被合并。那樣一來,接到客戶訂單后的一瞬間,工廠就會立即自動地向原材料供應商采購原材料。原材料到貨后,將被賦予數據,“這是給某某客戶生產的某某產品的某某工藝中的原材料”,使“原材料”帶有信息。帶有信息的原材料也就意味著擁有自己的用途或目的地。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當原材料一旦被錯誤配送到其他生產線,它就會通過與生產設備開展“對話”,返回屬于自己的正確的生產線;如果,生產機器之間的原材料不夠用,同樣,生產機器也可以向訂單系統進行“交涉”,來增加原材料數量;最終,即便是原材料嵌入到產品內之后,由于它還保存著路徑流程信息,將會很容易實現追蹤溯源。
此外,工業 4.0時代可能還會實現更多高級功能。例如:設備可以自律性地察覺維護時期,管理人員對生產狀況的遠程監管、操作以及管理,資源分配的最優化……
問題3:應該如何評價工業 4.0?
德國率先提出工業 4.0概念,與其是制造大國不無關系。德國作為制造大國一直希望保持在全球制造業中的領軍地位。所以,工業 4.0被很多人理解為德國傳統制造業的復蘇。但是,讓我們感到工業 4.0不僅僅是制造業的復蘇,還代表著信息產業的再度興起。
筆者認為工業 4.0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工廠內采購來的原材料被賦予“這是給某某客戶生產的某某產品的某某工藝中的原材料”信息。其實,準確來說,并不是“賦予”原材料信息,而應該說是智能工廠中使用了含有信息的“原材料”。也就是工業 4.0時代,“原材料(物質)”=“信息”。
結論:制造業將成為信息產業的一部分
我們通常把工業化時代稱作原子的時代,把信息化時代稱作比特的時代。工業革命以動力能源,改變了世界的原子結構,信息革命則以計算機和互聯網,改變世界的比特結構,并重構出一個嶄新的信息空間。原子代表物質,比特代表信息。比特時代,我們可以看到媒體行業的書籍,正在從“原子(紙質)”向“比特(電子書)”過渡。但是,比特時代并非淘汰原子,而是將原子作為信息(比特)來處理。例如,從供應商那里采購來原材料之后,添加上工藝流程信息,配送至生產制造車間,到產品出廠時打上標簽,在售后服務時實現追蹤溯源。這個過程將整個生產制造的環節進行信息化的匯總管理,其制造過程本身就是一直在處理信息。所以說,工業 4.0,不如說是,消除了“信息”與“原材料”的本身差別。
當然,也有專家認為工業 4.0能夠優化生產環節,減少原材料用量,能夠優化產業鏈,減少環境負荷,能夠降低工廠成本,實現高投資效率……但是,筆者認為,工業 4.0最大的變化是“原材料”=“信息”,制造業與信息產業二者將同義化。也就是,從這一角度來看,制造業終將是信息產業的一部分。
“工業4.0”時代如何進行產業升級?
“完美共生”。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周第七度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輿論普遍用這樣一個詞形容當下中德經貿往來之繁榮。
3天行程中,作為中德關系的壓艙石,經貿依然是鐵打的議題。這一點,從默克爾所率豪華代表團即可知,這一陣營包括西門子、大眾等名企的高管。
在價值數十億歐元的貿易大單之外,還傳遞出了更為豐富的信息:隨著中國經濟新一輪改革,產業升級以及技術提升,德國企業將面臨來自中國的更多競爭;德國企業在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早已經爭相調整適應,出臺實施必要改革。有跡可循的是,“工業4.0”在中德兩國領導人的對話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
在“工業4.0”的大戰略下,西門子在今年5月發布“2020公司愿景”,提出了公司未來將專注于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7月9日,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接受了包括《南方日報》在內的媒體記者專訪,闡述了這家有160多年歷史的企業在當前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所推出的新戰略與舉措。
醫療??從倚靠經驗轉為知識
南方日報:西門子發布了“2020公司愿景”,確定了自身最具潛力的若干增長領域,其中最重要的是把醫療業務單獨運行,這是基于哪些考量?在運行架構上有哪些具體改變?
凱颯:我們已經決定要把醫療業務部分進行獨立運營,在公司內進行獨立運作。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進入醫療市場的方式和其他的業務是不一樣的,所以,要使醫療業務能夠有自己進入市場的獨特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關注和服務于客戶的需求。另外,它們也可以對所有的資源根據需求進行重新分配。這主要是為了更貼近客戶,更好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能更迅速反應。這樣一來,從運營角度來看,他們的成本有效性會更好,而且效率也會進一步的提高。
其次,醫療業務的獨立運營,也是因為過去的幾年中我們看到了一些模式上的轉變。我們已經從原來的以經驗為基礎的運營,轉向以知識為基礎的運營,比如說生物醫學已是醫療方面非常重要的方面,這種情況下我們在這些領域必須要非常活躍,才能使得我們的醫療業務在國際上得到更好的機會。
金融??首次提升至優勢業務地位
南方日報:西門子的新組織架構中將原來的16個業務集團合并為9個業務集團,金融業務第一次被提到了和傳統優勢業務相似的地位,這是基于哪些考慮?對這一領域提出了產權收益率達到15%-20%的目標,你們將通過哪些手段來達到?
