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2014年的中國工業圈里哪兩個詞出現的頻率最高?我想“工業4.0”和“機器人”絕對不分伯仲。各大網站,各大論壇,各大媒體圈……無論是高大上的峰會論壇,還是微博微信等接地氣兒的平臺,“工業4.0”和“機器人”無疑都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座上賓”。
但是細心的人也許不難發現,相較于上一年人們對這“兩位”的熱衷,進入2015年,業內似乎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我們先來說說工業4.0。
工業4.0概念在2013年4月舉行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被提出。之后,西門子相繼在中國工程院舉辦的交流會議及2013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對這一概念進行了闡釋,工業4.0概念也由此吸引了更多人的興趣和關注。然而在中國工業圈內徹底引爆工業4.0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中德雙方政府層面對于工業4.0的頻頻互動。
據悉,在中德雙方簽署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中,有關工業4.0合作的內容共有4條,第一條就明確提出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工業4.0”)對于未來中德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雙方認為,兩國政府應為企業參與該進程提供政策支持。
按照這個綱要,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聯邦教研部將建立“工業4.0”對話。為兩國企業在該領域開展自愿、平等的互利合作搭建平臺。
不僅如此,中德兩國還商定將在標準問題上緊密合作,將“工業4.0”議題納入中德標準化合作委員會。電動汽車、高能效智慧能源控制/智慧家居、供水及污水處理都是兩國共同關注的未來領域。
所有與德國政府的關于工業4.0的合作,都讓我們很容易看出中國政府要借助德國先進制造的經驗,深化中國 “兩化融合”,進而實現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的初衷與決心。從這一點來看,在中國倡導工業4.0無可厚非。但是讓人們感到不安的是,媒體過于夸張、頻繁的報道,讓很多人誤以為中國距離工業4.0時代僅僅一步之遙,讓我們對于中國制造轉型邁入工業4.0時代顯得過于樂觀。事實上,對比德國工業4.0的愿景,我國的制造業總體上仍然處在中低端。前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在今年年初表示,中國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行業和領域,也有落后的甚至完全人工作業的小礦山小作坊。因此“我們在精心謀劃4.0的時候也要著力打造工業3.0,甚至不得不去補2.0的欠賬,這是中國的國情”。
事實上,在李部長的這次公開發言之前,已經逐漸有很多業內人士意識到,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工業4.0的“盛夏”時代中,甚至有媒體陸續發聲:先做好工業3.0,再談工業4.0。對于這樣的態度筆者是極為支持的。工業4.0是美好的愿景,是我們要奮斗的目標,但卻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邁向工業4.0的征程中,中國制造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記者在采訪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廠集團總經理王海濱先生時,他曾表示,“就目前來看,中國工業應該處于3.5的時代,也許德國制造業的確領先于我國,但這也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借鑒歐洲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少走一些彎路。但工業4.0的前景以及它背后的三個內涵,終究會發生在中國工業上。 ”王海濱的這席話或許能讓我們更為理性地看待工業4.0與中國的關系。
讓我們再來看看機器人。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顯示,中國市場2013年工業機器人銷售總量達到36560臺,占全球銷售總量約五分之一,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機器人市場;在增速上,2010年以來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銷量平均增速為35.1%,2011年更是高達50.7%。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與國內供給龐大的缺口形成鮮明對比,暴露出巨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有人把2014年稱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元年。
然而,近期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的一席話似乎讓我們意識到,在中國追捧機器人的熱度是不是太高了?曲道奎的原話是:“機器人熱已經達到110度了”。是的,機器人在中國太熱了。僅是曲道奎一人,最近一年在全國就做了30多場的專題報告。
與此同時,近幾年先后建成的機器人產業園亦可以證明這種熱度。2011年年底,重慶市提出“把重慶建設成機器人之都”的構想,力爭到2015年,打造機器人產業研發、設計、制造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機器人產業基地。2012年3月,唐山市出臺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到2015年建成我國最大的、年產值超過200億元的機器人生產基地。同年10月,上海市提出將聚焦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壯大發展機器人本體研發制造,使上海成為我國最大機器人產業基地,至2015年達到200億元的規模。成都、杭州、常州、昆山、九江、晉城等全國30多個城市也相繼提出了打造機器人先進產業基地的構想,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我國已建成和建設中的機器人產業園已近40個。
除此之外,在2013年“40多家有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160多家關聯企業”的基礎上,機器人概念企業正在以“每周出現兩家”的速度增加,據悉,目前總數已經達到430余家。可是,這其中卻大多集中在中低端,缺少核心技術,九成企業規模在1億以下,未來5年,或許他們中的95%將面臨洗牌。
驚人的發展速度,不斷累積的銷售數量,令人熱血沸騰的市場潛力……這些都是環繞在中國機器人產業頭上的光環,容易讓人沾沾自喜,容易讓人變得浮躁。但請不要忘記,光環也可能變成“緊箍咒”。越是繁華,越是容易迷失。
其實,無論是工業4.0,還是機器人,都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如何在紛繁的市場中保持清醒而冷靜的頭腦,如何在亂象的市場中保有一顆能耐住寂寞、潛心鉆研關鍵技術的心,才是此刻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