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中國儀表網
近年來中國的能源需求問題突出,并逐漸成為實現經濟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基于能源長遠的基本需求,我國參與了ITER計劃。該計劃涉及核電、精密儀器、科研設備、儀表電纜等眾多領域,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
2014年12月1-2日,由ITER中心主辦的中日韓ITER技術合作第一次會議在廣州舉行。來自日本原子能機構ITER國內機構、韓國國家聚變研究所ITER國內機構、ITER中心、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核安全技術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等院所的代表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中方ITER采購包供應商等近70位專家、技術主管出席。
會議期間,中國、日本和韓國的ITER國內執行機構負責人分別介紹了本國采購包的項目進展和未來規劃等。包括環向場磁體和極向場磁體、第一壁包層和偏濾器、測試包層模塊計劃、磁體饋線系統和磁體支撐等。同時,三方還就各方的磁約束核聚變發展路線圖、示范堆概念設計進展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其中,興原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就2014年度質量外審工作整體情況、外審工作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及供應商應如何做好糾正和預防工作做了報告。ITER中心工程管理處分析了中方采購包不符合項和工程偏離申請的執行情況,結合ITER組織、韓國等方的管理特點講解了ITER組織不符合項和工程偏離申請的工作要點。會議還邀請了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磁體支撐采購包和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饋線系統采購包的質量管理人員,結合本包特點從質保工作難點和經驗方面做了介紹。
通過本次會議,中日韓三方作為文化背景和項目管理理念相似的亞洲成員,進一步分享了采購包制造任務的國內管理經驗,交流了項目進度、質保和質量控制、裝配安裝問題的組織協調措施,并就ITER項目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共同磋商、適時提出亞洲成員方的意見和建議,為ITER計劃的進一步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ITER即“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ITER談判聯合小組與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共同草簽了ITER計劃協定。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國家和主要的亞洲國家,覆蓋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我國參加ITER計劃是基于能源長遠的基本需求。通過參加ITER裝置的建造和運行,將加快推動我國核聚變能的研究發展。
此外,本屆會議召開前,ITER韓國國內機構負責人鄭基正先生曾于11月23-29日對北京、成都、合肥和西安等地及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所等承擔ITER采購包任務的相關單位進行了訪問。
訪問過程中,鄭基正先生介紹了韓國ITER采購包的工作進展、韓國國家核聚變研究中心管理情況,并正式邀請各院所、公司的科研和管理人員出席2015年9月在韓國濟州島舉辦的第12屆國際聚變核技術大會(ISFNT-12)。通過此次交流,進一步加強了中韓雙方在共同推動ITER計劃實施和磁約束核聚變方面的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