凱颯:關于金融服務業務集團,該業務會在整個業務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以來,很多的銀行不再愿意給大的項目提供融資,比如說大的電廠、鐵路、風能項目。而西門子金融服務就開始承擔這樣的任務,通過融資來支持我們的客戶,然后提供產品及相應的服務。這是非常好的金融服務和項目融資,是和工業概念、工業產品的智能結合。對于工業業務來說,金融服務已經成了很重要的支持。
關于金融服務業務集團的產權收益率目標,我們希望這個集團能夠有15%到20%的產權收益率。這個數字是對于這個集團業務的利潤率的目標,不是營業額的增長目標。
能源??看好海上風電發展前景
南方日報:201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西門子能源領域訂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23%,利潤也有不同程度下跌。西門子對自身能源部門未來發展有哪些新的計劃和考量?
凱颯:2014年的能源業務確實有一些挑戰,主要是由于市場因素影響。但是長期來說這還是很好的業務領域,因為從2013到2030年能源需求在全球范圍內會增加一倍。可以清楚看到,能源業務確實是長期業務,這也是我們非常重視的。我們并不是太擔心,一年的波動沒有什么太值得擔心的。
南方日報:我想聽聽您對可再生能源、風能業務的看法,以及對這個領域未來市場前景的看法。
凱颯:好。我們聽到了可再生能源的問題。我們堅信當前的能源問題不只是單純依靠某個單一的能源來源,我們需要的是能夠把不同的能源來源都結合起來,以化石能源為基礎,這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城市化、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有能源,因為能源是國家經濟的生命線。西門子意識到在高度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能源所面臨的挑戰,所以我的建議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對能源行業實行漸進式的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二,西門子是一家在海上風電領域領先的公司。海上風電是比較有發展前途的。為什么這么說呢?主要是,相比陸上風電它的可發電量會更大。海上風電也可以使用更大的葉片,用更大的發電機,不會占用陸地空間。而陸上風電的選址,考慮到噪音等問題,就不能建在社區環境中,所以如果要放在東部一些人口集中的地區是不合適的。在德國就是如此。這也是我們覺得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海上風電會有進一步的發展的原因。
南方日報:西門子未來在華的戰略重點是哪些?
凱颯:在中國的戰略重點和任何走向工業化更高階段的國家的戰略重點是一樣的。首先,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要優先考慮能源,沒有能源就是一片黑暗,能源是所有經濟發展的生命線。第二個階段一般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交通、道路和車輛。第三個發展階段是工業化。一個國家發展過程中會需要實現工業化,從原來較低級的工業生產到高端工業生產,自動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第四層是生命科學,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以及可持續能源的發展,這是工業化比較晚的階段,是自然演進的結果。我們公司的結構也是這樣的,業務涵蓋了這些領域。
電氣化??圍繞價值鏈來增強競爭力
南方日報:西門子做出的公司架構的調整,取消了“業務領域”層級,重歸扁平化組織。這與7年前的做法剛好相反。這樣的改變是基于哪些因素做出的?
凱颯:我談一下結構調整的問題。原來的四個業務領域現在變成了九個業務集團,這實際上并不矛盾。過去我們要做的是貼近客戶,但現在更多的是要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在醫療領域和能源領域,我們發現價值鏈有了進一步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能夠改變方法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比如說發電,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發電類型了。以前一個大型的燃煤火力發電廠擁有一千或者是兩千兆瓦發電能力,輸電系統很簡單。現在則是多種發電類型并存,有煤電、天然氣發電、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所以不同發電的來源都需要能夠聯網,這樣需要智能配電,要能夠更好的配給個人和公司客戶,這是很復雜的。為了能夠幫助客戶應對這種復雜性,我們需要貼近客戶,按照客戶的需求調整我們的結構,這就是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調整的原因。
南方日報:西門子提出“2020公司愿景”將電氣化、自動化、數字化確定為未來發展的重心,能不能對這個愿景闡述一下您自己的看法,具體會有哪些行動?
