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壩頂,俯瞰三期工程施工的右岸大壩,共計500余萬立方米大體積混凝土,卻沒有一條裂縫。無怪乎潘家錚院士稱其“創造了世界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跡”。
奇跡不止于此,70萬千瓦級大型水輪發電機組、五級船閘超大規模人字門制安、世界先進水平的水下防滲施工技術……“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代表當今世界最高技術水平的創新工程。我們以國家重點工程為依托,著力推進自主創新,創造100多項世界之最。”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說。
國有企業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如何將創新的科技勢能轉化成產業動能?
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集成創新,攻克世界性技術難題,形成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和產品,從而提升我國水電科技的整體水平——這就是三峽總公司的答案。
“無壩不裂縫”的歷史是如何終結的?
多領域集成創新:掀起大壩混凝土澆筑革命
三峽工程可謂是世界先進水電科技的“集大成者”,涉及水文、氣象、地質、水工、泥沙、航運、生態環境、金屬結構與機電設備、電力系統及綜合國民經濟評價等專業領域。
集成創新貫穿于三峽工程論證、設計、施工、運行的全過程。大壩混凝土澆筑技術,就是集成創新的典范。
三峽主體工程混凝土總量達2800萬立方米,工程量大,工期緊,施工強度高,高峰期持續時間長,質量要求嚴。經反復咨詢論證和研究,確定了以塔帶機為主,輔以少量門塔機、纜機的綜合混凝土澆筑方案。此方案的特點是集混凝土水平運輸和垂直運輸為一體,具有連續作業、均勻高效、相互之間干擾小的優點。1999年至2001年,三峽工程創造了連續三年混凝土年澆筑量超過400萬立方米的世界紀錄。
快速施工還要保證質量,特別是避免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這一大壩建設的“常見病”、“多發病”。據統計,一座大壩表面有幾百條淺層裂縫,即每萬方產生一條裂縫是難以杜絕的。在三期大壩施工過程中通過采用混凝土綜合溫控技術,首次使用了性能優良的I級粉煤灰和高效減水劑,并優化了混凝土配合比,使優選出的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單位用水量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首創混凝土骨料二次風冷技術,創立了一整套大容量、全方位、全過程的綜合混凝土溫控生產體系;澆筑中開展技術創新,不斷改進工藝,多管齊下,結束了國內外壩工界“無壩不裂”的歷史。
就這樣,集成創新成就了三峽工程的一個個世界之最:雙線五級船閘建設取得了控制爆破、巖體錨固、船閘輸水、超大規模人字門制安等幾十項技術突破;兩次大江截流中,破解了堤頭坍塌嚴重的難題,創造性地采用了深水平拋墊底措施;在圍堰防滲施工中,通過引進和自行開發新設備新工藝,探索出了世界領先水平的圍堰水下防滲施工技術。
幾十年的差距是如何跨越的?
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大型水電裝備國產化
三峽工程水輪發電機組的制造,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重大成果。電站單機容量70萬千瓦,機組尺寸和容量大,水頭變幅寬,設計和制造難度居世界之最。此前,我國只有自主設計制造單機32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的能力。從30萬千瓦躍升到70萬千瓦,至少需要20—30年時間。
根據國務院做出的“技貿結合、技術轉讓、聯合設計、合作生產”的重大決策,三峽總公司堅定地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全面提升我國水電裝備制造業自主發展能力和水平。
1996年6月,三峽左岸電站14臺70萬千瓦機組一次性國際招標采購時,三峽總公司在機組招標文件中明確提出了“三個必須”:投標者必須與中國制造企業聯合設計、合作制造;必須向中國制造企業全面轉讓核心技術,培訓中方技術人員;中國制造企業分包份額不低于合同總價的25%,14臺機組中的最后2臺必須以中國企業為主制造。
經過談判桌上的博弈,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和東方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技術受讓方,與三峽總公司緊密配合,參與左岸電站機組的設計與生產,掌握了特大型機組整體設計與制造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擁有了水輪機水力設計、定子繞組絕緣、發電機空冷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后來由哈電和東電自主設計、制造的右岸電站4臺機組,目前已全部投產,運行安全穩定,性能優良,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實踐證明,以三峽工程為依托,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國產化的戰略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條以市場換技術、再以技術占領市場的新路子。”李永安介紹說,繼三峽工程之后,哈電、東電在我國龍灘、小灣、拉西瓦、瀑布溝、溪洛渡和向家壩等大型水電站的機組投標中陸續戰勝國際競爭對手。
技術創新體系是怎樣建立的?
產學研結合:“后三峽”時代,創新之路在拓展
1993年成立伊始,三峽總公司就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項目開發的責任主體,充分發揮在工程組織協調中的主導作用,堅持管理創新,形成了以市場化為基礎的項目管理模式,特別是科技創新管理,發揮了巨大的技術支撐作用。
建造運行管理一座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巨無霸”工程,本身就是科技創新的過程。為了增強持續創新能力,三峽總公司建立健全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堅持信息化建設與工程建設同步推進;公司參股了3個科技研發機構;與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公司自身擁有五大技術中心。公司還與中科院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加強院企合作,以大型水電工程為依托,充分發揮中科院的技術和人才優勢,解決大型水電開發中的重大技術、生態與環境等方面的問題。
在工程質量管理中,三峽總公司堅持“以零缺陷實現零質量事故,以零安全違章保障零安全事故”的“雙零”目標管理;建立健全了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工程師監督,項目部及公司的材料試驗中心、測量中心、安全監測中心、金屬結構檢測中心按規程進行抽檢,質量總監專項負責和國務院三峽建委質量檢查專家組權威檢查的“4+1”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頒布實施了符合三峽工程特點并高于國內行業標準、涵蓋各施工專業的111個質量標準。
隨著2003年三峽工程蓄水、發電、通航目標的實現,三峽總公司積極探索企業戰略轉型,初步確立了公司的競爭優勢,實現了規模與效益的同步增長。為從技術上支撐企業的持續發展和推動我國能源領域的技術進步,公司提出了努力實現百萬千瓦級水輪機組新突破、水資源高效利用新突破和風電開發核心技術新突破的戰略目標,并組織了一系列科技攻關,承擔了相關的國家級科研課題。
2008年,三峽總公司被科技部、國資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確定為首批創新型企業。
數百項創新成果成就了“三峽工程”這個世界名片,而在“后三峽”時代,科技創新之路仍將繼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