凱颯:“2020公司愿景”,這是一個概念,也就是說這個公司未來怎么發展,如何讓它變得更好,如何能夠繼續的繁榮下去。
實際上其中的關鍵是圍繞電氣化的價值鏈來進行發展,因為這是西門子非常重要的特點,其他公司沒有我們這樣的廣度,覆蓋電氣化整個供應鏈。這個價值鏈從能源的開采到能源的輸配,一直到能源的使用,如在樓宇建筑和醫療領域的使用。西門子擁有整個電氣化價值鏈的所有的業務,這個價值鏈一直存在。
現在很多方面都在自動化,而自動化的關鍵在于數字化,自動化需要有數據,包括機械的數據、傳感器的數據,這些數據是需要通過數字化進行實現的。譬如說我們的大型燃氣輪機,有1500個傳感器在上面,每一個傳感器都可以講述自己的故事,所以有來自于這些傳感器很多的數據。到底數字化是什么?數據不是最終的目標,而是如何通過數字化獲得數據并對數據進行評估篩選,然后從中獲得真正對業務的理解。
舉個例子,如果是一個大的電廠,有很多的數據,傳感器會傳輸很多數據,我們可以評估它們然后來研究它們,可以進行主動性的維護管理,這樣就可以給客戶創造價值,而且維護可以更高效、更便宜,也不需要造成供電的中斷,這種類型的項目是很重要的,這就是為什么會講到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
名詞解釋
德國“工業4.0”戰略
所謂德國“工業4.0”戰略,是指2013年由德國多領域專家組成的德國工業4.0工作組發布了專門報告——《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即,以全方位的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代表的新工業革命,這也是繼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之后第四次工業革命。
工業4.0對推進兩化融合的啟示
在經歷了30多年高速發展之后,我國工業生產能力與技術水平已經有了質的飛躍。2010年我國制造業產出占世界的比重為19.8%,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2013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占全球裝備制造業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穩居世界首位。
今天,我國工業化進程又走到了一個歷史的十字路口,原有的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成本、低技術含量的發展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未來的競爭需求。另外,我國大部分工業行業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些都在客觀上要求我國的工業企業必須盡快改變原有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工業化發展帶來的機遇。
近年來,德國工業界和政府共同打造的“工業4.0”引起了全球工業企業極大關注與認同。工業4.0被認為與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兩化的深度融合有異曲同工之處。有必要結合工業4.0的理念、發展思路、行動綱領,探索分析我國開展兩化融合的下一步工作思路與計劃,以便緊緊抓住兩化融合為我國工業發展帶來的機遇,使我國早日成為真正的制造強國與創新大國。
工業4.0內容解讀
從《確保德國未來的工業基礎地位-未來計劃“工業4.0”實施建議》、《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以及《工業4.0——即將襲來的第四次工業》等三份資料中,不難提煉出工業4.0的基本內涵、產生背景、核心特征以及關鍵內容等。
基于上述論述,筆者嘗試給出工業4.0的定義:工業4.0是以移動計算、社會化媒體、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驅動,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為基礎,通過深度融合機械、電氣、自動化、電子、計算軟件等技術以及企業管理過程,實現對整個企業商業模式與生產運營模式的徹底變革,從而徹底完成向智能化制造的演進,在極大提升生產效率與質量的情況下降低資源消耗,同時滿足客戶對工業產品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關于工業4.0的核心特征,《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中的論述為: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具有高度靈活性的生產模式、極大提高了決策優化水平、提高資源生產率和利用效率、通過新的服務創造價值機會、應對工作場所人口的變化、讓工作和生活更加平衡。
工業4.0的關鍵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大特性、八大領域行動。工業4.0的三大特性是指通過價值鏈及網絡實現企業間橫向集成、貫穿整個價值鏈的端到端工程數字化集成以及企業內部靈活且可重新組合的網絡化制造體系縱向集成。為實現工業4.0的各項目標,工作組提出了在八大領域開展行動:一是標準化和開放標準的一個參考體系,二是管理復雜的系統,三是為工業提供一個全面寬頻的基礎設施,四是安保是工業4.0成功至關重要的因素,五是數字化工業時代工作的組織和設計,六是培訓和持續的職業發展,七是規章制度,八是資源效率。
工業4.0與兩化融合的異同
工業4.0與兩化融合是世界上兩個重要的制造業國家提出的具有可比性的兩大戰略,非常值得研究分析。
這兩大戰略的相同點主要有三。1.定位方面:兩國都把信息化技術(包括軟件、電子、自動控制)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作為本國的國家發展戰略,對信息化工作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這對前些年很多國家過分注重服務行業,尤其是房地產、金融等行業是一個有力回擊。2.目標方面:無論德國提出的工業4.0還是我國提出的兩化融合,都是希望通過提升工業企業、尤其是制造業的水平,提升本國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稍有不同的是,德國希望通過工業4.0,引領下一輪的全球工業革命,而中國的工業發展水平可能還達不到這個能力。3.范圍方面:工業4.0和兩化融合都是面向各類工業企業,也都是面向企業的各個生產運營過程,旨在通過建立智能工廠與智能制造,實現工業生產管理模式的徹底變革。
這兩大戰略的不同點主要是提出的背景不同、基礎條件不同和實施方式不同。
德國提出工業4.0主要源自世界三大制造業基地西歐、北美和東亞競爭加劇。傳統工業發達地區北美,最近30多年競爭力持續下降;而東亞地區的中國、日本、韓國,尤其是近30年來高速發展的中國,對德國的制造業形成了巨大沖擊,因此,德國盡快抓住信息技術帶來的機會,完成新一輪工業生產技術的革新,以應對來自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的競爭。中國提出兩化融合的背景則更為復雜,也更為特殊,除了提升本國競爭力之外,還要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各類環境,諸如國內的資源、環境、人口老齡化、各類成本的快速提升等等問題,這些都對兩化融合提出了天然要求。基礎條件方面,中、德在工業基礎和企業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等方面,兩國具有明顯差距,無須贅述。相較而言,我國兩化融合工作難度更大,挑戰更為嚴峻。實施方式方面,從工業4.0可以發現,德國政府更注重實效,更注重工業企業發揮的作用,政府基本上只是起到一個“協調人”的角色;而在我國實施兩化融合的過程中,政府、科研單位、大學發揮的作用更為顯著,企業往往是在學習、研讀相關標準或要求之后,再開始實施兩化融合。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我國政府部門在繼續發揮作用的時候,需要讓企業真正發揮主體作用。
推進兩化融合工作的若干建議
結合德國工業4.0戰略的研讀,以及在實際工作中的一些經驗體會,在此對我國下一步推進兩化深度融合談幾點建議。
首先是進一步提高認識。認識問題始終是信息化得以推進并引發變革的最重要的前提。兩化融合是我國實現新型工業化,提高工業整體水平,趕超工業發達國家的必要手段、必要過程。沒有兩化融合,就沒有新型工業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這一點已經被工業發達國家的實際發展歷程所證實。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兩化融合不是萬能的,不要以為實施了兩化融合,工業企業的競爭力就完全得到了提升,就可以不再做其他方面的改進,這也是不全面、不正確的認識。
其次是持續完善企業管理水平。兩化融合本質上還是企業管理的問題,或者說兩化融合實施效果主要取決于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需要多管齊下,既要建立健全適應信息化時代的企業組織架構,提高人員在兩化融合實施與應用方面的能力,又要根據企業戰略與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持續優化業務流程,還要加強兩化融合工作實施過程中的執行力,通過建立健全面向兩化融合的評估體系、考核指標,把兩化融合的實施效果與員工自身利益結合起來,把兩化融合工作真正做到實處。
再次是加強各方協作。從工業發達國家尤其是德國的實踐來看,必須加強工業企業、政府、科研機構、相關廠商等各方之間的合作,尤其是要充分發揮工業企業的作用,各方之間應該形成一種有機協調、互相補充的統一體,充分發揮各方作用,共同推動兩化融合工作。工業企業是開展兩化融合工作的主體,政府應發揮“協調人”、“組織者”的角色,為開展兩化融合工作提供一個兩化的環境和平臺,放手發揮企業自身的能動性,按照市場規律辦事。科研院所以及大學等研究機構應該起到“參謀”或“軍師”的作用,通過不斷跟蹤學習國內外工業企業的合理做法,總結提煉兩化融合工作的實施規律,及時發現兩化融合中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促進兩化融合的良性發展。各類廠商為兩化融合工作提供軟硬件產品、電子設備、自動控制系統以及咨詢服務,是兩化融合工作的技術與咨詢方案提供方,應積極跟蹤兩化融合趨勢,根據新一代信息技術特點,提供適合兩化融合需求的產品。
最后是改進兩化融合職業教育。從開展兩化融合工作的需要來看,目前我國的教育體系還比較缺乏面向兩化融合需要的跨專業人才,在教育制度、機制、人才培養以及課程設置等方面還都有不小差距。在今后的智能化工廠及智能化制造過程中,整個生產模式發生很大變化,大量應用了電子、軟件等新產品新技術,對在一線的生產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在客觀上就要求職業教育能夠培養出大量合格人員。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一直處于整個教育體系的低端。各類職業學校基本無法招到優質生源,甚至在大學里機械專業的招生分數也遠低于計算機、電子專業,而職業學校的學生在畢業后往往又想方設法不去工廠工作。目前來看,這種體系對我們國家發展新型工業化是極為有害的,非常不利于工業企業提高自身生產水平與產品質量。利用同樣的生產線,我們國家生產的產品往往不如國外產品的質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線人員在生產技能、業務素質方面與國外有較大差距。
因此,社會各界必須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關注一線生產人員的培養,真正能夠按照兩化融合的內在需求與實際特點,為工業企業培養既具備一定專業技能又具備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人員,這是擺在我們國家面前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任務。
摘自 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